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作者投稿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找回密码
读者中心
专家登录
编委登录
编辑登录
主编登录
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浏览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版权信息
编 委 会
栏目设置
投稿指南
网上投稿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论文写作要求
论文写作培训
版权转让协议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下期要目
下载中心
期刊订阅
网上付款
邮局汇款
现金支付
期刊工具
Email Alert
RSS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ISSN 1003-3807
CN 10-1515/O6
2019年 第40卷 第24期 出版日期: 2019-12-18
本期栏目:
目录
教师教育
非化学专业化学教育
信息技术与化学
化学·生活·社会
课程·教材·评价
理论教学
实验教学
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
国内外动态
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书评
选择
|
合并摘要
|
导入文献管理工具
目录
Select
第40卷第24期封面和中英文目次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
24
): 0
支持材料
Top
PDF
(6718KB) (
1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第40卷第24期封面和中英文目次
第40卷第24期封面和中英文目次
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Select
“能干而低调”的钨元素
贾绍川, 张程, 高丽华, 王克志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
24
): 1-7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9070013
支持材料
Top
PDF
(2447KB) (
755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较为详细地介绍了钨元素的发现历程,钨金属与合金、含钨杂多配合物、氧化钨、碳化钨、钨硫族化合物和含有W-W四重键的化合物的应用。
较为详细地介绍了钨元素的发现历程,钨金属与合金、含钨杂多配合物、氧化钨、碳化钨、钨硫族化合物和含有W-W四重键的化合物的应用。
化学·生活·社会
Select
添加型磷腈类阻燃剂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魏榕, 王学, 丁晓丽, 燕子红, 陈勇文, 陶四平, 苗志伟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
24
): 8-15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9040087
支持材料
Top
PDF
(3661KB) (
70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添加型磷腈类阻燃剂具有热稳定性好、耐候性好、低烟、低毒、低添加量和吸潮性低等优点,在阻燃高分子材料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综述了近些年来国内外添加型磷腈类阻燃剂在高分...
添加型磷腈类阻燃剂具有热稳定性好、耐候性好、低烟、低毒、低添加量和吸潮性低等优点,在阻燃高分子材料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综述了近些年来国内外添加型磷腈类阻燃剂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磷腈阻燃剂阻燃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现状,为新型磷腈类阻燃剂的研发提供参考。
课程·教材·评价
Select
大学生学习成绩分析及相应的差异教学策略
王平, 鲜亮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
24
): 16-23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9030092
支持材料
Top
PDF
(1700KB) (
109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以SPSS、Origin为主要数据分析工具,对某大学化工学院本科生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对降序排列的平均学分绩点一元拟合曲线的残差进行了拟合,对其拟合函数进行求...
以SPSS、Origin为主要数据分析工具,对某大学化工学院本科生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对降序排列的平均学分绩点一元拟合曲线的残差进行了拟合,对其拟合函数进行求导,发现可以将样本按照20%、50%、30%的比例分为3个集团。通过层次聚类也得到类似的结果。不同集团的学生的学分获得率的组成、标准偏差分布明显不同。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学生学习集团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基于统计结果,建议针对不同集团学生的学习特点应采取相应的差异化教学策略。
理论教学
Select
“蓝墨云班课”在大学无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氟元素”教学设计为例
王丽霞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
24
): 24-28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9010084
支持材料
Top
PDF
(2832KB) (
35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针对无机化学教学中“氟元素”进行了教学设计。将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引入到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中,将手机这一移动终端与教学合理地结合起来,让手机变成...
针对无机化学教学中“氟元素”进行了教学设计。将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引入到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中,将手机这一移动终端与教学合理地结合起来,让手机变成强有力的学习工具。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些讨论题,借助“蓝墨云班课”的“头脑风暴”“答疑讨论”或“小组任务”等功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充满乐趣、合作交流式的学习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利用“蓝墨云班课”中的“投票/问卷”功能了解学生对课程认知和兴趣的变化,并以此为依据来改进教学教法。教学情况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学生认可“蓝墨云班课”辅助课堂教学的形式。
Select
基于本科生科研意识培养的教学设计——以“原电池的原理及应用”为例
李佳佳, 张拴, 唐于平, 郭惠, 靳如意, 龙旭, 王李雯, 孟庆华, 张光辉, 乐世俊, 李小蓉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
24
): 29-33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8110176
支持材料
Top
PDF
(2597KB) (
36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无机化学课程理论深奥,计算繁杂,学生学习较为困难。通过优化“原电池的原理及应用”教学设计,即在讲述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基础上,让学生学习了其在测定溶液pH、离子浓度...
无机化学课程理论深奥,计算繁杂,学生学习较为困难。通过优化“原电池的原理及应用”教学设计,即在讲述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基础上,让学生学习了其在测定溶液pH、离子浓度和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等方面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逐步培养起本科生的科研意识。
实验教学
Select
“对比实验+现象驱动的知识挖掘”在高分子材料合成创新实验教学中的尝试与运用
颜静, 姚东东, 耿旺昌, 史学涛, 顾军渭, 吴亚东, 闫毅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
24
): 34-38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8110007
支持材料
Top
PDF
(1873KB) (
9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高分子材料合成实验是高分子专业的核心实验课程之一,如何建立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有效衔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活学活用,是本课程的主要目标。为此,笔者...
高分子材料合成实验是高分子专业的核心实验课程之一,如何建立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有效衔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活学活用,是本课程的主要目标。为此,笔者和教学团队提出:在同一个实验中改变某个实验变量,在教学班中引入对比实验,通过这些改变引起的不同实验现象和由此产生的材料性能的迥然差异,引导学生从现象出发,联系理论课堂知识进行深入分析。这种尝试有效改变了以往实验教学中所有教学班千篇一律的操作和几乎完全相同的实验现象与结果,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年的实验教学反馈表明,“对比实验的引入”和“现象驱动的知识挖掘”帮助学生有效巩固了理论课堂的知识点,做到了活学活用。
Select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综合实验的设计
高海英, 侯杰, 傅正平, 江国顺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
24
): 39-44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8110055
支持材料
Top
PDF
(2412KB) (
558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设计了一个综合性实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制备及性能测试。实验内容包括电解质和电极粉体的制备、电池片压制、对称电极制备,以及采用X射线衍射对粉体结构进行表征,采...
设计了一个综合性实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制备及性能测试。实验内容包括电解质和电极粉体的制备、电池片压制、对称电极制备,以及采用X射线衍射对粉体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对电池化学性能进行测试分析。本实验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Select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可视化和标准化模式构建
汤书华, 李荣, 杨云, 闻燕, 许公峰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
24
): 45-51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8110059
支持材料
Top
PDF
(5837KB) (
285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传统方法相结合,录制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过程的录像,运用二维码扫描技术采集实验数据及计算机编程分析处理实验数据,构建可视化、标准化的分析化学...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传统方法相结合,录制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过程的录像,运用二维码扫描技术采集实验数据及计算机编程分析处理实验数据,构建可视化、标准化的分析化学实验课教学模式。多年的实践表明: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高,实验课学生的实验报告平均分数达到90左右;学生数据处理能力普遍提高,期末考试及格率达到90%,平均成绩达到75分左右;激发学生的科研积极性,50%以上的学生参加了国家、天津市及学校的大学生创新项目;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水平,在近2年天津市大学生化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的好成绩。
Select
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测定方法改进
白莹, 张小林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
24
): 52-54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8010003
支持材料
Top
PDF
(1766KB) (
675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建立返滴定法测定84消毒液中有效氯。在硫酸介质中,84消毒液中有效氯和K
2
Cr
2
O
7
均可与Fe...
建立返滴定法测定84消毒液中有效氯。在硫酸介质中,84消毒液中有效氯和K
2
Cr
2
O
7
均可与Fe
2+
发生定量反应,用0.001 0 mol/L K
2
Cr
2
O
7
标准溶液同步完成有效氯反应液中过剩Fe
2+
测定,计算有效氯含量。有效氯在0~5.50 mg范围内与其耗用K
2
Cr
2
O
7
标准滴定溶液体积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8,方法的检出限(3
S/k
)为6.8
μ
g。相对滴定度
T
NaClO/K
2
Cr
2
O
7
=0.248 3 mg/mL。方法用于样品中有效氯测定,简单、快速、干扰少,优于传统滴定法。
Select
半微量-微量技术在菠菜色素提取与分离中的应用
李志伟, 康绍英, 李江胜, 张玲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
24
): 55-57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9010048
支持材料
Top
PDF
(897KB) (
34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菠菜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是高等院校化学与化工等专业开设的有机化学实验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该实验存在实验时间长、使用溶剂多和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该文采用半微量-微...
菠菜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是高等院校化学与化工等专业开设的有机化学实验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该实验存在实验时间长、使用溶剂多和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该文采用半微量-微量技术,对菠菜叶用量、提取溶剂用量、固定相种类、层析柱大小、洗脱溶剂种类及用量等进行研究,发现以5 g菠菜叶为原料,5 mL甲醇和5 mL石油醚-甲醇(3∶2)为提取剂,4 g层析硅胶为固定相,51 mL石油醚-乙酸乙酯(3∶2)为洗脱剂在29 min内就能将菠菜中的主要色素分离开来。
教师教育
Select
化学职前教师PCK的结构与水平研究
钟媚, 邓峰, 陈灵灵, 储独俊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
24
): 58-64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8090077
支持材料
Top
PDF
(1064KB) (
20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本研究基于定量的研究方式测查189名化学职前教师PCK的结构与水平,结果表明(1)化学职前教师的PCK结构主要包括KoC、KoL、KoS、KoA等4个组分,且该...
本研究基于定量的研究方式测查189名化学职前教师PCK的结构与水平,结果表明(1)化学职前教师的PCK结构主要包括KoC、KoL、KoS、KoA等4个组分,且该结构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2)化学职前教师PCK的4个组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且显性的PCK教学方式比隐性的更有利于职前教师对PCK组分间的整合;(3)化学职前教师的PCK水平除KoS组分水平较为理想,其他知识组分水平均处于中等或中下水平;(4)在不同的PCK教学方式(显性或隐性)下,化学职前教师的PCK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
非化学专业化学教育
Select
结构法教学在药物分析课程的应用
曹君, 刘敏, 郑辉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
24
): 65-68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8110165
支持材料
Top
PDF
(2309KB) (
58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基于化学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分析方法的逻辑,针对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与学习,总结提出了“结构法”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证明,该方法双向减轻了学生和老师的学习与教学压...
基于化学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分析方法的逻辑,针对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与学习,总结提出了“结构法”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证明,该方法双向减轻了学生和老师的学习与教学压力,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实施该方法前后3年的学生平均成绩提高了6.9分。
Select
医用基础化学“沉淀溶解平衡”的教学思考与设计
高鹏, 黄雁茹, 张俊娜, 何炜, 辛春艳, 秦向阳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
24
): 69-73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9010172
支持材料
Top
PDF
(1238KB) (
76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沉淀溶解平衡发生于非均相体系,这种现象在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广泛存在,例如骨骼的形成、龋齿的产生、肾结石与尿结石的形成等等。为了使医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知...
沉淀溶解平衡发生于非均相体系,这种现象在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广泛存在,例如骨骼的形成、龋齿的产生、肾结石与尿结石的形成等等。为了使医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知识点,笔者在教学设计中,紧密结合“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以医学案例作为切入点,以疾病的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作为结尾,首尾呼应;在教学形式上体现出教与学的互动性,不但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可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成为会独立思考、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人。该思路可延伸到《医用基础化学》的其他章节内容,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信息技术与化学
Select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在线测试与学习平台的开发与实践
边磊, 张元俊, 高杨, 徐烜峰, 关玲, 张奇涵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
24
): 74-79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9050049
支持材料
Top
PDF
(4145KB) (
599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通过设计开发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在线测试与学习平台改进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平台基于开源考试系统设计开发,可自适应多种终端和操作系统,无需单独安装客户端。构建符合有机化...
通过设计开发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在线测试与学习平台改进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平台基于开源考试系统设计开发,可自适应多种终端和操作系统,无需单独安装客户端。构建符合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目标和需求的实验能力评测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搭建平台、建设标准化试题库和教学资源库。平台除了具备考试系统的基本功能外,还可以根据测试结果推送相关学习资源,实现个性化精准教学。实践证明,平台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实验知识,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
国内外动态
Select
国际“物理化学”课程与教学研究评述
陈凯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
24
): 80-90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8090151
支持材料
Top
PDF
(1186KB) (
49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通过文献的计量分析和阅读总结,我国物理化学课程与教学研究还局限于经验与思辨。我们梳理了国际权威期刊上研究物理化学教学的文献,将其分为教科书研究、学习研究、教学研...
通过文献的计量分析和阅读总结,我国物理化学课程与教学研究还局限于经验与思辨。我们梳理了国际权威期刊上研究物理化学教学的文献,将其分为教科书研究、学习研究、教学研究、教师研究和教学媒体研究等5类,并对其中核心成果进行评述。总结出国外物理化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注重学习证据的收集和分析,注重教育研究方法的运用,并对于未来高等化学教育研究提出建议。
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
Select
索尔维的科学公益事业
薛斌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
24
): 91-94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8110178
支持材料
Top
PDF
(4597KB) (
338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介绍了比利时工业化学家索尔维开创的诸多科学公益事业,包括索尔维会议、索尔维学会和索尔维未来化学奖。论述了这些科学公益事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揭示了工业界反哺科学研...
介绍了比利时工业化学家索尔维开创的诸多科学公益事业,包括索尔维会议、索尔维学会和索尔维未来化学奖。论述了这些科学公益事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揭示了工业界反哺科学研究对于弘扬科学精神和助力科学发展的现实意义。
书评
Select
高校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评《化学化工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
尹进华, 杜蕾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
24
): 95
支持材料
Top
PDF
(812KB) (
9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Select
高校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的设计管理——评《实验室设计与建设指南》
裴晓东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
24
): 96
支持材料
Top
PDF
(796KB) (
91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Select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与技术》
刘海芳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
24
): 97
支持材料
Top
PDF
(796KB) (
6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Select
2020年《化学教育》订阅通知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9, 40 (
24
): 44
支持材料
Top
PDF
(809KB) (
51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2020年《化学教育》订阅通知
2020年《化学教育》订阅通知
公告
More>>
·
新年寄语
·
2025年《化学教育》订阅办法
·
投稿注意事项
·
中学化学“名师工作室”稿件征集
·
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公告
·
为《化学教育》代言
·
免费发表和下载文章的办法
·
化学教育微信扫一扫
重要会议及培训通知
友情链接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中国化学会
·
北京师范大学
广告服务
京ICP备0500753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741号
版权所有 © 《化学教育(中英文)》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楼217室
邮编:100875 电话:86-010-58807875 E-mail:hxjy-jce@263.net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