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教学研究
|
|
|
|
|
|
动态生成:化学课堂的生命力所在 |
程俊 |
广东实验中学, 广州 510375 |
|
|
摘要:有意义的动态生成是课堂的生命力所在,这样的课堂是师生共同的学习历程,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个体生命价值。化学学科教学可以创造动态生成的课堂条件,也具备大量动态生成的契机,教师应该学会把握,如:化学实验中的意外;课堂作业中的疑点;从实践到理论抽象的断层;开放探究活动中的多元化设计;经典习题与实验检验的矛盾。
|
|
关键词: 动态生成,
课堂教学,
探究活动,
课堂作业
|
|
引用本文: |
程俊. 动态生成:化学课堂的生命力所在[J].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09, 30(10): 28-31
|
|
[1] |
叶澜.教育研究,1997,(9):6-10
|
[2] |
有效生成根植于精心预设——新课程视阈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审思.课程·教材·教法,2007,(7):13-17
|
[3] |
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
[4] |
李培林.新课标下教师角色的另类思考.教师博览,2008,(2)
|
[5] |
李琼,李玉菁.课程·教材·教法,2007,(11):36-40
|
|
|
|
|
|
京ICP备0500753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741号
版权所有 © 《化学教育(中英文)》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楼217室
邮编:100875 电话:86-010-58807875 E-mail:hxjy-jce@263.net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