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例
|
|
|
|
|
|
多元信息技术融合的化学论证式教学实践*——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
刘婷婷1, 宋秀莲1, 曾艳2** |
1.宜昌市三峡高级中学 湖北宜昌 443100; 2.华中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 湖北武汉 430079 |
|
Chemical Argumentation Teaching Practice Integrating Multiple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Active Metal Sodium |
LIU Ting-Ting1, SONG Xiu-Lian1, ZENG Yan2** |
1. Sanxia Senior Middle School, Yichang 443100, China; 2. Institute of Chemistry Educatio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
|
摘要:论证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证据推理核心素养,在“钠”的教学中采用氢气检测仪,能安全有效地实现金属钠与水反应产物氢气的定量检测数据的可视化,用热成像仪采集能量的转化信息,并融合鸿合π投屏与希沃平台的直播功能,将氢气检验、能量变化、直观实验现象多项证据同时呈现在白板上,提升论证的有效性。本节课还引入与实验中采集的热成像图片高度吻合的图片素材——金属钠注射肿瘤过程中的红外热影像图,创设丰富情境素材加强论证,彰显化学学科价值。
|
|
关键词: 手持技术,
实验探究,
情境创设,
证据推理
|
|
基金资助:*宜昌市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高中化学递进论证式教学提升学生证据推理核心素养的研究”(课题编号:YJK2022028);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9JG10);2022年华中师范大学教学研究项目“职前教师教育实践能力表现性评价系统构建与实践教学质量改进研究” |
通讯作者:
**E-mail:zyan@ccnu.edu.cn
|
引用本文: |
刘婷婷, 宋秀莲, 曾艳. 多元信息技术融合的化学论证式教学实践*——活泼的金属单质钠[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3, 44(11): 44-49
|
|
[1] |
王晶, 毕华林.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第一册(必修).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32-35
|
[2] |
卞海燕, 程萍.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23):57-61
|
[3] |
王保强, 陆广洁,王银行,等.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40(1):23-26
|
[4] |
王保强. 化学教学,2019(1):11-17
|
[5] |
王保强.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19):63-68
|
[6] |
刘文兵. 化学教育(中英文),2018,39(11):23-27
|
[7] |
侯东林, 黄翠英.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40(21):27-31
|
[8] |
王维琪, 程萍.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5):82
|
[9] |
孙杰. 化学教育,2012,33(2):67
|
[10] |
叶永谦, 张贤金,吴新建.化学教育(中英文),2018,39(7):60-62
|
[11] |
项佳敏, 保志明.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21):86-89
|
[12] |
邓阳. 科学论证及其能力评价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16-18
|
[13] |
张天宇.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运用PCRR模型培养学生论证能力的实践研究.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3-4
|
[14] |
罗秀玲, 肖信,陈欢.化学教育,2016,37(16):43-47
|
[15] |
吕琦, 代建军.基础教育课程,2019(15):72-80
|
[16] |
罗秀玲, 黄甫全.电化教育研究,2014,35(7):17-23
|
[17] |
江思达, 陈懂,刘静,等.中国医疗设备,2017,32(7):18-20
|
[18] |
饶伟. 基于碱金属的肿瘤微创消融方法研究.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09:112-11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