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
|
|
|
|
|
|
初中化学学习策略运用现状及其因果分析 |
杨海波1,2, 戴惠1, 刘电芝1 |
1.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江苏苏州 215123; 2. 闽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研究所 福建漳州 363000 |
|
Investigation on Use of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tudy of 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
YANG Hai-Bo1,2, DAI Hui1, LIU Dian-Zhi1 |
|
摘要:调查了初中学生化学学习策略的运用现状,并试图分析学习策略在众多学习要素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8种学习策略中,调控策略运用最优,其次是理解策略和联想学习策略,网络支持策略运用最差;化学学习策略对化学成绩有26%的贡献;学习策略在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
|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化学学习策略,
学习动机,
路径分析,
学业成绩
|
|
基金资助: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成果之一(批准号DBA090293);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 |
通讯作者:
刘电芝
E-mail: yanghbtm@126.com
|
引用本文: |
杨海波, 戴惠, 刘电芝. 初中化学学习策略运用现状及其因果分析[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4, 35(13): 56-58
|
|
[1] |
辛涛,李茵,王雨晴.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8(4):41-44
|
[2] |
胡桂英,许百华.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3,30(4):477-480
|
[3] |
张林,张向葵.心理科学,2003,26(4):603-607
|
[4] |
张亚玲,杨善禄.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4):35-39
|
[5] |
张亚玲,郭德俊.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10-112
|
[6] |
周永垒,韩玉昌,张侃.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2):200-202
|
[7] |
刘志华,郭占基.心理科学,1993,16(4):198-204
|
[8] |
范春林,张大均.教育研究,2007(7):71-77
|
[9] |
刘电芝,张荣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4):26-29
|
[10] |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心理学报,2004,36(5):614-620
|
[11] |
刘电芝,杨海波,刘松,等.化学教育,2013,34(12):62-65
|
[12] |
周步成.学习动机诊断性测验量表(MMAT).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1991
|
[13] |
刘加霞.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8 (3):32-37
|
[14] |
Pokay P,Blumenfeld P C.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0, 82:41-5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