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材·评价
|
|
|
|
|
|
新版高中化学教科书“本土文化”内容的特征研究* |
樊艺蕾1**, 王祖浩2 |
1.四川省成都市石室天府中学 四川成都 610041; 2.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上海 200062 |
|
Content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Culture” in the New Edition of Se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xtbooks |
FAN Yi-Lei1**, WANG Zu-Hao2 |
1. Chengdu Shishi Tianfu High School, Chengdu 610041, China; 2. 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
|
摘要:新时代的教科书是铸魂育人的根本载体,是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基于教科书中“本土文化”内容构建了包含文化要素、符号表征、内容篇幅、叙述形式、价值取向、知识内涵、教育功能等7个维度的教科书文化资源分析框架。选取新编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量表进行编码。梳理教科书中呈现的文化素材并探讨其建构特征,为优化教科书的文化内容设计及教学运用提供参考性建议。
|
|
关键词: 本土文化,
高中化学,
教科书分析
|
|
基金资助:*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我国科学教科书文化自信要素的深度研究”(20YJA880004) |
通讯作者:
** E-mail:fanyilei114@126.com
|
引用本文: |
樊艺蕾, 王祖浩. 新版高中化学教科书“本土文化”内容的特征研究*[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3, 44(23): 21-26
|
|
[1] |
刘徽.全球教育展望,2013,42(12):20-31
|
[2] |
彭志伟,张知浪.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43(15):39-45
|
[3] |
中村哲,许芳.全球教育展望,2012, 41(9):91-96,82
|
[4] |
夏惠贤,李国栋.全球教育展望,2016,45(4):94-105
|
[5] |
权五铉,沈晓敏.全球教育展望, 2012, 41 (9):83-90
|
[6] |
王建磐,汪晓勤,洪燕君.教育发展研究,2015,35(20):28-32,55
|
[7] |
崔博雅,袁振东.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43(1):122-126
|
[8] |
周云.人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科学史的文本分析.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8
|
[9] |
吴晓威.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科书中文化内容的选择及其呈现方式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
[10] |
Ma Y J, Wan Y L.Science & Education, 2017, 26(6): 669-690
|
[11] |
王雅蓉. 教科书中的中国国家形象话语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55-57
|
[12] |
高德胜.全球教育展望,2019,48(4):92-104
|
[13] |
李素梅,滕星.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5):121-127
|
[14] |
李良品.甘肃社会科学,2004(3):84-86,32
|
[15] |
范蔚.课程·教材·教法,2005 (7):43-47
|
[16] |
康晓伟,王刚. 课程·教材·教法,2020(9):4-10
|
[17] |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656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09-25(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