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例
|
|
|
|
|
|
基于真实情境和模型构建的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糖类、油脂和蛋白质 |
陈颖, 陈燕* |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7 |
|
Interdisciplinary Theme Teaching Design Based on Real Situation and Model Construction: Sugars, Fat and Proteins |
CHEN Ying, CHEN Yan* |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7, China |
|
摘要:以土豆作为情境素材,创设“食品谣言”“环保新闻”“科研结论”以及“生产工艺”“国家战略”等多个源自生产生活实践的问题情境,通过谣言辨析、淀粉水解探究实验、氨基酸模型的拼拆、土豆蛋白工艺流程的讨论以及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建言献策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循序渐进地经历“感知油脂水解模型—建构糖类认知模型—提炼生物大分子认知模型—应用模型解决问题”的跨学科模型建构过程,以此发展学生的模型构建能力,内化学生的跨学科思维,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
|
关键词: 跨学科,
真实情境,
认知模型,
教学设计
|
|
通讯作者:
*E-mail:edu_chenyan@163.com
|
引用本文: |
陈颖, 陈燕. 基于真实情境和模型构建的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糖类、油脂和蛋白质[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4, 45(5): 77-84
|
|
[1] |
王磊,陈光巨.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第二册 (必修).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108-113
|
[2] |
朱正威,赵占良.普通高中教科书: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必修1).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28-32
|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2020年修订)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2020年修订).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
[5] |
丁志锋,王怡陵,曾红艳.中学教学参考,2020(23):84-86
|
[6] |
幸梦慈. 跨学科教学在培养学生生命观念中的应用研究. 南昌: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36-43
|
[7] |
赖珊珊,刘双俊.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 43 (3):32-36
|
[8] |
李晶,王星乔,王仕杰,等.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2,43 (11):54-59
|
[9] |
覃稔,徐潇潇,许燕红.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0,41(7):20-26
|
[10] |
白建娥.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4):32-34
|
[11] |
赖灯妮,彭佩,李涛,等. 食品科学,2017,38(21):294-301
|
[12] |
华海清,王锦鸿,秦叔逵. 中国中药杂志,2003(2):95-98
|
[13] |
东南大学. 土豆红薯都能造纸 大学生创新论坛上奇想变现实[EB/OL].(2009-11-12)[2023-02-20].https://www.seu.edu.cn/2009/1112/c124a49764/page.htm
|
[14] |
张云,林静,胡启成,等. 中国沼气,2022,40(4):64-68
|
[15] |
Oikawa Sara Y,Bahniwal R,Holloway T M,et al. Nutrients,2020,12(5): 1235
|
[16] |
曾凡逵,许丹,刘刚. 中国马铃薯,2015,29 (4):233-243
|
[17] |
江琳才. 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 广州:科学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2012:131
|
[18] |
齐斌,郑丽雪,朴金苗. 食品科学,2010,31 (22):297-300
|
[19] |
庞文渌. 粮食加工,2019,44(2):59-61
|
[20] |
卢肖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