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例
|
|
|
|
|
|
基于概念认识功能的教学案例*—以“物质的量”为例 |
黄文军1**, 罗晓燕2, 张钧如3 |
1.广州市番禺区石碁中学 广东广州 511450;
2.中山市桂山中学 广东中山 528400;
3.佛山市顺德区莘村中学 广东佛山 528311 |
|
Teaching Case Based on Concept Recognition Function: Taking “Amount of Substance” as an Example |
HUANG Wen-Jun1**, LUO Xiao-Yan2, ZHANG Jun-Ru3 |
1. Shiqi Middle School, Guangzhou 511450, China;
2. Guishan Middle School, Zhongshan 528400, China;
3. Xincun Middle School, Foshan 528311, China |
|
摘要:分析了“物质的量”概念教学存在的2个问题:概念结构不清晰,忽视概念之间关系的建立,概念的呈现不能从原有认知出发;忽视概念的认识功能,将物质的量仅仅当成计算的工具。提出在教学中从初三原有化学定量出发,从朴素的个数定量和宏观的质量定量发展到科学的化学计量—物质的量,借助板书建立了物质的量从内涵到关系的概念结构图。呈现了突出物质的量的认识功能、促进化学计量认识发展的教学实录,包括概念建立、概念理解和概念应用3个环节,并通过访谈分析了教学效果和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
|
|
关键词: 认识功能,
化学计量,
物质的量,
摩尔,
教学案例
|
|
基金资助:*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元素化合物三元整合教学模式研究”(2020YQJK006)(基金号:156-2018-XMZC-0001-07-1285);广州市第三批骨干教师班培训成果,指导教师:曾国琼 |
通讯作者:
**E-mail:1598785356@qq.com
|
引用本文: |
黄文军, 罗晓燕, 张钧如. 基于概念认识功能的教学案例*—以“物质的量”为例[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 42(21): 60-65
|
|
[1] |
王晶, 毕华林.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第一册(必修).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49-51
|
[2] |
吴传保. 化学教育,2014,35(19):40-41
|
[3] |
王开科. 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40(13):47-52
|
[4] |
代飞. 化学教育(中英文),2018,39(13):16-19
|
[5] |
杨蓓, 史红霞.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5):54-65
|
[6] |
张琨, 周礼,闫春更,等.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40(15):28-3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