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
|
|
|
|
|
|
钠元素的发展史及其教育价值* |
罗凌杰, 杨康芝, 王嘉嫣, 朱凤, 赖晓艺, 张文彬** |
宜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江西宜春 336000 |
|
Development History of Sodium Element and Its Educational Value |
LUO Ling-Jie, YANG Kang-Zhi, WANG Jia-Yan, ZHU Feng, LAI Xiao-Yi, ZHANG Wen-Bin** |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Bioengineering, Yichun University, Yichun 336000, China |
|
摘要:化学史的挖掘和融入是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厘清知识结构,同时感受科学研究中的情境,领会科学研究中的具体问题。以金属钠提取的理论猜想、验证,钠元素概念的发展和应用为线索整理了金属钠元素的发展史。结合对高中化学教科书中钠元素和电化学内容的分析,提炼出钠元素发展史对高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教育价值,以落实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具体包括提供情境素材和具体的化学问题、完善钠元素物质转化路径。
|
|
关键词: 钠元素,
发展史,
钠离子电池,
教育价值,
核心素养
|
收稿日期: 2024-08-05
|
基金资助:*江西省基础教育研究课题(No.SZUYCZH2024-1229) |
通讯作者:
**E-mail:zhangwbycu@163.com
|
引用本文: |
罗凌杰, 杨康芝, 王嘉嫣, 朱凤, 赖晓艺, 张文彬. 钠元素的发展史及其教育价值*[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13): 113-117
|
|
[1] |
张德生,徐汪华. 化学史简明教程. 2版.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7:29-52
|
[2] |
柏延顿J R. 化学简史. 胡作玄,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48
|
[3] |
汪朝阳,肖信. 化学史人文教材. 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64-65
|
[4] |
凌永乐. 原子量的测定.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13,44-49
|
[5] |
有常,铁丁. 科学大众,1962(11):346-347
|
[6] |
Müller M S. Nature Chemistry, 2011,3(12): 974
|
[7] |
Gomollón-Bel F. Chemistry International, 2022,44(4): 4-13
|
[8] |
胡勇胜,陆雅翔,陈立泉. 钠离子电池科学与技术.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7-9
|
[9] |
中科海纳官网. 全球最大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投运[EB/OL].(2024-07-01). https://www.hinabattery.com/index.php?id=222
|
[10] |
燕冰,袁振东,王菲菲.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3,44(16):125-129
|
[11] |
尚瑞雨,袁振东.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3,44(11):123-127
|
[12] |
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普通高中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化学第一册(必修).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40-47
|
[13] |
王晶,郑长龙. 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第一册(必修).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34-43
|
[14] |
王晶,郑长龙. 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反应原理(选择性必修1).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04-110
|
[15] |
王磊.陈光巨. 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第一册(必修).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9-20
|
[16] |
王祖浩. 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第一册(必修). 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9:67-77
|
[17]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
[18] |
姜建文,杨宇航,管华.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43(18):98-106
|
[19] |
卞海燕,程萍.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23):57-61
|
[20] |
腾瑛巧,王星乔,于淑儿.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41(8):53-59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