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术与化学
|
|
|
|
|
|
| 基于曲线问题情境的信息化教学尝试*——以“沉淀溶解平衡”为例 |
| 范德超, 黄萍, 杨国章, 冉鸣** |
| 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8 |
|
| An Attempt of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Based on Curve Problem Situation: Precipitation Dissolution Equilibrium |
| FAN De-Chao, HUANG Ping, YANG Guo-Zhang, RAN Ming** |
|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Scienc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8, China |
|
|
摘要:基于高中生对实验曲线理解困难的现状,为挖掘实验曲线的教学价值,以沉淀溶解平衡为例,结合课堂演示实验和教学软件,设计了“宏观微观符号曲线”多重表征教学为一体的实验探究课。根据沉淀溶解平衡实验证据,绘制实验曲线,构建微观模型和图像,从而培养学生的证据收集与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对曲线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领会各种变化曲线的来源。在曲线理解的基础上建立“溶解平衡转化”思维模型,以此为开展“曲线融入式”的问题引导型实验教学提供参考案例。
|
|
| 关键词: 沉淀溶解平衡,
实验曲线,
实验探究课,
信息化教学,
中学化学教学
|
|
|
| 基金资助:*2019年四川师范大学质量工程改革项目 |
|
通讯作者:
**E-mail:791883577@qq.com
|
| 引用本文: |
|
范德超, 黄萍, 杨国章, 冉鸣. 基于曲线问题情境的信息化教学尝试*——以“沉淀溶解平衡”为例[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 42(23): 77-81
|
|
|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3-4
|
| [2] |
张弛. 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40(17):65-69
|
| [3] |
刘玉荣, 刘倩.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40(19):41-46
|
| [4] |
东启云.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6):17-19
|
| [5] |
盛俭发, 徐泓,吴宣东.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23):46-47
|
| [6] |
曾凤英, 潘祥泰.化学教与学,2014(8):91-93
|
| [7] |
张婷, 奚润心,谢天宇.化学教与学,2018(10):90-91
|
| [8] |
郑晓红.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9):56-57
|
| [9] |
王晶, 郑长龙.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反应原理(选择性必修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2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