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作者投稿
注册
   找回密码    读者中心
专家登录 编委登录 编辑登录 主编登录  
 
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浏览
当期目录

ISSN 1003-3807
CN 10-1515/O6
  2015年 第36卷 第2期 出版日期: 2015-01-18

本期栏目:

化学前沿
知识介绍
课程与教材研讨
理论课教学
实验课教学
教师教育
职业教育
非化学专业化学教育
研究生教育
信息技术与化学
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
问题讨论与思考
选择 | 合并摘要 | 导入文献管理工具
 化学前沿
基于柱[5]芳烃的超分子组装研究进展
刘志莲, 杨小凤, 郑鲁沂, 崔玉, 王志玲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2): 1-8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40104
 支持材料 Top
PDF (2667KB) ( 19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介绍了柱[5]芳烃基于主客体性质和柱状立体结构的超分子组装,以及边缘取代基对柱[5]芳烃的溶解性、功能性和主客体性质的影响。
介绍了柱[5]芳烃基于主客体性质和柱状立体结构的超分子组装,以及边缘取代基对柱[5]芳烃的溶解性、功能性和主客体性质的影响。

 知识介绍
一种新型豆腐凝固剂
韩怡, 吴虹, 王明召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2): 9-12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3070107
 支持材料 Top
PDF (913KB) ( 242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根据氨基酸、蛋白质、胶体、电负性、化学键、有机化合物常见官能团等知识基础,从我国传统美食豆腐的制作工艺出发,扼要介绍3类常用豆腐凝固剂的作用原理,着重介绍其中新...
根据氨基酸、蛋白质、胶体、电负性、化学键、有机化合物常见官能团等知识基础,从我国传统美食豆腐的制作工艺出发,扼要介绍3类常用豆腐凝固剂的作用原理,着重介绍其中新型凝固剂微生物谷氨酰胺转氨酶(MTGase)的分子结构特点、催化蛋白质凝固的机理以及应用前景。

 课程与教材研讨
新建师范院校分析化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江雪清, 张进, 李小平, 王超英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2): 13-15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20074
 支持材料 Top
PDF (463KB) ( 365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结合学校分析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从课程目标制定、课程师资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转变、课程资源开发、教学评价变革等方面对课程建设情况进行...
结合学校分析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从课程目标制定、课程师资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转变、课程资源开发、教学评价变革等方面对课程建设情况进行了描述。

 理论课教学
有机合成教学内容及教材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库尔班江, 欧阳艳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2): 16-18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40157
 支持材料 Top
PDF (372KB) ( 149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采用系统分析、比较、演绎、归纳及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有机合成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材体系进行了改革探索,建立了基于分子的基本骨架、连接在骨架上的官能团以及立体...
采用系统分析、比较、演绎、归纳及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有机合成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材体系进行了改革探索,建立了基于分子的基本骨架、连接在骨架上的官能团以及立体构型的变换所构成的有机化合物结构体系的教学内容及教材体系,明确了有机合成的根本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物理化学教学改革探索:整合课堂内外教学
陈益山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2): 19-22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70003
 支持材料 Top
PDF (557KB) ( 31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通过具体教学实例,阐述了如何通过整合课堂内外教学过程来显著提高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这些实例包括:(1)选编预习作业和英文阅读材料;(2)在辅导课上对一道高考...
通过具体教学实例,阐述了如何通过整合课堂内外教学过程来显著提高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这些实例包括:(1)选编预习作业和英文阅读材料;(2)在辅导课上对一道高考化学试题从物理化学角度进行深入分析;(3)根据化学史和物理化学主要内容安排课程论文。教学实践表明认真编写预习材料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精心准备辅导内容能够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合理安排课程论文能够拓展课堂教学容量。

 实验课教学
从苦参中提取总生物碱的微型化学实验研究
金玉兰, 曲田丽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2): 23-25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30101
 支持材料 Top
PDF (381KB) ( 71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采用常量法和微量法对苦参中的总生物碱进行提取,比较这2种方法在提取率、试剂用量和提取时间方面的不同。结果表明,微量法的提取效果略高于常量法,其提取率为0.565...
采用常量法和微量法对苦参中的总生物碱进行提取,比较这2种方法在提取率、试剂用量和提取时间方面的不同。结果表明,微量法的提取效果略高于常量法,其提取率为0.565%;微量法的苦参用量是常量法的10%,所用试剂乙醇、氯仿、氨水只占常量法的30%左右;完成本次实验微量法共需要6.5 h,而常量法则需29 h。

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的探索与实践——以1,4-二(1-羧亚甲基-4-咪唑基)苯的合成为例
陈水生, 朱娟娟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2): 26-29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10163
 支持材料 Top
PDF (1007KB) ( 9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开展了以1,4-二(1-羧亚甲基-4-咪唑基)苯的合成为内容的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从化合物合成路线设计、结构表征、性质研究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结果表明,大学生...
开展了以1,4-二(1-羧亚甲基-4-咪唑基)苯的合成为内容的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从化合物合成路线设计、结构表征、性质研究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结果表明,大学生科研实践能有效地促进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技能相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环己醇氧化实验的改进
叶红, 何苏萍, 金小平, 张新波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2): 30-32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3030040
 支持材料 Top
PDF (406KB) ( 78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分别使用绿色氧化剂NaClO、H2O2和高铁酸盐对环己醇进行氧化实验,研究了反应时间、氧化剂用量以及催化剂对环己醇转...
分别使用绿色氧化剂NaClO、H2O2和高铁酸盐对环己醇进行氧化实验,研究了反应时间、氧化剂用量以及催化剂对环己醇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O是一种反应时间短、对环境友好、易于学生操作的绿色氧化剂。

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许丽君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2): 33-38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40127
 支持材料 Top
PDF (1511KB) ( 16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选用自制的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为酶固定化的载体,通过交联法来固定葡萄糖氧化酶。通过对酶固定化过程中一系列因素的研究,确定出酶固定化的最佳工艺为:交联剂戊二醛与浓度...
选用自制的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为酶固定化的载体,通过交联法来固定葡萄糖氧化酶。通过对酶固定化过程中一系列因素的研究,确定出酶固定化的最佳工艺为:交联剂戊二醛与浓度为0.7 mg/mL酶液的体积比为1:4,固定化时间为0.5 h,固定化温度为室温(≤20 ℃),固定化所用缓冲液pH=7。采用比色法测定其酶活力。结果表明葡萄糖氧化酶经过固定化后,其酶活力较游离酶显著增加。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存储稳定性都有很大的提高。

用绿色化学的观念改进胶体制备实验
李明皓, 徐开俊, 余丹妮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2): 39-41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40083
 支持材料 Top
PDF (430KB) ( 398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针对传统氢氧化铁溶胶制备实验存在的污染大、腐蚀性大等缺点,发展了新的实验体系。实验采用药学中可生物降解的壳聚糖纳米溶胶代替氢氧化铁溶胶体系,通过马尔文粒度仪能够...
针对传统氢氧化铁溶胶制备实验存在的污染大、腐蚀性大等缺点,发展了新的实验体系。实验采用药学中可生物降解的壳聚糖纳米溶胶代替氢氧化铁溶胶体系,通过马尔文粒度仪能够直接测定其ZETA电位和粒度分布,客观地对溶胶质量进行评价。通过教学实践验证了该实验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适合药学及相关专业开设。

 教师教育
高师“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 项目化学习的教学实践探索
李文婷, 吴晓红, 高霞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2): 42-45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40178
 支持材料 Top
PDF (880KB) ( 48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立足于教学实践,探讨了“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下高师 “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中项目化学习的设计思路、实施模式和实施程序。教学实践说明将项目化学习应用于“化学教学...
立足于教学实践,探讨了“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下高师 “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中项目化学习的设计思路、实施模式和实施程序。教学实践说明将项目化学习应用于“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能够有效提升化学师范生的实验教学能力。

高师生微格教学技能训练模式研究——以化学师范生说课技能训练为例
王秀阁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2): 46-48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3120140
 支持材料 Top
PDF (700KB) ( 241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在微格教学传统运作模式的基础上,根据说课技能的特点和要求,将说课技能训练和网络信息化结合,形成网络微格一体化技能训练模式,解决了微格教学效率低下问题,对加强高师...
在微格教学传统运作模式的基础上,根据说课技能的特点和要求,将说课技能训练和网络信息化结合,形成网络微格一体化技能训练模式,解决了微格教学效率低下问题,对加强高师生说课技能训练提供有益的参考。

 职业教育
纯净水生产车间建设及实践教学探索
张军科, 刘耀鹏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2): 49-51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20068
 支持材料 Top
PDF (762KB) ( 7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平台的形式多样,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其中之一。化学工程学院纯净水生产车间是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综合考虑化工专业的特殊性进行设计建设的。介绍了...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平台的形式多样,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其中之一。化学工程学院纯净水生产车间是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综合考虑化工专业的特殊性进行设计建设的。介绍了车间的设计与建设,描述了车间的运行及教学模式,认为车间的投入运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医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吉仁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2): 52-56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30021
 支持材料 Top
PDF (670KB) ( 8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通过对目前高职医学化学教学课堂使用项目教学法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发现教师和学生的热情已经有所降低,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学生感觉项目教学法的优势目前很难显现出来。据此...
通过对目前高职医学化学教学课堂使用项目教学法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发现教师和学生的热情已经有所降低,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学生感觉项目教学法的优势目前很难显现出来。据此调查分析其中原因,提出了7项措施用以改善目前的窘状。

 非化学专业化学教育
化学化工类专业分析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初探
关磊, 王莹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2): 57-59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20082
 支持材料 Top
PDF (499KB) ( 39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包括教学方式改革和实验内容设计方式改革。在教学方式的改革上,由传统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为主改革为由理论课教师和实验教师联合授课的教学模式,并加...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包括教学方式改革和实验内容设计方式改革。在教学方式的改革上,由传统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为主改革为由理论课教师和实验教师联合授课的教学模式,并加以讨论式和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方法。在实验内容设计方式的改革上,由验证实验为主以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为目标的实验内容,改革成贴近实际的设计实验,籍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毕业生的创新素质,挖掘学生的潜能。同时,将节约和环保的理念引入到实验设计中,加强学生绿色化学的概念。

聚丙烯酸十八酯原油管道添加剂的合成与表征综合性实验
杨飞, 李传宪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2): 60-62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100054
 支持材料 Top
PDF (759KB) ( 7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介绍一个聚丙烯酸十八酯原油管道添加剂的合成与表征综合性实验。基于溶液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聚丙烯酸十八酯,利用红外光谱仪分析聚合物的结构,通过流变测量和偏光显微镜观...
介绍一个聚丙烯酸十八酯原油管道添加剂的合成与表征综合性实验。基于溶液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聚丙烯酸十八酯,利用红外光谱仪分析聚合物的结构,通过流变测量和偏光显微镜观察考察聚丙烯酸十八酯对人工蜡油体系宏观流动性与微观析蜡特性的影响。该实验综合了油气储运专业学生在“油气储运用剂”课程中所学习的化学剂合成、结构表征与性能评价等基本内容,对于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生教育
农林院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
王元兰, 郭鑫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2): 63-67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30030
 支持材料 Top
PDF (793KB) ( 15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针对当前农林院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在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科特点,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提出:要探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新型研究生招生模式;完善...
针对当前农林院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在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科特点,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提出:要探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新型研究生招生模式;完善研究生创新课程体系,建立新型培养模式;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创造适宜的教学环境;建立严格健全的考核和评价制度;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建立多方位、多层面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从而创建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体系。

 信息技术与化学
MATLAB在动力学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高锦红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2): 68-71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40036
 支持材料 Top
PDF (660KB) ( 50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将MATLAB 数学软件编写程序用于物理化学实验“丙酮碘化反应速率方程”的数据处理与绘图,根据孤立法设计实验步骤以此推得反应级数,所得结果准确度高,避免了传统数...
将MATLAB 数学软件编写程序用于物理化学实验“丙酮碘化反应速率方程”的数据处理与绘图,根据孤立法设计实验步骤以此推得反应级数,所得结果准确度高,避免了传统数据处理方法所带来的人为误差,具有方便、快速与直观等优点,可以补充和改进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

“药用基础化学”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尝试
李彩云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2): 72-74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3110131
 支持材料 Top
PDF (587KB) ( 205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通过对化学学科信息化教学的优点及应用方法的分析,初步探索了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药用基础化学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通过对化学学科信息化教学的优点及应用方法的分析,初步探索了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药用基础化学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问题讨论与思考
压力和温度对水型相图平衡影响的探讨
程先华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2): 75-76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60008
 支持材料 Top
PDF (312KB) ( 61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重点从热力学原理的角度探讨压力和温度对水型相图平衡的影响,并通过计算解释了水型相图中固液平衡线上随压力升高,熔点下降的原因。
重点从热力学原理的角度探讨压力和温度对水型相图平衡的影响,并通过计算解释了水型相图中固液平衡线上随压力升高,熔点下降的原因。

 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
核化学的诞生与发展——以诺贝尔化学奖为线索
李兴武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2): 77-80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40192
 支持材料 Top
PDF (554KB) ( 8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核化学起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共有13位科学家因在该领域的突出贡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以这些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在核化学方面的研究成就为线索,回顾核化学的发展历...
核化学起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共有13位科学家因在该领域的突出贡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以这些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在核化学方面的研究成就为线索,回顾核化学的发展历程,感受化学家的科学精神。

公告 More>>   
· 新年寄语
· 2025年《化学教育》订阅办法
· 投稿注意事项
· 中学化学“名师工作室”稿件征集
· 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公告
· 为《化学教育》代言
· 免费发表和下载文章的办法
· 化学教育微信扫一扫
重要会议及培训通知
友情链接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中国化学会
· 北京师范大学
广告服务
京ICP备0500753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741号
版权所有 © 《化学教育(中英文)》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楼217室
邮编:100875 电话:86-010-58807875 E-mail:hxjy-jce@263.net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