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例
|
|
|
|
|
|
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化学深度教学*——探究配合物的性质 |
李砚耘1**, 谢海婷2, 邓阳2 |
1.武汉外国语学校 湖北武汉 430022; 2.华中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 湖北武汉 430079 |
|
Deep Teaching of High School Chemistry Based on Development of Core Literacy: Inquiring the Properties of Coordination Compounds |
LI Yan-Yun1**, XIE Hai-Ting2, DENG Yang2 |
1. Wuhan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Wuhan 430022, China; 2. 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
|
摘要:基于深度教学理论,从主体性、对话性和关联性,广度、深度和参与度等开展“配合物性质探究”的深度教学。以层层推进的探究实验和科学严谨的推理论证,建立配合物性质和结构的相互关系,搭建配合物电离平衡模型,逐步实现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的高阶思维培养。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学科认识思路,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
|
关键词: 深度教学,
配合物性质探究,
定量分析,
平衡模型,
核心素养
|
|
基金资助:*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重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深度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No2018JA095);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教师教育专项”团队项目(项目编号:CCNUTEII202104) |
通讯作者:
** E-mail:164007607@qq.com
|
引用本文: |
李砚耘, 谢海婷, 邓阳. 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化学深度教学*——探究配合物的性质[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3, 44(1): 50-55
|
|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4
|
[2] |
罗祖兵. 课程·教材·教法,2017,37(4):20-26
|
[3] |
王晶, 郑长龙. 普通高中教科书: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选择性必修2).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5,96-97
|
[4] |
佘平平, 安德成,魏锐.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41(1):15-18
|
[5] |
郑长龙.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43(13):6-12
|
[6] |
张帅, 袁廷新,张建强,等.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43(7):11-14
|
[7] |
保志明.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1(11):10-12
|
[8] |
张道年. 化学教与学,2022(4):7-12
|
[9] |
谌冰洁.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41(21):42-48
|
[10] |
李绮琳, 钱扬义,张惠敏,等.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41(1):79-88
|
[11] |
钟启泉. 全球教育展望,2021,50(1):14-33
|
[12] |
艾根. 深度学习的创造. 京都: 北大路书房,2016:92-93
|
[13] |
兰郡筱, 许燕红.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43(15):87-94
|
[1] |
刘渝, 邹紫微, 黄燕宁, 陈颖, 刘云霞, 魏娜, 王晓君, 王文霞, 王亮, 王磊. 促进学生化学学科能力发展的有机化合物主题大单元整体教学研究*——揭秘阿司匹林[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3, 44(1): 70-7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