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作者投稿
注册
   找回密码    读者中心
专家登录 编委登录 编辑登录 主编登录  
 
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浏览
当期目录

ISSN 1003-3807
CN 10-1515/O6
  1988年 第9卷 第6期 出版日期: 1988-11-18

本期栏目:

化学与社会
选择 | 合并摘要 | 导入文献管理工具
 信息与公告
全国中学化学教学改革经验研讨会剪影
化学教育(中英文). 1988, 9 (6): 0
 支持材料 Top
PDF (1301KB) ( 11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氧化物超导体在化学上是何物?
耿茜, 吴国庆
化学教育(中英文). 1988, 9 (6): 53-54
 支持材料 Top
PDF (295KB) ( 28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近年来,发现一些氧化物在液氮温度下便有超导性,引起了一股世界范围的超导热。但遗憾的是,一般报导只说,这些超导体是,例如钙钛矿晶型的钇钡铜复合氧化物。请问,钡钇铜...
近年来,发现一些氧化物在液氮温度下便有超导性,引起了一股世界范围的超导热。但遗憾的是,一般报导只说,这些超导体是,例如钙钛矿晶型的钇钡铜复合氧化物。请问,钡钇铜氧化物在化学上究竟是何物?

全国中学化学教学改革经验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本刊编辑部
化学教育(中英文). 1988, 9 (6): 55
 支持材料 Top
PDF (390KB) ( 28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988年10月6日至10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研究会、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和国家教委中学教育司联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中学化学教学改革经验研讨会”。出席会...
1988年10月6日至10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研究会、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和国家教委中学教育司联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中学化学教学改革经验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143人(含化学教学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26人,化学教育委员会委员10人),列席代表37人。10月6日上午举行开幕式。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邢其毅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夏炎教授分别讲话并致开幕词。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健同志,国家教委中学教育司钟哲民同志分别就深化教学改革问题作了报告。

这道习题应如何回答
化学教育(中英文). 1988, 9 (6): 57-57,61
 支持材料 Top
PDF (257KB) ( 1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读者·作者·编者
本刊编辑部
化学教育(中英文). 1988, 9 (6): 57
 支持材料 Top
PDF (257KB) ( 9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化学教育》1988年1—6期总目录
化学教育(中英文). 1988, 9 (6): 58-60,52
 支持材料 Top
PDF (KB) ( 1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征求意见表
本刊编辑部
化学教育(中英文). 1988, 9 (6): 61
 支持材料 Top
PDF (231KB) ( 2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天津国际化学教育研讨会剪影
化学教育(中英文). 1988, 9 (6): 62
 支持材料 Top
PDF (280KB) ( 11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中德中学化学教育研讨会剪影
化学教育(中英文). 1988, 9 (6): 62
 支持材料 Top
PDF (280KB) ( 9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论述
中学化学的任务与要求
邢其毅
化学教育(中英文). 1988, 9 (6): 1-2,3
 支持材料 Top
PDF (919KB) ( 4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世界各国的中学对化学的学习时间和要求虽有所不同,但把它作为一门必修课,这一点都是一致的。既然是必修,就说明一个受过教育的公民必须知道一些化学知识,否则,在他后来...
世界各国的中学对化学的学习时间和要求虽有所不同,但把它作为一门必修课,这一点都是一致的。既然是必修,就说明一个受过教育的公民必须知道一些化学知识,否则,在他后来的工作及生活中,会感到被动,知识上有所缺陷。化学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人类每时每刻都要和物质打交道,试想,近代生活中,衣、食、住、行,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类对物质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可以按我们的要求改变它,锤炼它,使物质按照要求为我们所用。近代的文明,正是建筑在对物质的征服上的。

化学教育研究的当前需要
Joseph S.史沫克勒, 卫子光, 郑国强整理
化学教育(中英文). 1988, 9 (6): 3-7
 支持材料 Top
PDF (2150KB) ( 4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几天来,通过代表们的发言与讨论,交流了各国在化学教育方面一些好的经验和优秀研究成果,讨论了引起当前存在问题的各种因素(涉及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等诸方面),探讨了教...
几天来,通过代表们的发言与讨论,交流了各国在化学教育方面一些好的经验和优秀研究成果,讨论了引起当前存在问题的各种因素(涉及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等诸方面),探讨了教育改革的途径,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设想。通过相互学习,共同切磋,增进了各国间的相互了解,因此,这次会议是一次成功的会议,也是在中国首次举办的一次重要国际化学教育研讨会。我相信,本届会议将为下届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的西安会议的成功奠定基础。

 化学与社会
化学与环境污染(续)
杨维荣, 任仁
化学教育(中英文). 1988, 9 (6): 8-10
 支持材料 Top
PDF (1356KB) ( 39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水是一切生命机体的组成物质,为生命代谢活动所必需,又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生产和生活用水基本上都是淡水,而地球上的淡水只占总水量的0.63%。随着工农业...
水是一切生命机体的组成物质,为生命代谢活动所必需,又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生产和生活用水基本上都是淡水,而地球上的淡水只占总水量的0.63%。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大量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淡水消耗量急剧上升,若不节约用水,淡水将成为继石油危机之后的另一个社会危机。另外,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又造成严重的水污染。我国的废水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使城市附近90%的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长江以北,除内陆河外,已经很难找到一条未被污染的河流。

 复习与考评探讨
电解质溶液的总复习
赵德民, 黄儒兰, 陆禾
化学教育(中英文). 1988, 9 (6): 11-14
 支持材料 Top
PDF (1515KB) ( 31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在电解质溶液单元的迎考复习中,通过有明确教学目标的讲练和一定数量的测试练习,使学生掌握有关电解质溶液知识的结构和规律,以达到灵活应用、准确表达并促进智能发展的目...
在电解质溶液单元的迎考复习中,通过有明确教学目标的讲练和一定数量的测试练习,使学生掌握有关电解质溶液知识的结构和规律,以达到灵活应用、准确表达并促进智能发展的目的。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重要的“知识点”,可从五方面设计和实施。

从今年高考实验题看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核与培养
胡鼎文, 林纪筠
化学教育(中英文). 1988, 9 (6): 15-16
 支持材料 Top
PDF (832KB) ( 4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本文对今年高考实验题(第四大题)从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此题的最大特点是突出实验能力的考核。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着重考核与培养的学生实...
本文对今年高考实验题(第四大题)从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此题的最大特点是突出实验能力的考核。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着重考核与培养的学生实验能力,主要有七个方面。然后进一步结合考题与当前中学实验教学的实际,对每一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提出一些看法。希望在实验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不断创造,从而搞好实验教学,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人才。

 卫星电视教育
“活性中间体”与“过渡态”
王运武
化学教育(中英文). 1988, 9 (6): 17-18,30
 支持材料 Top
PDF (728KB) ( 3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活性中间体和过渡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许多有机化学反应中,从反应物到产物往往不是一步完成,而是经历若干步骤。在这些多步骤反应中会形成一些极不稳定的反应中间体。例...
活性中间体和过渡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许多有机化学反应中,从反应物到产物往往不是一步完成,而是经历若干步骤。在这些多步骤反应中会形成一些极不稳定的反应中间体。例如,烷烃卤代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碳游离基,烯烃与卤化氢加成过程中生成的碳正离子以及芳烃亲电取代反应中生成的σ络合物—碳正离子中间体等等都是非常活泼的中间体,它们一般称为有机活性中间体。有机活性中间体除碳游离基、碳正离子外,还有碳负离子、碳烯、苯炔等等。这些活性中间体都有着共同的特征:它们都非常活泼,生成后立即与其它物质反应,存在时间很短暂。

 教学难重点分析
谈初中化学第二章关于“分子形成”的教学
顾润瑛
化学教育(中英文). 1988, 9 (6): 19-21
 支持材料 Top
PDF (824KB) ( 2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人们对物质是从两个角度去认识的。一是宏观的角度;二是微观的角度。初中化学第一章第五节“原子”以及第二章第四—七节“核外电子排布”“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等内容...
人们对物质是从两个角度去认识的。一是宏观的角度;二是微观的角度。初中化学第一章第五节“原子”以及第二章第四—七节“核外电子排布”“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等内容就是为了使学生对物质的组成有一个初步的微观认识。这里首先是原子如何形成分子。

 学习方法导引
谈解题速度的训练
熊善明
化学教育(中英文). 1988, 9 (6): 22-23,24
 支持材料 Top
PDF (785KB) ( 2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解题速度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问题。解题速度快,学习的效率就高,效果就好。因此速度问题实际也是一个能力问题。但是单靠多做题、大运动量训练来提高速度,常常是收效...
解题速度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问题。解题速度快,学习的效率就高,效果就好。因此速度问题实际也是一个能力问题。但是单靠多做题、大运动量训练来提高速度,常常是收效甚微的。本文拟谈谈如何科学地加强速度训练,以提高学生学习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探索规律简化运算提高效率
陈敬庸
化学教育(中英文). 1988, 9 (6): 24-25
 支持材料 Top
PDF (450KB) ( 1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例题:如用第三周期的金属各1克跟足量的稀盐酸起反应,哪种金属置换出的氢气最多?哪种最少?通过计算说明。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列通式法来解此类题。找出其中规律,可...
例题:如用第三周期的金属各1克跟足量的稀盐酸起反应,哪种金属置换出的氢气最多?哪种最少?通过计算说明。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列通式法来解此类题。找出其中规律,可以简化运算,提高效率,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选择题的“逐步逼近法”
李宗华
化学教育(中英文). 1988, 9 (6): 25-26,56
 支持材料 Top
PDF (665KB) ( 2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阅读试题应紧紧抓住试题中关键性的词语。如“最”、“是”、“不是”、“能”“不能”,“正确的”、“不正确的”、“可以”、“不可以”、“有错误的”等。实践表明,有的...
阅读试题应紧紧抓住试题中关键性的词语。如“最”、“是”、“不是”、“能”“不能”,“正确的”、“不正确的”、“可以”、“不可以”、“有错误的”等。实践表明,有的考生在紧张之余,常常习惯于选择错误的答案,而有时却与试题的要求恰恰相反,在走出考场之后,他们才痛悔粗心大意。有的考生则对“最”字重视不够,在选择了一个正确答案后,又从“似真性”答案中选择第二个、造成了“画蛇添足”。

 实验与教具
氨基酸及味精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杨彦华, 毛爱华, 朱式玉
化学教育(中英文). 1988, 9 (6): 27-30
 支持材料 Top
PDF (1365KB) ( 19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高中化学教材介绍有关“氨基酸”的知识时,只介绍了氨基酸的名称和结构式、物理性质及氨基酸具有两性电离性质以及它是构成蛋白质的“基石”,通过实验说明氨基酸是构成蛋白...
高中化学教材介绍有关“氨基酸”的知识时,只介绍了氨基酸的名称和结构式、物理性质及氨基酸具有两性电离性质以及它是构成蛋白质的“基石”,通过实验说明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石”已有一些文章介绍。通过纸上层析实验进行氨基酸混合物的分离鉴定也已经有一些文章介绍,但是配合中学化学教材内容的学生实验尚未见介绍,为此我们设计了“氨基酸及味精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实验。

简易纸上层析实验
刘永泰
化学教育(中英文). 1988, 9 (6): 30
 支持材料 Top
PDF (350KB) ( 2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纸上层析是用滤纸作为支持剂的一种色层分析法。滤纸上所吸附的水分作为固定相,把要分离的试样(如红墨水和蓝墨水的混和物)点在滤纸上,然后放在作为流动相的有机溶剂酒精...
纸上层析是用滤纸作为支持剂的一种色层分析法。滤纸上所吸附的水分作为固定相,把要分离的试样(如红墨水和蓝墨水的混和物)点在滤纸上,然后放在作为流动相的有机溶剂酒精中(也叫展开剂)。展开剂沿滤纸流动,利用试样中的物质在流动相中的溶解度不同(即分配系数不同),如红墨水中主要成分品红易溶于酒精,蓝墨水中主要成分鞣酸难溶于酒精,所以移动速度不同。借毛细管作用,红墨水随展开剂上升快,蓝墨水被固定相所固定(组成滤纸的纤维素上的-OH基能吸附水),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当然这里不单是一个分配过程,还有离子交换和吸附作用。

氯化铵热分解实验的改进
张俊瀛
化学教育(中英文). 1988, 9 (6): 31
 支持材料 Top
PDF (345KB) ( 2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高二化学教科书上氯化铵受热分解的实验在现象上与碘的升华完全相同:固态物质变为气态而“消失”,气态物质在低温处又变为固态原物质。实验本身并没有证明氨气和氯化氢气的...
高二化学教科书上氯化铵受热分解的实验在现象上与碘的升华完全相同:固态物质变为气态而“消失”,气态物质在低温处又变为固态原物质。实验本身并没有证明氨气和氯化氢气的产生和存在,因此就没有很强的说服力能够让学生深刻认识氯化铵受热时发生的是具有类似升华现象的分解反应。我们将这一实验进行了改进,,作到在同一实验中可以同时检验出氨气和氯化氢气体的产生、氨气与氯化氢重新化合成氯化铵。

用石蜡制作分子(晶体)结构模型的方法
王汝坦
化学教育(中英文). 1988, 9 (6): 32
 支持材料 Top
PDF (331KB) ( 25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为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我用石蜡制作了一些分子(晶体)的结构模型,做法如下:1.用直径为2.5mm的铁丝按分子(晶体)的空间结构扎好框架。如石墨晶体的框架...
为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我用石蜡制作了一些分子(晶体)的结构模型,做法如下:1.用直径为2.5mm的铁丝按分子(晶体)的空间结构扎好框架。如石墨晶体的框架是根据高二化学(甲种本)第二册第14页图1-7,先扎好三个边长为142mm(键长的10~9倍)的彼此相联的平面六边形,再用335mm(层间距的10~9倍)长的铁丝将二个平面结构联成网状结构。2.石蜡的软化:将石蜡放入蒸发皿(烧杯)中加热至熔化,再冷至软蜡状(面团状),这样得到的石蜡软化均匀,易于作蜡球;或将要软化的石蜡放于烧杯中,再将烧杯置于50~60℃的恒温箱中,约半小时即可作蜡球。

可调加热装置
张旭
化学教育(中英文). 1988, 9 (6): 32-32,54
 支持材料 Top
PDF (331KB) ( 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在化学实验中,用酒精灯给反应体系加热是中学化学的基本操作之一。但由于加热装置离铁架台远近、高低各有不同,而酒精灯不能随意调节距离,常用垫示块等方法去调节酒精灯的...
在化学实验中,用酒精灯给反应体系加热是中学化学的基本操作之一。但由于加热装置离铁架台远近、高低各有不同,而酒精灯不能随意调节距离,常用垫示块等方法去调节酒精灯的位置,操作起来极不方便。因此我设计了可调加热装置。

介绍一种干燥器的代用装置
房连刚
化学教育(中英文). 1988, 9 (6): 54
 支持材料 Top
PDF (564KB) ( 2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装置如图所示。利用这种装置来干燥已潮解的物质优点很多。1.制作简便,免去购买贵重的干燥器。2.操作方便,药品原瓶干燥,能保持原药品的纯度。3.药品与干燥剂不易混...
装置如图所示。利用这种装置来干燥已潮解的物质优点很多。1.制作简便,免去购买贵重的干燥器。2.操作方便,药品原瓶干燥,能保持原药品的纯度。3.药品与干燥剂不易混淆。4.干燥剂和被干燥的物质只要是无挥发性,可任意互相使用。

 问题讨论
用分子极化的观点解释丁二烯的1,4-加成和1,2-加成
方生健
化学教育(中英文). 1988, 9 (6): 33-34
 支持材料 Top
PDF (569KB) ( 1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共轭双键的性质比较活泼,在起加成反应时,主要生成1,4-加成产物,同时也生成1,2-加成产物。如丁二烯与溴化氢加成,其产物是1-溴-2-丁烯和3-溴-1-丁烯但...
共轭双键的性质比较活泼,在起加成反应时,主要生成1,4-加成产物,同时也生成1,2-加成产物。如丁二烯与溴化氢加成,其产物是1-溴-2-丁烯和3-溴-1-丁烯但很难生成4-溴-1-丁烯。对丁二烯1,4-加成和1,2-加成的解释,目前的教材是根据正碳离子的分布情况和电荷的转移情况来解释的。物理学上认为:带电体系所带的电荷愈分散,体系愈稳定。化学上也引用了这一规律,从而推出正碳离子的安定性取决于正碳离子所带电荷的分散程度。这种解释不但难理解,也缺少“化学味”。电荷转移的观点也难使人信服。

炔烃与Na/NH3的还原反应不是催化氢化
王承业
化学教育(中英文). 1988, 9 (6): 35-36
 支持材料 Top
PDF (623KB) ( 2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某些有机化学教科书,甚至一些使用较广的教科书。都把在液氨中用金属钠还原炔烃得到烯烃这一反应编写在催化氢化的标题下,与用Lindlar催化剂的炔烃的部分氢化反应相...
某些有机化学教科书,甚至一些使用较广的教科书。都把在液氨中用金属钠还原炔烃得到烯烃这一反应编写在催化氢化的标题下,与用Lindlar催化剂的炔烃的部分氢化反应相提并论,而不加以任何说明。

谈烃类完全燃烧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赵尔曾
化学教育(中英文). 1988, 9 (6): 36-37
 支持材料 Top
PDF (323KB) ( 2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我在化学总复习中为学生归纳出一种迅速配平烃类完全燃烧化学方程式的方法,简而易行,很受学生欢迎。作法如下:先让学生复习甲烷,乙烯、乙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化学方...
我在化学总复习中为学生归纳出一种迅速配平烃类完全燃烧化学方程式的方法,简而易行,很受学生欢迎。作法如下:先让学生复习甲烷,乙烯、乙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略),再分析这类反应的特点。归纳出:烃完全燃烧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子系数受烃分子中碳原子数制约;因反应物中氧原子总是偶数,所以水分子的系数应取偶数才有可能平衡左右氧原子数。归结起来,配平要从烃分子组成出发,综合运用观察法与奇数配偶法。继续练习乙烷,苯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时,学生显得不象上述练习那样从容,迅速。

氢氧化铜能氧化醛吗?
张聚奎, 张英群
化学教育(中英文). 1988, 9 (6): 38
 支持材料 Top
PDF (1171KB) ( 21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现行的全国通用高中化学课本中,在醛一节里写道:乙醛也能被另一种弱氧化剂,即新制的氢氧化铜所氧化。又写道:由于乙醛具有还原性,所以能把反应中生成的氢氧化铜还原成红...
现行的全国通用高中化学课本中,在醛一节里写道:乙醛也能被另一种弱氧化剂,即新制的氢氧化铜所氧化。又写道:由于乙醛具有还原性,所以能把反应中生成的氢氧化铜还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国际化学奥林匹克
20届IChO理论题答案
王夔, 严宣申, 胡学复
化学教育(中英文). 1988, 9 (6): 39-45
 支持材料 Top
PDF (388KB) ( 4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20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记实
严宣申
化学教育(中英文). 1988, 9 (6): 46-46,47
 支持材料 Top
PDF (419KB) ( 25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今年有26个国家共104名代表参加了于7月2日——7月9日在芬兰举行的20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其中4名代表全都获奖的国家是中国、西德、美国、波兰、英国、挪威及苏...
今年有26个国家共104名代表参加了于7月2日——7月9日在芬兰举行的20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其中4名代表全都获奖的国家是中国、西德、美国、波兰、英国、挪威及苏联。3名代表获奖的国家共有10个。我国代表获2块金牌、1块银牌及1块铜牌,夺得个人总分、金牌数及团体总分三个第一。在竞赛中,我国代表发挥了所长,也暴露了不足之处。

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工作研讨会
V.KLNNHA, J.VRBSKY, P.PETROVIC, 史凤崑
化学教育(中英文). 1988, 9 (6): 47-47,7
 支持材料 Top
PDF (2103KB) ( 3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IChO)在其创办以来,随着她日益增长的声望,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范围的竞赛。来自各国在化学上最有才能的青年的每年聚会,对这些学生来...
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IChO)在其创办以来,随着她日益增长的声望,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范围的竞赛。来自各国在化学上最有才能的青年的每年聚会,对这些学生来说是一件大事和激励人心的经历。陪同学生的教师,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各国的中学化学教育,他们也喜爱这种定期和直接交流信息的极难得的机会。然而,IChO 的发展,已经产生了与组织工作和竞赛内容有关的许多问题。近来谈论最多的是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参加者人数的增长问题。1986年在荷兰莱顿所举行的第十八届IChO,参加者已有来自三大洲22个国家之多,并且还有十多个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及亚洲、非洲、和南美的一些国家)表示对这种竞赛感兴趣。

 化学史料
评介哈伯
郭保章
化学教育(中英文). 1988, 9 (6): 48-52
 支持材料 Top
PDF (627KB) ( 2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德国化学家哈伯(Haber,Fritz 1868——1934)曾以发明合成氨法闻名于世,在我国中学生皆知;但哈伯又是一名首创毒气战的元凶,一次大战中曾被协约国指...
德国化学家哈伯(Haber,Fritz 1868——1934)曾以发明合成氨法闻名于世,在我国中学生皆知;但哈伯又是一名首创毒气战的元凶,一次大战中曾被协约国指控为战争罪犯,年轻人知之不多;然而,哈伯又是一名悲剧式的英雄人物,他的一生中聚集着巨大的矛盾和冲突,在他生前毁誉不一。哈伯氏制氨法解决了世界上面临着的“氮的饥荒”问题,流芳百世,造福万民;但首创毒气战,杀害万千士兵,违反人道主义原则,落得世人咒骂;哈伯虽然狂热地爱他的德国,但在希特勒上台后却变成了“犹太人哈伯” (Jew Haber),死于流亡国外的途中。

 会议报导
中德化学教学研讨会
吴国庆
化学教育(中英文). 1988, 9 (6): 55
 支持材料 Top
PDF (390KB) ( 3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988.8.1.—5.中德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在京举行。到会的联邦德国化学会派来的专家有其化学教育负责人Hofacker博士和设在Übervngen的...
1988.8.1.—5.中德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在京举行。到会的联邦德国化学会派来的专家有其化学教育负责人Hofacker博士和设在Übervngen的国际化学教育网(INCE)的AssociatedCentre的Serafimov博士。他们分别向与会者介绍了联邦德国中学化学教育的历史、现状、体制、目标与方法等。与会者对其多轨教育体制、注重化学实际知识、生动的电化教育等反响热烈,很感兴趣。我会化学教育委员会也约请了七人就我国中学化学教育的任务、要求、发展、重点研究课题、计算机辅助教学、国际动态等方面作了报告。

天津国际化学教育研讨会概况
卫子光
化学教育(中英文). 1988, 9 (6): 56
 支持材料 Top
PDF (403KB) ( 3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天津国际化学教育研讨会于1988年6月13日至16日在天津师范大学举行。这是由国家科委批准,天津师范大学和美国坦普尔大学共同组织召开的,在我国首次举行的一次重要...
天津国际化学教育研讨会于1988年6月13日至16日在天津师范大学举行。这是由国家科委批准,天津师范大学和美国坦普尔大学共同组织召开的,在我国首次举行的一次重要国际化学教育会议。会议的目的是探讨中等学校化学教育如何适应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以及这两个方面相结合的问题。

公告 More>>   
· 新年寄语
· 2024年《化学教育》订阅办法
· 投稿注意事项
· 中学化学“名师工作室”稿件征集
· 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公告
· 为《化学教育》代言
· 免费发表和下载文章的办法
· 化学教育微信扫一扫
重要会议及培训通知
友情链接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中国化学会
· 北京师范大学
广告服务
京ICP备0500753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741号
版权所有 © 《化学教育(中英文)》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楼217室
邮编:100875 电话:86-010-58807875 E-mail:hxjy-jce@263.net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