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化学专业化学教育
|
|
|
|
|
|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管理长效机制* |
何裕成, 王颖, 周帅, 相波, 雷文, 罗振扬, 沙野** |
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 江苏南京 210037 |
|
Long-Term Teaching Management Mechanism for Polymer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Based o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Principles |
HE Yu-Cheng, WANG Ying, ZHOU Shuai, XIANG Bo, LEI Wen, LUO Zhen-Yang, SHA Ye** |
College of Science,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Nanjing 210037,China |
|
摘要:在工程教育认证持续改进框架下,“课程教学与评价”作为OBE理念落地的关键环节,面临制度执行效能低的共性问题。本研究针对当前专业认证中存在的“校-院-专业”三级政策衔接不畅、教师评学负担过重、学业预警滞后等问题,以南京林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为实践载体,构建了多层级数字化监测管理系统,探究了认证管理的长效机制。该系统通过三大核心模块实现闭环管理:在数字化平台上设置责任主体并完成各级审核,保障各项管理制度的运行水平;实现考核材料自动扫描、小题拆分并智能生成课程质量报告,减轻任课教师的评学负担;量化“形成性评价”进度,为每个学生创建毕业要求达成进度雷达图,及时实现学业预警与帮扶。该机制为促进学生毕业要求的达成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工程教育认证的常态化运行提供了可推广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
|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长效机制,
数字化赋能,
形成性评价
|
收稿日期: 2024-11-17
|
基金资助:*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2023JSJG501);南京林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重点委托项目(2022A01);江苏省高校教育信息化研究课题(2025JSETKT144);南京林业大学2025年教学质量提升工程项目数字化应用典型案例(20151408) |
通讯作者:
** E-mail:shaye@njfu.edu.cn
|
引用本文: |
何裕成, 王颖, 周帅, 相波, 雷文, 罗振扬, 沙野.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管理长效机制*[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18): 95-99
|
|
[1] |
顾佩华,胡文龙,林鹏,等.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27-37
|
[2] |
赵健,范士杰.高教学刊,2018(20):32-34
|
[3] |
邵华锋,黄兆阁,赵菲.高分子通报,2020(11):56-60
|
[4] |
郭哲,王玉佳,王孙禺.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6):196-198
|
[5] |
耿晓伟.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7):192-196
|
[6] |
施晓秋.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5):66-71
|
[7] |
徐玉,施晓秋.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5):68-75
|
[8] |
李志义,朱泓.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6):75-80
|
[9] |
李志义,宫文飞,黎青青.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4(4):1-6,58
|
[10] |
马松梅,李桂英,孙昌梅,等.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20):10-15
|
[11] |
牛余忠,孙昌梅,马松梅,等.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43(20):16-21
|
[12] |
李志义,黎青青.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5):6-1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