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作者投稿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找回密码
读者中心
专家登录
编委登录
编辑登录
主编登录
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浏览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版权信息
编 委 会
栏目设置
投稿指南
网上投稿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论文写作要求
论文写作培训
版权转让协议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下期要目
下载中心
期刊订阅
网上付款
邮局汇款
现金支付
期刊工具
Email Alert
RSS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ISSN 1003-3807
CN 10-1515/O6
2015年 第36卷 第20期 出版日期: 2015-10-18
本期栏目:
生活中的化学
目录
课程与教材研讨
理论课教学
实验课教学
教师教育
职业教育
非化学专业化学教育
研究生教育
信息技术与化学
问题讨论与思考
选择
|
合并摘要
|
导入文献管理工具
目录
Select
第36卷第20期封面和中英文目次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20
): 0
支持材料
Top
PDF
(502KB) (
18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第36卷第20期封面和中英文目次
第36卷第20期封面和中英文目次
生活中的化学
Select
化学消毒剂
范红艳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20
): 1-5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5040010
支持材料
Top
PDF
(1032KB) (
941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概述了化学消毒剂的分类以及常见化学消毒剂的应用,结合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介绍了该类消毒剂的作用机理以及研究进展,为今后环保、高效化学消毒剂的研发提供有益的参...
概述了化学消毒剂的分类以及常见化学消毒剂的应用,结合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介绍了该类消毒剂的作用机理以及研究进展,为今后环保、高效化学消毒剂的研发提供有益的参考。
课程与教材研讨
Select
以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为导向的材料化学课程改革实践
郝凌云, 张文妍, 陈晓玉, 林青, 李新华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20
): 6-9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100128
支持材料
Top
PDF
(1009KB) (
511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以专业综合能力为本,以行业实际技能为核心,面向新材料领域的现状及发展,以金陵科技学院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以专业综合能力为本,以行业实际技能为核心,面向新材料领域的现状及发展,以金陵科技学院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为例,构建材料化学课程教学的知识体系、实施过程、评价方法。
理论课教学
Select
共轭体系中极性交替现象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
陈玉, 胡晓允, 陈连清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20
): 10-12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110080
支持材料
Top
PDF
(1177KB) (
11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是影响有机反应的重要因素,共轭体系中极性交替的特点在共轭二烯与
α
,
β
-不饱和醛酮的1,2-加成和1,4-加成反应、...
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是影响有机反应的重要因素,共轭体系中极性交替的特点在共轭二烯与
α
,
β
-不饱和醛酮的1,2-加成和1,4-加成反应、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等有机反应中表现明显,掌握共轭体系中极性交替的特点对于此类有机反应的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Select
基于分析化学课程特点的课堂教学思考
董丽丽, 王秀玲, 胡章记, 吴远远, 于玲, 王春平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20
): 13-16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70023
支持材料
Top
PDF
(997KB) (
17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为促进分析化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在利用分析化学课程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从对现有的分析化学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和精心设计,并充分发挥课堂教学...
为促进分析化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在利用分析化学课程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从对现有的分析化学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和精心设计,并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的角度,对如何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进行了深度思考。
实验课教学
Select
综合设计性实验:食品添加剂甘氨酸钠碳酸盐的合成及性质初探
高明丽, 黄微, 郑媛, 李维维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20
): 17-20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120004
支持材料
Top
PDF
(1089KB) (
125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介绍一个综合设计性实验——食品添加剂甘氨酸钠碳酸盐的合成及性质初探。学生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采用湿法、超声法、微波法合成甘氨酸钠碳酸盐并对合成方法进行比较,...
介绍一个综合设计性实验——食品添加剂甘氨酸钠碳酸盐的合成及性质初探。学生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采用湿法、超声法、微波法合成甘氨酸钠碳酸盐并对合成方法进行比较,学习使用红外和紫外大型分析仪器对产物进行表征,并对产物的性质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总结实验结果,进行答辩,完整地进行了一次简单的科研实践过程。
Select
对苯二酚及其衍生物氧化还原性质探究综合实验的设计
韩玲利, 郑晓雯, 刘涛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20
): 21-24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5030137
支持材料
Top
PDF
(1352KB) (
56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采用量子化学和电化学的综合实验方法,研究了对苯二酚及其衍生物的氧化还原性质,并计算了其氧化还原电势,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变化趋势一致。因此,将计算机、大型精密...
采用量子化学和电化学的综合实验方法,研究了对苯二酚及其衍生物的氧化还原性质,并计算了其氧化还原电势,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变化趋势一致。因此,将计算机、大型精密仪器等应用于结构化学的教学中,设计开发综合实验项目,展现“结构-性能-应用”的学习层次,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
Select
高校化学实验室实施安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蒋卫华, 曹剑瑜, 朱晔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20
): 25-29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5010010
支持材料
Top
PDF
(936KB) (
62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论述了高校化学实验室实施安全教育必要性和意义,介绍了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的课时分布、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方法等,指出了化学实验室实施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
论述了高校化学实验室实施安全教育必要性和意义,介绍了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的课时分布、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方法等,指出了化学实验室实施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实践表明, 化学实验室通过实施安全教育,能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事故的安全防范能力,增强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
Select
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实验中表面活性剂增敏性的研究
戴兴德, 张爱菊, 张小林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20
): 30-32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120068
支持材料
Top
PDF
(1044KB) (
10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对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实验中表面活性剂的增敏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合可见吸收光谱、动力学研究、酸碱环境适应性等实验的分析说明不同表面活性剂所产生的结果:阳离子表面...
对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实验中表面活性剂的增敏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合可见吸收光谱、动力学研究、酸碱环境适应性等实验的分析说明不同表面活性剂所产生的结果: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增敏明显,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十四烷基溴化吡啶混合使用效果最好,吸光度增加84%,摩尔吸光系数
ε
=4.4×10
4
,在含铁量为0.1~1.5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符合朗伯比尔定律,适用于水中微量铁的测定。
Select
基于英才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元素化学实验教学
王小燕, 罗世忠, 孙雪梅, 王春芙, 李会平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20
): 33-36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5050023
支持材料
Top
PDF
(926KB) (
17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根据英才班学生的特点,在元素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元素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强化实验预习环节,精讲实验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重视反应条件对元素化...
根据英才班学生的特点,在元素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元素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强化实验预习环节,精讲实验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重视反应条件对元素化学实验现象和产物的影响,支持和鼓励学生做探索性实验,实验完成后适时总结,通过以上措施不仅激发了英才班学生对元素化学实验的兴趣,而且培养了英才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
Select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王存, 邹晓川, 王桃香, 范亮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20
): 37-41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5010035
支持材料
Top
PDF
(1037KB) (
74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借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不同品牌胃舒平药片中氢氧化铝和氧化镁含量的测定”为例,从课前教...
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借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不同品牌胃舒平药片中氢氧化铝和氧化镁含量的测定”为例,从课前教师准备学习资源、学生自主学习、师生课堂活动、课后交流和评价4个阶段设计并讨论“翻转课堂”模式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初步实践。结果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避免传统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出现的“灌注式”“保姆式”实验教学模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和深入探究的热情。
Select
铜离子氧化碘离子原电池的设计与研究
李大塘, 张馨, 汤建庭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20
): 42-43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120135
支持材料
Top
PDF
(1020KB) (
451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巧用半透膜代替盐桥,设计了铜离子Cu
2+
氧化碘离子I
-
原电池装置。结果表明,该方法仪器简单,操作方...
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巧用半透膜代替盐桥,设计了铜离子Cu
2+
氧化碘离子I
-
原电池装置。结果表明,该方法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现象明显,成功率高,效果好。
教师教育
Select
职前化学教师TPACK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黄学梅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20
): 44-49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90089
支持材料
Top
PDF
(1060KB) (
12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采用自编的职前化学教师TPACK问卷,以902名职前化学教师为调查对象, 研究了他们TPACK的发展。结果表明:(1)职前化学教师TPACK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采用自编的职前化学教师TPACK问卷,以902名职前化学教师为调查对象, 研究了他们TPACK的发展。结果表明:(1)职前化学教师TPACK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男生的TK、PCK、TPK、TCK、TPCK均值较女生高,而女生的CK、PK均值较高;(2)生源地为城镇的职前化学教师与生源地为农村的职前化学教师在TK、CK 2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农村职前化学教师在CK、PK、PCK、TCK、TPK、TPCK 6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城镇职前化学教师;(3)职前化学教师TPACK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随着年级的升高,职前化学教师TPACK呈波浪式持续发展的趋势。
职业教育
Select
实验牵引理论模式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以“酸碱滴定与电位分析”比较教学法为例
周言凤, 陈志勋, 伍惠玲, 佘慧娟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20
): 50-53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70148
支持材料
Top
PDF
(1080KB) (
22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针对高职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对课堂传授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等普遍现象,在酸碱滴定之后的电位分析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学改革增设综合性强的系列实验项目,如酸碱滴定理论突...
针对高职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对课堂传授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等普遍现象,在酸碱滴定之后的电位分析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学改革增设综合性强的系列实验项目,如酸碱滴定理论突跃曲线(pH-
V
曲线)验证实验,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比较实验,不同方法测定水溶液酸度的比较实验等。以实验贯通酸碱滴定和电位分析重要核心内容,利用一个体系,通过几种分析方法进行比较教学,将现学的知识与已学过的知识相互连接起来,并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自动手验证理论,在熟练掌握分析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提升了理论知识。
非化学专业化学教育
Select
有限学时下“化工原理”理论课教学方法探讨
赵秀琴, 向乾坤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20
): 54-56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120044
支持材料
Top
PDF
(940KB) (
458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对少学时情况下,对讲授“化工原理”理论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做了整体研究与探讨。结果表明:上好绪论课,注重讲授前、后的工作,提高讲授技巧,精心设计讲授内...
对少学时情况下,对讲授“化工原理”理论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做了整体研究与探讨。结果表明:上好绪论课,注重讲授前、后的工作,提高讲授技巧,精心设计讲授内容,运用类比思维和启发式教学,强调工程技术经济思维,巧妙安排作业,保持高度的亲和力,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更好、更有实质性收获的教学效果。
Select
医学化学设计实验的探索——以乙酸乙酯的制备为例
蒲文丹, 赵华文, 赵先英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20
): 57-59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120079
支持材料
Top
PDF
(972KB) (
45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以“乙酸乙酯的制备”为例, 针对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 从实验性质、教学模式、组织模式、考核评价方面进行了改革,探讨了开展设计实验的必要性及实施的方法。
以“乙酸乙酯的制备”为例, 针对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 从实验性质、教学模式、组织模式、考核评价方面进行了改革,探讨了开展设计实验的必要性及实施的方法。
Select
地方本科院校化工类专业导论课探索与实践
严平, 曹小华, 吴传保, 徐常龙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20
): 60-65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80042
支持材料
Top
PDF
(1025KB) (
42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针对地方高校化工类新生对专业认知模糊、发展方向不明确、行业认识存在误区、学习方法迷茫等现状,论述了开设化工类专业导论课的必要性及意义,提出了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
针对地方高校化工类新生对专业认知模糊、发展方向不明确、行业认识存在误区、学习方法迷茫等现状,论述了开设化工类专业导论课的必要性及意义,提出了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评价等3个方面增强专业导论课的实效性,对于大学新生的专业教育具较强的针对性和借鉴意义。
Select
药学专业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现状与教学改革
王涛, 来丽娜, 宋丽华, 郭春花, 李瑞燕, 田海英, 李文娟, 刘芳, 宋晓亮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20
): 66-69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120070
支持材料
Top
PDF
(924KB) (
45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从实验课与理论课相互关系、实验教学内容、与基础课的衔接、与相关课程的沟通和实验室管理等5个方面分析了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革措施,并...
从实验课与理论课相互关系、实验教学内容、与基础课的衔接、与相关课程的沟通和实验室管理等5个方面分析了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革措施,并对药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展望。
研究生教育
Select
化学类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
吴静, 张波涛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20
): 70-73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5010099
支持材料
Top
PDF
(1054KB) (
37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简要分析了新教师承担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优缺点,以及目前该门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着重在教学方法上提出一些探索,采用夯实基础、提高技能和实践训练“三步曲”模式...
简要分析了新教师承担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优缺点,以及目前该门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着重在教学方法上提出一些探索,采用夯实基础、提高技能和实践训练“三步曲”模式,重点在实践训练中引入一些富有新颖性的环节,期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与化学
Select
Aspen plus在“物理化学”课程精馏分离中的教学应用
吴红, 李煜, 王贤书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20
): 74-78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5020042
支持材料
Top
PDF
(1326KB) (
22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将Aspen Plus化工流程模拟软件运用到工科“物理化学”课程精馏分离过程教学中,结合二甲醚(DME)-甲醇-水三元体系精馏分离的科研成果案例,探讨了Aspe...
将Aspen Plus化工流程模拟软件运用到工科“物理化学”课程精馏分离过程教学中,结合二甲醚(DME)-甲醇-水三元体系精馏分离的科研成果案例,探讨了Aspen Plus软件在精馏分离过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表明,采用流程模拟软件辅助精馏分离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精馏分离理论知识点的理解,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利用流程模拟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问题讨论与思考
Select
化学反应动力学在有机合成条件优化中的应用
鲁卓群, 张树永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20
): 79-81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5050075
支持材料
Top
PDF
(1055KB) (
119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影响有机合成选择性和收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反应机理、反应温度、立体效应、副反应等。由于缺乏相关数据和方法,一般很难对反应的影响因素(如溶剂和反应温度)进行理论预测,...
影响有机合成选择性和收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反应机理、反应温度、立体效应、副反应等。由于缺乏相关数据和方法,一般很难对反应的影响因素(如溶剂和反应温度)进行理论预测,这使得合成路线的优化非常繁琐耗时。本论文基于反应的可能机理,在估算活化能的基础上,利用物理化学原理对温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运用物理化学原理进行简单分析即可对有机合成路线的优化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Select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20
): 82
支持材料
Top
PDF
(206KB) (
18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公告
More>>
·
新年寄语
·
2025年《化学教育》订阅办法
·
投稿注意事项
·
中学化学“名师工作室”稿件征集
·
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公告
·
为《化学教育》代言
·
免费发表和下载文章的办法
·
化学教育微信扫一扫
重要会议及培训通知
友情链接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中国化学会
·
北京师范大学
广告服务
京ICP备0500753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741号
版权所有 © 《化学教育(中英文)》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楼217室
邮编:100875 电话:86-010-58807875 E-mail:hxjy-jce@263.net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