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研究
|
|
|
|
|
|
| 中学生“原子结构”相异构想的认知成因分析及转变策略 |
| 施观雪, 卢姗姗, 毕华林* |
| 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 山东济南 250014 |
|
| Cognitive Cause Analysis and Transformation Strategy of the Alternative Framework of “Atomic Structure” in High School Students |
| SHI Guan-Xue, LU Shan-Shan, BI Hua-Lin* |
| College of Chemistry,Engineering and Materials Science,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Ji’nan 250014,China |
|
|
摘要:物质结构内容的抽象性导致学生产生大量的相异构想,影响着学生对化学概念的学习和深刻理解。通过整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从思维的视角分析了中学生“原子结构”相异构想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转变学生相异构想、促进概念理解的教学策略。
|
|
| 关键词: 原子结构,
相异构想,
简单推理,
教学策略
|
|
|
|
通讯作者:
**E-mail:bihualin@sdnu.edu.cn
|
| 引用本文: |
|
施观雪, 卢姗姗, 毕华林. 中学生“原子结构”相异构想的认知成因分析及转变策略[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0, 41(1): 30-35
|
|
| [1] |
李高峰,刘恩山.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8(6):43-45
|
| [2] |
曲慧娴.化学学习中的概念转变教学研究.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5-6
|
| [3] |
陈勇.高中化学学习中相异构想的研究.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6-21
|
| [4] |
Griffiths A K,Preston K R.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1992,29(6):611-628
|
| [5] |
邱美虹,高淑芬.台湾师范大学学报:科学教育类,1998,44(1/2):31-59
|
| [6] |
魏冰,贾玉江,潘海鸿.化学教育,2001,22(3):6-13
|
| [7] |
王磊,黄燕宁.化学教育,2002,23(5):12-14
|
| [8] |
刘玲.高中生物质结构知识模糊观念的探查及转变策略的研究.扬州: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44-50
|
| [9] |
Talanquer V.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2006,83(5):811-816
|
| [10] |
Talanquer V.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2014,91(8):1091-1097
|
| [11] |
毕华林.化学教育,1996,17(9):23-25
|
| [12] |
游晓莉.高中学生关于“原子结构与性质”概念的相异构想成因分析及教学矫正策略研究.成都: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29-61
|
| [13] |
杨茜.中学生关于原子、分子心智模型的建构.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40-41
|
| [14] |
方瑞杰.《物质结构与性质》中原子结构学习条件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26-37
|
| [15] |
陈晶晶.高中化学相异构想概念的探查研究.南昌: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30-4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