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例 
																		 
									
										
		  							 
          							
		  							
    
	|
 
	
	
	
	  
        						 
      						
      					 
  					 
					
    					 
   					 
   										
    					指向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有机反应再认识”教学*   
  					 
  					  										
						孙磊1,2** , 孙国辉1,2 , 徐洁1 , 郑长龙2  
					 
															
						1.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吉林长春 130021; 
2.东北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 吉林长春 130024 
					 
					  					
    					 
   					 
   					
   										
    					“Organic Reaction” Teaching Aimed at Evidence-Based Reasoning and Model-Based Thinking  
  					 
  					  					  					
						SUN Lei1,2** , SUN Guo-Hui1,2 , XU Jie1 , ZHENG Chang-Long2  
					 
															
						1. High School Attached to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1,China; 
2. 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China 
					   
									
				
				
					
						
							
								
									
										
											
                        					 
												
													
													    
													    	
									 
								 
								
																										
													    
													    		                            																		 
  														 
		                            																	    摘要: 从化学键断裂方式对有机反应进行分类,将化学反应分为非极性反应和极性反应,引导学生通过电子云密度分布不均和电负性的不同构建由化学键异裂引起的极性反应的模型,总结极性反应中取代反应和以醛酮为代表的极性π键的加成反应模型。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基于模型重新认识教材中的已有反应;基于极性反应的模型,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碳碳键的形成反应,完成由已知到未知的迁移;最后,基于极性反应的模型和碳碳键的形成进行在有机合成方面的综合应用,目的是使学生形成对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整体认识,从而从本质上进一步认识有机反应,培养学生对有机反应认识的高阶思维。
																										     
													    
													    	
															 
														 
												  		 
												         
												        														
															关键词:  有机反应 , 
																																极性反应 , 
																																模型认知 , 
																																证据推理  
																																  
															 
														 
																												
														
															
															    															        
															    															 
														 
														 																												
															基金资助: *长春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学科理解’和‘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研究”(编号:JKBLX2019371);吉林省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基于‘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编号:2019G10822B) 
														 
																											    														
															
															通讯作者: 
																** E-mail:sunlei2065@126.com   
																													     		 
													     	 
														 
																																									
													
														
															引用本文:     
														 
														
															
																孙磊, 孙国辉, 徐洁, 郑长龙. 指向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有机反应再认识”教学* [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0, 41(13):                         	28-36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胡久华,张丽,袁红,等. 化学教育,2016,37(13):28-34
														     																	     
																	 
																  
																															
																	[3] 
																	 
														     			徐敏. 化学教育,2012,33(12):24-28
														     																	     
																	 
																  
																															
																	[4] 
																	 
														     			王福成. 化学教育,2016,37(11):12-16
														     																	     
																	 
																  
																															
																	[5] 
																	 
														     			陈颖,李慧珍,王磊. 化学教育,2010,30(9):24-29
														     																	     
																	 
																  
																															
																	[6] 
																	 
														     			倪娟,杨玉琴. 化学教育,2012,33(12):3-5
														     																	     
																	 
																  
																															
																	[7] 
																	 
														     			张春峡. 化学教育,2010,31(S2):75-79
														     																	     
																	 
																  
																															
																	[8] 
																	 
														     			彭丹,孙霞,明欣,等. 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40(5):30-36
														     																	     
																	 
																  
																															
																	[9] 
																	 
														     			余林涛. 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40(7):16-22
														     																	     
																	 
																  
																															
																	[10] 
																	 
														     			宋心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3版.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11] 
																	 
														     			童文昭,王后雄. 化学教育,2016,37(7):1-5
														     																	     
																	 
																  
																															
																	[12] 
																	 
														     			张颖之. 课程·教材·教法,2016,36(6):115-120
														     																	     
																	 
																  
																															
																	[13] 
																	 
														     			宋心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3版.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14] 
																	 
														     			约翰·彼格斯,凯文·科利斯. 学习质量评价:SOLO分类理论.高凌飚,张洪岩,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9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