实验教学
|
|
|
|
|
|
大型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多层次培训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
张万群, 邵伟, 柯玉萍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安徽合肥 230026 |
|
Development of Multi-Level Training System in Experiment Teaching of Large Scale Analytical Instrument and Its Practice |
ZHANG Wan-Qun, SHAO Wei, KE Yu-Ping |
Chemistry Experiment Teaching Center,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6, China |
|
摘要:在大型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通过引入培训、教学双模式,建立了大型仪器多层次(即基础理论培训、上机操作技术培训和仪器功能应用培训)培训体系。实践证明这种多层次培训体系搭建了学生与专家、学者之间交流的平台。从理论讲解到操作,再到应用的多层次培训体系有效地弥补了大型仪器实验教学中单一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可以很好地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同时提升了仪器使用效率,储备了大量仪器方面的专业人才。
|
|
关键词: 大型仪器,
多层次培训体系,
实验教学,
培训效果
|
|
基金资助:2015年安徽省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15jyxm018) |
通讯作者:
张万群,E-mail:wqz@ustc.edu.cn
E-mail: wqz@ustc.edu.cn
|
引用本文: |
张万群, 邵伟, 柯玉萍. 大型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多层次培训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8, 39(10): 24-28
|
|
[1] |
汤云晖,刘丽月,陈南春,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5, 34(12):164-167
|
[2] |
刘嘉南,潘信吉.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3):284-287
|
[3] |
英卫峰,高言,赵会武.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213-216
|
[4] |
刁叔钧.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7):194-196
|
[5] |
樊冰, 张勇. 仪器分析,2011(2):92-94
|
[6] |
张永忠,王宇昕,付颖,等.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3):62-64
|
[7] |
汤海峰,王德利,孟威,等.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6):205-207
|
[8] |
王秀萍,张方.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4):237-239
|
[9] |
于梅花,湛永钟,温静娴,等.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S1):176-177
|
[10] |
胡芳,徐浩.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2):149-152
|
[11] |
王景明,朱美英,卢志红.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3):120-122
|
[12] |
李卉卉,张士伟,海锦慧,等.化学教育,2015,36(16):40-43
|
[13] |
乔海曙,李远航.大学教育科学,2008(1):20-23
|
[14] |
周济.中国高等教育,2006(15):4-9
|
[15] |
岳晓东.高等教育研究,2004,25(1):84-91
|
[16] |
张晓凤,陈燕,林舟.化学教育,2015,36(18):26-30
|
[17] |
Li X N, Liang J W, Lu Y, et al. Angew. Chem. Int. Ed., 2017, 56(11):2937-2941
|
[18] |
Liang J W, Li X N, Hou Z G, et al. ACS Nano, 2015, 10(2):2295-2304
|
[19] |
Wang L L, Zhang W Q, Wang C H, et al.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014, 2(14):4970-4974
|
[20] |
王礼贵.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189-190
|
[21] |
岳丽君,张琳霞,胡吉成,等.化学教育,2016,37(8):8-1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