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材·评价
|
复旦大学《仪器分析实验》教材建设
雷杰1,2** , 吴性良1,2**
1.复旦大学化学系 上海 200433; 2.复旦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上海 200433
Experimental Instrument Analysis: Laboratory Textbook of Fudan University
LEI Jie1,2** , WU Xing-Liang1,2**
1.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2. Experimental Center for Chemical Education,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摘要: 回顾了复旦大学仪器分析实验教材建设的历史,从1961年开设大学本科化学基础课程——分析化学Ⅱ实验(即仪器分析实验),到1986年《仪器分析实验》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再到该教材修订版、第2版、第3版的建设,凝聚了几代人的教学经验,形成了厚重的历史积淀。《仪器分析实验(第3版)》较全面地涵盖了仪器分析领域的基本实验,并以实际样品,特别是生物样品和环境样品为主要对象,体现课程的应用价值。教材选用了部分前沿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本科基础实验教学内容。教材注重实验内容的开放性,在基本实验后扩充了实验拓展内容,引导使用者展开启发性和研究性的实验教学活动。教材努力体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于一体,使使用者在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上获得适当的训练。今后拟在教材中选加结构分析的内容,并加强分析仪器技术方面的知识介绍。
关键词: 仪器分析实验 ,
复旦大学 ,
教材 ,
建设 ,
历史
基金资助: *复旦大学2021年度第一批本科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FD2021A115);复旦大学2022年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FD2022F023)
通讯作者:
**E-mail: jielei@fudan.edu.cn;wuxl1943@126.com
引用本文:
雷杰, 吴性良. 复旦大学《仪器分析实验》教材建设[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3, 44(20): 15-19
[1]
汪葆濬, 程寰西, 高华寿, 等. 分析化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59: 1-200
[2]
金钦汉. 大学化学, 2003, 18(1): 12-17
[3]
韩祖康. 仪器分析大纲. 上海: 上海科学图书仪器公司, 1956: 1-390
[4]
Reilley C N, Sawyer D T. Experiments for instrumental methods. New York: McGraw-Hill, 1961: 1-412
[5]
严志弦. 无机化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65: 1-10
[6]
朱世盛. 仪器分析.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3: 1-440
[7]
陶增宁. 定量分析.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5: 1-428
[8]
Meloan C E, Kiser R W. Problems and experiments in instrumental analysis. Ohio,Columbus:Charles E. Merrill,1963: 1-352
[9]
Willard H H, Merritt L L, Dean J A. Instrumental methods of analysis. 5th ed. New York: Van Nostrand, 1974: 1-890
[10]
《仪器分析实验》编写组. 仪器分析实验.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6: 1-247
[11]
《仪器分析实验》编写组. 仪器分析实验. 修订版.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8: 1-317
[12]
雷杰, 樊惠芝, 张晋芬, 等.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1, 34: 348-350
[13]
金若水, 吴性良, 谢高阳. 大学化学, 1998, 13(6): 12-15
[14]
吴性良, 朱万森. 仪器分析实验. 2版.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1-252
[15]
雷杰, 张晋芬, 吴性良, 等.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28: 158-159
[16]
雷杰, 高翔, 马林, 等. 大学化学, 2012, 27(1): 16-18
[17]
雷杰, 陈刚, 吴性良, 等.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 26(1): 22-23
[18]
刘莎莎, 孙立森, 李会香, 等.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0, 41(6): 27-30
[19]
刘莎莎, 李会香, 樊惠芝, 等. 大学化学, 2020, 35(2): 64-69
[20]
李会香, 雷杰, 孙兴文, 等. 大学化学, 2020, 35(12): 49-54
[21]
刘莎莎, 唐钢锋, 李会香, 等.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 42(22): 58-62
[22]
徐家宁, 朱万春, 张忆华, 等. 基础化学实验(下册).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1-306
[23]
雷杰, 吴性良. 仪器分析实验. 3版.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23: 1-260
[24]
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大学化学, 2017, 32(8):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