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 
																		 
									
										
		  							 
          							
		  							
    
	|
 
	
	
	
	  
        						 
      						
      					 
  					 
					
    					 
   					 
   										
    					“翻转+分段式”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设计及实践研究  
  					 
  					  										
						王存1 , 吴开碧2 , 黄天奎1 , 王凤琴1 , 饶淑容1 , 陈庆1 , 邹晓川1**  
					 
															
						1.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重庆 400067; 
2.重庆市城市建设技工学校 重庆 402247 
					 
					  					
    					 
   					 
   					
   										
    					Teaching Design and Practice of “Flip+Segmentation” in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Teaching  
  					 
  					  					  					
						WANG Cun1 , WU Kai-Bi2 , HUANG Tian-Kui1 , WANG Feng-Qin1 , RAO Shu-Rong1 , CHEN Qing1 , ZOU Xiao-Chuan1**  
					 
															
						1. 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 Chemical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Chongqing 400067, China; 
2. Chongqing Urban Construction Technical School, Chongqing 402247, China 
					   
									
				
				
					
						
							
								
									
										
											
                        					 
												
													
													    
													    	
									 
								 
								
																										
													    
													    		                            																		 
  														 
		                            																	    摘要: 以FeCl3·6H2O催化合成乙酸乙酯为教学内容,采用“翻转+分段式”混合教学方法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了改革探索。通过教师准备学习资源,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分段讲解,互动交流以及跟踪评价等,探讨了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实施“翻转+分段式”混合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实践结果表明:混合教学模式能够显著促进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明显增加学生自主操作的时间,还能有效降低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关键词:  “翻转+分段式”混合教学方法 , 
																																有机化学实验 , 
																																教学设计 , 
																																乙酸乙酯的制备  
																																  
															 
														 
																												
														
															
															    															        
															    															 
														 
														 																												
															基金资助: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cstc2018jcyjAX0110);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63142);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HJ2018-0006);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绿色合成与分析检测重点实验室项目(2016kjpt08);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青年人才项目(160921zt);重庆第二师范学院2018年“启智”众创空间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1838,DZQ33) 
														 
																											    														
															
															通讯作者: 
																E-mail:zxcvip2003@163.com   
																													     		 
													     	 
														 
																																									
													
														
															引用本文:     
														 
														
															
																王存, 吴开碧, 黄天奎, 王凤琴, 饶淑容, 陈庆, 邹晓川. “翻转+分段式”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设计及实践研究[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0, 41(12):                         	31-36
                             
															 
														 
														 
														
														
													
												 
												
												
													
																																													
																	[1] 
																	 
														     			刘秋平,强根荣,王海滨,等.高等理科教育,2014(5): 98-102
														     																	     
																	 
																  
																															
																	[2] 
																	 
														     			强根荣,孙莉,王海滨,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1): 180-182
														     																	     
																	 
																  
																															
																	[3] 
																	 
														     			邹晓川,王存,石开云,等.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40(9): 234-240
														     																	     
																	 
																  
																															
																	[4] 
																	 
														     			王红,曾秀琼,刘秋平,等.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 32(5): 196-199
														     																	     
																	 
																  
																															
																	[5] 
																	 
														     			强根荣,王红,杨振平,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 36(3): 200-202,211
														     																	     
																	 
																  
																															
																	[6] 
																	 
														     			赵新筠,周忠强,吴腊梅,等. 大学化学,2018, 33 (3): 32-35
														     																	     
																	 
																  
																															
																	[7] 
																	 
														     			韩杰.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8, 39(12): 33-37
														     																	     
																	 
																  
																															
																	[8] 
																	 
														     			唐倩,龚成斌.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8(3):165-167
														     																	     
																	 
																  
																															
																	[9] 
																	 
														     			陈淼,陈永嘉,丁尔东,等. 大学化学,2017, 32 (7):23-27
														     																	     
																	 
																  
																															
																	[10] 
																	 
														     			钟益宁,贾智若,李春玲.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 19(3): 95-98
														     																	     
																	 
																  
																															
																	[11] 
																	 
														     			杨振平,王海滨,盛卫坚,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0): 191-194
														     																	     
																	 
																  
																															
																	[12] 
																	 
														     			惠岑怿,周宜君,王文蜀,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 (8): 153-157
														     																	     
																	 
																  
																															
																	[13] 
																	 
														     			蒋卫华,马江权,姜艳,等.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8, 39(6): 31-34
														     																	     
																	 
																  
																															
																	[14] 
																	 
														     			奚朝晖. 乙酸乙酯催化体系研究. 杭州: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15] 
																	 
														     			王连福. 天津药学, 2014, 26(6): 64-66
														     																	     
																	 
																  
																															
																	[16] 
																	 
														     			张熊禄, 张盛泉, 薛君.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01, 2(4): 13-15
														     																	     
																	 
																  
																															
																	[17] 
																	 
														     			陈怡,赵呈领. 现代教育技术,2014 (2): 49-54
														     																	     
																	 
																  
																															
																	[18] 
																	 
														     			邸幼军.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16(3): 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