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课程与教材研讨
|
中美化学教科书对“促进学生概念转变”的差异分析
宗华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 上海 200062
摘要: 概念转变在近年来的科学教育中备受关注,教科书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对于学生转变概念进行化学学习能起到怎样的作用?以Roth"科学教科书促进概念转变的原则"为框架,对上海地区通用的化学教材和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Chemistry: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进行对比,分析中美化学教科书在"促进学生概念转变"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 科学教科书 ,
概念转变 ,
化学概念 ,
建构主义 ,
前概念 ,
迷思概念
基金资助: 2008浦江人才计划资助项目“基于变构学习模型的科学教育有效方式研究——中欧比较的视角”的阶段性成果
引用本文:
宗华. 中美化学教科书对“促进学生概念转变”的差异分析[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1, 32(4): 7-9
[1]
袁维新.比较教育研究,2004,(3) 33.38
[2]
吴娴,罗星凯,辛涛.心理科学进展,2008,16 (6):880.
886
[3]
Roth K J.Reading Science Texts for Conceptual Change.In
C.M.Sant a & D.E.Alvermann (Eds.) ,Science Learning:
Processes and Applications,48.63,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s,1991
[4]
高级中学课本,化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5]
高级中学课本,化学拓展型课程.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8
[6]
(美) 菲利普等着.科学发现者:化学概念与应用.王祖浩
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京ICP备0500753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741号
版权所有 © 《化学教育(中英文)》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楼217室
邮编:100875 电话:86-010-58807875 E-mail:hxjy-jce@263.net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