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
|
中学化学概念教学的症结与策略探析——基于“电解质”概念教学的实证研究
吴晗清1 , 韩蓉2
1. 首都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 北京 100048;
2. 北大附中朝阳未来学校 北京 100029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of High School Chemistry Concept Teaching: Empirical Study on Electrolyte
WU Han-Qing1 , HAN Rong2
1.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 China;
2. Chaoyang Future School of Affiliated High School of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9, China
摘要: 以“电解质”概念为切入口,对河北省某普通中学的241名高一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并对部分化学教师进行访谈。结果表明:(1)不同类别学生在概念学习时的困难表征不同,体现在学困生知识储备匮乏、中等生知识应用能力较弱、优秀生概念理解深度不足;(2)相关概念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学生概念系统构建不够准确全面。基于3类学生的不同症结,给予相应教学策略,即重视学生的前概念与先前知识,提高知识储备;加强概念之间的深度关联,促进概念间转化;关注概念的发展历程,提升概念理解的深度。
关键词: 电解质 ,
概念教学 ,
中学化学 ,
教学策略
基金资助: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高中生科学素养形成机制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DHA130257)
通讯作者:
吴晗清
E-mail: wuhanqing1981@aliyun.com
引用本文:
吴晗清, 韩蓉. 中学化学概念教学的症结与策略探析——基于“电解质”概念教学的实证研究[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3): 70-74
[1]
吴晗清.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3):40-44
[2]
王勇.化学教育(中英文),2017,38(15):6-14
[3]
唐红珍.化学教育,2016,37(23):20-24
[4]
陈彬城.化学教育(中英文),2017,38(19):68-72
[5]
卢晓玲.变易理论与优化课堂教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11
[6]
施良方.学习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
[7]
王祖浩.化学教育心理学.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50
[8]
萨尔曼·可汗.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35
[9]
吴晗清,宋嫣然,李国超.中国教育学刊,2014(3):67-70
[10]
张霄,姚梦娟,吴晗清.化学教学,2016(7):31-34
[11]
李广洲,任红艳,余嘉元.化学教育,2001,22(4):6-9
[12]
柏延顿J R.化学简史.胡作玄,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