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作者投稿
注册
   找回密码    读者中心
专家登录 编委登录 编辑登录 主编登录  
 
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浏览
当期目录

ISSN 1003-3807
CN 10-1515/O6
  2019年 第40卷 第6期 出版日期: 2019-03-18

本期栏目:

目录
教师教育
非化学专业化学教育
研究生教育
信息技术与化学
化学·生活·社会
课程·教材·评价
理论教学
实验教学
问题讨论与思考
国内外动态
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选择 | 合并摘要 | 导入文献管理工具
 目录
第40卷第6期封面和中英文目次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6): 0
 支持材料 Top
PDF (1943KB) ( 1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第40卷第6期封面和中英文目次

第40卷第6期封面和中英文目次


 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从“精灵”到催化“多面手”的钴元素
曹彦伟, 沈超仁, 夏春谷, 何林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6): 1-9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8110077
 支持材料 Top
PDF (4515KB) ( 361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从“精灵”到催化“多面手”的钴元素

钴因德语中“Kobold”一词而得名,从最早发现时的“精灵”到现在已成为催化“多面手&rdqu...

钴因德语中“Kobold”一词而得名,从最早发现时的“精灵”到现在已成为催化“多面手”。回顾了钴元素的发现与得名过程以及钴元素在化学学科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历史意义,介绍了钴元素作为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在清洁能源和绿色合成方面的相关应用。


 化学·生活·社会
配位化学中的专业名词解析
王晖, 王毓明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6): 10-16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8080059
 支持材料 Top
PDF (2387KB) ( 8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配位化学中的专业名词解析

对配位化学发展中萌生的名词,如超分子、席夫碱、金属茂、富勒烯、液晶以及低维配合物、非线性光学、拓扑等作一分析。

对配位化学发展中萌生的名词,如超分子、席夫碱、金属茂、富勒烯、液晶以及低维配合物、非线性光学、拓扑等作一分析。


 课程·教材·评价
高校本科化学和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专业课程的设置研究
李东祥, 李春芳, 张婧, 徐洁, 赵继宽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6): 17-24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8080003
 支持材料 Top
PDF (1210KB) ( 10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大学教育中专业课程设置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通过调研国内外部分高校本科化学和应用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延伸课程的设置情况,提出...

大学教育中专业课程设置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通过调研国内外部分高校本科化学和应用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延伸课程的设置情况,提出了本科化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合理设置3个层次课程的依据和建议,明确了专业课程结构,为制定本科化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参考,对指导和促进化学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理论教学
数学方法推导一元弱酸溶液氢离子浓度的近似公式及适用条件
宋慧宇, 王海水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6): 25-29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8050038
 支持材料 Top
PDF (1802KB) ( 7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数学方法推导一元弱酸溶液氢离子浓度的近似公式及适用条件

近似计算一元弱酸HA溶液的氢离子浓度[H+](相对误差在±5%以内)是分析化学工作者需要掌握的方法。利用严谨的数学方法...

近似计算一元弱酸HA溶液的氢离子浓度[H+](相对误差在±5%以内)是分析化学工作者需要掌握的方法。利用严谨的数学方法,获得了各类近似公式的使用条件和浓度适用范围。例如,从近似式[H+]AV1=1/2(-Ka+√Ka2+4cKa+4c)出发,推导出了计算氢离子浓度的其他2个近似公式:(1)c越小,[H+]AV1越趋向c。计算表明,当满足c≤1/19Kac≥5.0×10-7 mol/L时,弱酸HA就可作强酸处理,此时得到近似式[H+]AV4=c,这极大简化了弱酸溶液氢离子浓度的计算。(2)c越大,[H+]AV1越接近√cKa。当满足c≥105KacKa≥10Kw时,弱酸溶液氢离子浓度可按最简式[H+]AV2=√cKa计算。还解释了c≥105Kac≤1/19Ka时所包含的物理意义。需要强调的是,本文首次给出了各近似式的浓度适用范围,比如忽略水的解离时,除了满足cKa≥10Kw,还必须要求c≥6.0×10-6 mol/L。


混合式教学在“仪器分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郭明, 夏琪涵, 周建钟, 文先红, 吴荣晖, 李铭慧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6): 30-35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8070061
 支持材料 Top
PDF (2781KB) ( 38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混合式教学在“仪器分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针对农林类专业中“仪器分析”课堂教学效果实效性有待提高等问题,借鉴MOOC理念,通过网络平台开展SPOC课程建设,并对&ldquo...

针对农林类专业中“仪器分析”课堂教学效果实效性有待提高等问题,借鉴MOOC理念,通过网络平台开展SPOC课程建设,并对“仪器分析”课堂教学进行改革,重构教学理念和教学流程,“翻转”师生角色,课堂教学线上线下无缝对接,有效整合碎片化时间和信息,使学习成为自我持续性行为。同时进一步改革仪器分析教学模式与方法,建立多尺度教学考核体系,以期有效提升“仪器分析”课堂教学效果。


 实验教学
酞菁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光谱特性研究
徐祥, 胡敏, 王亦清, 杨国鑫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6): 36-39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8020047
 支持材料 Top
PDF (1902KB) ( 341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酞菁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光谱特性研究

以4-叔丁基邻苯二甲酸酐、金属(Co3+、Al3+、Zn2+)氯化物、尿素、钼酸铵为原料...

以4-叔丁基邻苯二甲酸酐、金属(Co3+、Al3+、Zn2+)氯化物、尿素、钼酸铵为原料,用固相合成法分别合成系列酞菁类金属配合物(MPc)。通过目标产物的红外谱图和紫外图,确定形成MPc;对合成的MPc的紫外可见吸收、荧光光谱特性进行研究,考察溶剂、浓度、中心金属对MPc化合物的光谱特性的影响,为光谱理论理解和实验教学提供桥梁。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兰瑞家, 苏文斌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6): 40-44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8050003
 支持材料 Top
PDF (1041KB) ( 19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各高校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诸多改革。针对我校具体情况,在参照兄弟院校改革方案的基础上,在改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完善考...

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各高校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诸多改革。针对我校具体情况,在参照兄弟院校改革方案的基础上,在改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方式、提升教师素质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其他高校进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γ-MnO2-TiO2/凹凸棒土制备及应用的实验设计
谢爱娟, 陶依洋, 金响, 孔泳, 罗士平, 薛冰, 马江权, 周国平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6): 45-49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8060029
 支持材料 Top
PDF (7837KB) ( 7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γ-MnO<sub>2</sub>-TiO<sub>2</sub>/凹凸棒土制备及应用的实验设计

结合前期的科研成果,设计了一个以γ-MnO2-TiO2/凹凸棒土的制备、表征及低...

结合前期的科研成果,设计了一个以γ-MnO2-TiO2/凹凸棒土的制备、表征及低温脱硝性能研究为主线的研究型实验,引导学生查阅文献,综合考虑各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以期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


思维导图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电化学分析实验为例
党雪平, 陈怀侠, 黄建林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6): 50-52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8070050
 支持材料 Top
PDF (1882KB) ( 39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思维导图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电化学分析实验为例

在电化学分析实验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探讨了思维导图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评价。实验原理的教学依托“比较与对比图”和&...

在电化学分析实验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探讨了思维导图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评价。实验原理的教学依托“比较与对比图”和“逻辑思维图”,强调相关方法原理之间的联系,突出新方法的特点;实验步骤则以清晰易懂的“流程图”方式呈现。教学实践表明,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对实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促进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升了实验教学效果。


开放实验:磁性光催化剂合成及其对丁基黄药的降解
马玖彤, 宋乃忠, 贾琼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6): 53-55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8060118
 支持材料 Top
PDF (1882KB) ( 19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开放实验:磁性光催化剂合成及其对丁基黄药的降解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花状MgFe2O4/Bi2WO6磁性复合光催化剂,...

通过水热法制备了花状MgFe2O4/Bi2WO6磁性复合光催化剂,其中掺杂比例为10%的MgFe2O4/Bi2WO6的光降解效果最好,当丁基黄药的初始浓度为50 mg/L,光催化剂投加量为0.5 g/L时,经过120 min光照,丁基黄药的降解率能达到96%。这个实验是面向理工类本科学生的一个开放性实验。要求学生独立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操作、数据分析、撰写报告,最终培养综合创新能力。


 教师教育
将教师的科学本质观转化到课堂实践——国际文献综述
石凯丽, 刘瑞, 冯华宇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6): 56-60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8100099
 支持材料 Top
PDF (1453KB) ( 6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将教师的科学本质观转化到课堂实践——国际文献综述

提高学生的科学本质观是国际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教师在提高学生科学本质观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在梳理国际科学本质教育文献的基础上,聚焦教师的科学本质...

提高学生的科学本质观是国际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教师在提高学生科学本质观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在梳理国际科学本质教育文献的基础上,聚焦教师的科学本质观到课堂实践的转化。研究发现,教师的科学本质观无法自动转化为有效的课堂实践,影响“转化”的因素可从教师、学生和教材等3方面进行分析,最后从职前教师和在职教师的角度综述了促进“转化”的措施。


 非化学专业化学教育
土壤重金属迁移转化实验应用于环境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以室内土柱淋滤模拟实验为例
王冠, 方爱冬, 任非凡, 马丽娟, 陈裕颖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6): 61-65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7110052
 支持材料 Top
PDF (2264KB) ( 9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土壤重金属迁移转化实验应用于环境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以室内土柱淋滤模拟实验为例

设计了一套土壤淋滤模拟实验装置,并将其引入一个典型的环境化学实验中。在淋滤装置的上端加入一定浓度的重金属溶液,重金属在土柱中进行不同层位的迁移,从淋滤柱下...

设计了一套土壤淋滤模拟实验装置,并将其引入一个典型的环境化学实验中。在淋滤装置的上端加入一定浓度的重金属溶液,重金属在土柱中进行不同层位的迁移,从淋滤柱下端滤出,实现其在土壤中的迁移与转化。然后应用X射线衍射(XRD)光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分别测定土柱中不同深度处土壤矿物组成和重金属元素含量,并结合重金属元素含量测试结果分析探讨重金属元素的纵向迁移转化规律。该实验可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环境化学中关于土壤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机制及相关测试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与原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操作技能,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碱性染料-硅藻土复合粉末制备及用于手印显现的综合化学实验
袁传军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6): 66-70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8060162
 支持材料 Top
PDF (3646KB) ( 4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碱性染料-硅藻土复合粉末制备及用于手印显现的综合化学实验

基于物理吸附原理,采用硅藻土和碱性染料(亚甲基蓝、藏红T)制备新型手印显现粉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硅藻土的形貌与结构,通过紫外可见...

基于物理吸附原理,采用硅藻土和碱性染料(亚甲基蓝、藏红T)制备新型手印显现粉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硅藻土的形貌与结构,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硅藻土对碱性染料的吸附性能,使用制得的复合粉末显现出不同客体表面的手印。该综合化学实验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分析化学的数据处理和仪器使用、物理化学的表面吸附机理、法庭科学的手印显现与提取,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虚实融合的生物制药实验教学设计
余法红, 陈梅佳, 夏小云, 蒋涛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6): 71-75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7120034
 支持材料 Top
PDF (7181KB) ( 45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虚实融合的生物制药实验教学设计

分析了制约生物制药实验教学的主要因素和构建虚拟实验教学的可行性。针对目前生物制药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虚实结合的生物制药实验教学模式,以3D MA...

分析了制约生物制药实验教学的主要因素和构建虚拟实验教学的可行性。针对目前生物制药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虚实结合的生物制药实验教学模式,以3D MAX和Unity 3D为工具构建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实验教学模型,实现了虚拟实验辅助支持和虚拟实验操作交互模式,将该虚拟现实实验教学模型融入在线实验与真实实验教学中,并对该模式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分析。


 研究生教育
基于问题导向学习模式的研究生液质联用仪实验教学实践
杨丽萍, 祝凌燕, 展思辉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6): 76-80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8050052
 支持材料 Top
PDF (4721KB) ( 7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基于问题导向学习模式的研究生液质联用仪实验教学实践

针对研究生大型仪器实验教学存在的参与度低、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以液质联用仪实验教学为例,引入问题导向学习模式,围绕劣构的科研案例问题来设计教学过程,以学生...

针对研究生大型仪器实验教学存在的参与度低、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以液质联用仪实验教学为例,引入问题导向学习模式,围绕劣构的科研案例问题来设计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使学生主动去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掌握水平以及知识迁移能力;同时,为系统评价大型仪器实验教学的效果,给进一步教学改革提供数据参考,从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调查学生的课堂感受、考察学生的课程任务完成情况等3个方面入手,探索了量化评价实验教学效果的指标。


 信息技术与化学
突破实验室空间限制的“大学化学实验”教学实践
鹿现永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6): 81-84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8060020
 支持材料 Top
PDF (2014KB) ( 4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突破实验室空间限制的“大学化学实验”教学实践

为了提高“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效果,在实验教学中将智能手机通过无线投屏器和投影仪连接,将实验原理讲解、实验仪器操作、纠正实验共性错误...

为了提高“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效果,在实验教学中将智能手机通过无线投屏器和投影仪连接,将实验原理讲解、实验仪器操作、纠正实验共性错误和实验安全培训等教学基元高效率地展现于课堂。该教学新模式突破了实验室空间限制,不但有助于提高指导教师的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而且提高了对学生的指导率和实验成绩优秀率,还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化学实验习惯。


巧用二组分金属固液相图的测绘实验讲授Origin软件入门
陈茂龙, 王少芬, 童海霞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6): 85-88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8060140
 支持材料 Top
PDF (2746KB) ( 9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巧用二组分金属固液相图的测绘实验讲授Origin软件入门

二组分金属固液相图测绘实验是大学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实验,通常绘制步冷曲线用时较长,在此过程当中仅讲授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会显得枯燥乏味。鉴于此,拟...

二组分金属固液相图测绘实验是大学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实验,通常绘制步冷曲线用时较长,在此过程当中仅讲授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会显得枯燥乏味。鉴于此,拟在实验间隙讲授Origin软件的操作,以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Origin作为一款重要的数据分析、处理与绘图软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使用率极高,因此提前让学生在本科阶段接触Origin软件入门级数据处理和绘图功能,掌握实验数据的简单处理,由此增加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投入度,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为日后数据分析处理与绘图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问题讨论与思考
某些分析化学实验教材中均相沉淀概念的误区
王荣, 马丞惠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6): 89-90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8040070
 支持材料 Top
PDF (939KB) ( 99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目前,均相沉淀法在大学分析化学实验中已很少采用。高锰酸钾间接滴定法测定钙含量是大学分析化学实验中的经典实验之一,历史上存在均相沉淀法和传统沉淀法2种不同的...

目前,均相沉淀法在大学分析化学实验中已很少采用。高锰酸钾间接滴定法测定钙含量是大学分析化学实验中的经典实验之一,历史上存在均相沉淀法和传统沉淀法2种不同的沉淀操作。虽然我国现有大学分析化学实验中已不采用均相沉淀法进行该实验,但在某些分析化学实验教材中,却存在概念混乱的现象,即把传统沉淀法称作均相沉淀法。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国内外动态
新加坡职前化学教师教育模式:评析与启示
孙影, 刘禹, 陈金水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6): 91-96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8040094
 支持材料 Top
PDF (1474KB) ( 14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新加坡职前化学教师教育模式:评析与启示

新加坡职前化学教师教育独具特色,基于职业兴趣的教师准入制度、贯穿全程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完善的评价机制均为其教师教育发展注入活力与动力。通过解读并分析新加坡...

新加坡职前化学教师教育独具特色,基于职业兴趣的教师准入制度、贯穿全程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完善的评价机制均为其教师教育发展注入活力与动力。通过解读并分析新加坡职前化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及其特点,借鉴新加坡的成功经验,期望为我国职前化学教师培养提供参考和启示。


2019年《化学教育》订阅通知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6): 60
 支持材料 Top
PDF (847KB) ( 4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2019年《化学教育》订阅通知

2019年《化学教育》订阅通知


“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专栏征稿通知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6): 9
 支持材料 Top
PDF (851KB) ( 2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专栏征稿通知

“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专栏征稿通知


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化学教育》读者、作者、编者学术交流会暨全国化学教育高峰论坛(第一轮通知)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6): 97
 支持材料 Top
PDF (625KB) ( 1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化学教育》读者、作者、编者学术交流会暨全国化学教育高峰论坛(第一轮通知)

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化学教育》读者、作者、编者学术交流会暨全国化学教育高峰论坛(第一轮通知)


公告 More>>   
· 新年寄语
· 2025年《化学教育》订阅办法
· 投稿注意事项
· 中学化学“名师工作室”稿件征集
· 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公告
· 为《化学教育》代言
· 免费发表和下载文章的办法
· 化学教育微信扫一扫
重要会议及培训通知
友情链接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中国化学会
· 北京师范大学
广告服务
京ICP备0500753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741号
版权所有 © 《化学教育(中英文)》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楼217室
邮编:100875 电话:86-010-58807875 E-mail:hxjy-jce@263.net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