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课程与教材研讨
|
|
|
|
|
|
面向高素质教育 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创建并开设《社会有机化学》课程 |
吴泳1, 王建平2 |
1. 福建南平师专 353000;
2. 河南洛阳师专 471022 |
|
|
摘要:作者根据国家《教育发展纲要》和国际上普遍推行STS教育的精神,优化有机化学学科课程结构体系,于1992在春创建并开设了《社会有机化学》课程。它作为一个完整的教育教学方案,已经正式实施了四年。实践证明,它有利于培养和造就从事高素质教育的化学师资,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肯定和好评。
|
|
关键词: 高素质教育,
创建,
开设,
社会有机化学,
课程
|
|
引用本文: |
吴泳, 王建平. 面向高素质教育 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创建并开设《社会有机化学》课程[J]. 化学教育(中英文), 1997, 18(7): 18-20,29
|
|
[1] |
李岚清副总理谈师范教育.中国教育报,1996年9月11日
|
[2] |
《STS Education and Social Organic Chemistry》,Wu Yong,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American,1994,6
|
[3] |
吴泳.谈我国高师的基础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大学化学.1994,1
|
[4] |
吴泳.论我国高师有机化学课程体系与教学教材内容的深化改革.南平师专学报.1996,2
|
[5] |
王建平.《社会有机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实践体会.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增刊
|
[6] |
于东.推荐~门新的化学课程:《社会有机化学》——开设《社会有机化学》有感.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增刊
|
[7] |
陈祖福.面向21世纪改革化学教育.大学化学.1995,1
|
|
|
|
|
|
京ICP备0500753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741号
版权所有 © 《化学教育(中英文)》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楼217室
邮编:100875 电话:86-010-58807875 E-mail:hxjy-jce@263.net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