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论教学
|
|
|
|
|
|
| “互联网+”背景下“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策略与实践* |
| 陈素清, 梁华定** |
| 台州学院医药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 浙江台州 318000 |
|
|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Practice of 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Plus” |
| CHEN Su-Qing, LIANG Hua-Ding** |
|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Taizhou University, Taizhou 318000, China |
|
|
摘要: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一核心、二目标、三探索、四构建”的教学策略。实施结果表明,基于学生发展的课程核心知识,以“具有解决复杂制药工程、化工工程、材料工程的化学基础知识”“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2个具体教学目标为导向,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教学、课程思政等3种教学改革探索,构建线上线下有机衔接的立方书、立体化线上教学资源、线上线下混合型教学模式及过程和结果相融合的SPOC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评价体系4种教学举措,能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
|
| 关键词: “互联网+”,
无机及分析化学,
教学内容,
教学资源,
教学模式,
教学评价
|
|
|
| 基金资助:* 台州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2018005) |
|
通讯作者:
** E-mail: lianghuading@tzc.edu.cn
|
| 引用本文: |
|
陈素清, 梁华定. “互联网+”背景下“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策略与实践*[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0, 41(24): 30-36
|
|
| [1] |
陈素清, 梁华定. 化工高等教育, 2011(3): 43-49
|
| [2] |
张华山, 郭小峰. 中国大学教学, 2013(10): 49-52
|
| [3] |
王光荣, 常帅, 于晓锋.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8, 39(20): 73-77
|
| [4] |
杨巍. 化学教育, 2016, 37(16): 73-76
|
| [5] |
李慧慧, 肖湘平, 吴承春, 等.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8, 39(16): 5-8
|
| [6] |
高文秀, 任红, 杨艳艳, 等.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9, 36(2): 17-19
|
| [7] |
钟启泉. 教育研究, 2002(6): 42-48
|
| [8] |
康晓红, 程志明, 李智, 等. 化学教育, 2016, 37(2): 47-50
|
| [9] |
罗恒, 曾兰, 杨婷婷. 中国远程教育, 2019(5): 37-46
|
| [10] |
黄翔.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 39(21): 24-2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