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非化学专业化学教育 |  |  |   |  |  
    					|  |  
    					| 医用有机化学“旋光异构”教学设计与思考* |  
						| 李明华, 何炜**, 兰婷, 王海波, 冀楠 |  
						| 空军军医大学药学系化学制药学教研室 陕西西安 710032 |  
    					|  |  
    					| Teaching Design and Thinking of “Optical Isomerism” in Medical Organic Chemistry |  
						| LI Ming-Hua, HE Wei**, LAN Ting, WANG Hai-Bo, JI Nan |  
						| School of Pharmacy,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32, China |  
					
						| 
								
									| 
											
                        					 
												
													
													    |  |  
													    |   摘要:概述了医用有机化学课程中“旋光异构”的教学设计与思考。该章节涉及到的概念、专业术语较多,把立体分子表现在平面上较为抽象,造成学生理解困难。因此,在教学设计中紧密结合问题导向,以“反应停”案例为引导,通过提出问题、引出知识点、展开教学的方式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同时将模型演示和医学案例贯穿于整个教学中。问卷调查显示,85%以上的学生通过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习兴趣,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本章的基础理论和核心概念,达到教学目标。
 |  |  
															| 关键词: 医用有机化学, 
																																旋光异构, 
																																教学设计, 
																																问题导向 |  
															|  |  
															| 基金资助:*陕西省教育厅重点攻关课题(21BG053); 空军军医大学教学改革课题(2020KYDJG-31) |  
															| 通讯作者:
																**E-mail:heweichem@126.com |  
														
															| 引用本文: |  
															| 李明华, 何炜, 兰婷, 王海波, 冀楠. 医用有机化学“旋光异构”教学设计与思考*[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3, 44(14):                         	93-97 |  |  |  
													
																																													
																	| [1] | 来水利.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6):270-272 |  
																	| [2] | 赵淑艳. 化学教育,2015,36(10):50-52 |  
																	| [3] | 张韶虹.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S1):366-367 |  
																	| [4] | 林媚,林晨. 广州化工,2010,38(2):214-215 |  
																	| [5] | 崔文辉,贾如琰,张少飞.化学教育,2016,37(4):22-24 |  
																	| [6] | 何旭昌.化学研究与应用,2000,12(3):242-248 |  
																	| [7] | 程绍玲,谢运甫,王华静.化学教育(中英文),2017,38(20):23-29 |  
																	| [8] | 秦向阳,张俊娜,兰婷,等. 化学教育(中英文),2017,38(2):48-51 |  
																	| [9] | 高峻峰,孟玲菊. 大学化学,2010,25(6):41-47 |  
																	| [10] | 龚树文,刘丽君,尹汉东,等.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2(3):105-106 |  
																	| [11] | 刘静姿. 遵义医学院学报,2006,29(4):426-428 |  
																	| [12] | 梅俊,王秀季,王冠海. 基础医学教育,2019,21(4):286-289 |  
																	| [13] | 吴建丽,周芳,侯巧芝,等. 基础医学教育,2020,22(3):220-222 |  
																	| [14] | 张丽丽,徐敏. 化学教学,2019(4):49-53 |  
																	| [15] | 张奇. 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40(14):74-78 |  
																	| [16] | 郑敏燕. 大学化学,2011,26(4):29-31 |  
																	| [17] | 尹玉英,刘春蕴.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2,10(1):12-15 |  
																	| [18] | 章伟光,张仕林,郭栋,等. 大学化学,2019,34(9):1-12 |  
																	| [19] | 朱兰.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9(9):110-113 |  
																	| [20] | 周文俊,蔡玉瑶,王碧,等. 化学教育,2013,34(6):81-83 |  
																	| [21] | 燕来敏.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6,22(6):38-39 |  
																	| [22] | 游文玮. 医用化学.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  
																	| [23] | 邱颖. 教育教学论坛,2020(14):108-110 |  
																	| [24] | 高涵,郭红艳,徐晶,等.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1):111-112 |  
																	| [25] | 林先刚,方方.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9,21(1):68-7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