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作者投稿
注册
   找回密码    读者中心
专家登录 编委登录 编辑登录 主编登录  
 
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浏览
当期目录

ISSN 1003-3807
CN 10-1515/O6
  2010年 第31卷 第7期 出版日期: 2010-04-02

本期栏目:

生活中的化学
知识介绍
专论
课程与教材研讨
新课程天地
教学研究
教师教育
调查报告
信息技术与化学
实验教学与教具研制
问题讨论与思考
书评
选择 | 合并摘要 | 导入文献管理工具
 生活中的化学
谈谈离子水的特征和应用
王超文, 彭蜀晋, 张莉, 陈颖, 胡洪宇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7): 1-2
 支持材料 Top
PDF (719KB) ( 18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主要介绍了离子水的制备原理,碱性离子水和酸性离子水的特征及其应用,并展望了离子水的发展前景。
主要介绍了离子水的制备原理,碱性离子水和酸性离子水的特征及其应用,并展望了离子水的发展前景。

 知识介绍
N-乙酰葡萄糖胺的性质、制备及用途
马子川, 张英锋, 郑晓珍, 赵琳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7): 3-3,49
 支持材料 Top
PDF (769KB) ( 38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介绍N-乙酰葡萄糖胺的性质、制备和用途,尤其是在医学上的用途。

介绍N-乙酰葡萄糖胺的性质、制备和用途,尤其是在医学上的用途。


 专论
论差异性实验的化学教学功能
王后雄, 廖唐斌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7): 4-5
 支持材料 Top
PDF (723KB) ( 145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差异性实验是指结果或现象出人意料之外的、与学生学习前概念或常识相违背的科学实验。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强烈的认知冲突和鲜明的证伪功能等特征。在新课程教学中要充...

差异性实验是指结果或现象出人意料之外的、与学生学习前概念或常识相违背的科学实验。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强烈的认知冲突和鲜明的证伪功能等特征。在新课程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差异性实验的特点,发挥差异性实验的多重教学功能。


 课程与教材研讨
深港两地高中化学教科书的比较研究——以“乙醇”为例
黄菲菲, 陈潇, 钱扬义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7): 6-10
 支持材料 Top
PDF (1520KB) ( 22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以“乙醇”为例,以中国大陆课程目标和香港课程目标为基准,从内容设置、栏目设置、图像系统、课后练习及版面设计5个方面比较深港两地高中化学教科书,得出2种版本的教科...
以“乙醇”为例,以中国大陆课程目标和香港课程目标为基准,从内容设置、栏目设置、图像系统、课后练习及版面设计5个方面比较深港两地高中化学教科书,得出2种版本的教科书均能较好地体现各自的课程目标,对化学教科书的编写提出了几点建议。

我国近半个世纪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的回顾(上)
梁英豪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7): 11-15
 支持材料 Top
PDF (2406KB) ( 21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总结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的经验教训。共包括大纲(以及相关指示)20个。每个大纲(指示)的介绍,包括背景、主要精神、主要内容、主要变化等...
总结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的经验教训。共包括大纲(以及相关指示)20个。每个大纲(指示)的介绍,包括背景、主要精神、主要内容、主要变化等。总结了正确贯彻路线、方针、政策对大纲的质量起决定作用;对学习外国要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不从之;在理论联系实际中,“理论”与“实际”容易顾此失彼,往往造成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化学教学的目标要求基本上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逐步变化,但也出现过曲折甚至倒退的现象等经验教训。

 新课程天地
创设问题情境 启发自主探究 提升科学素养——“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问题情境设计及评析
莫明远, 王祖浩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7): 16-17,29
 支持材料 Top
PDF (218KB) ( 41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创设4个彼此关联、富有层次性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自主地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使三维教学目标得到全面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创设4个彼此关联、富有层次性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自主地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使三维教学目标得到全面整合,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化学新课程中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
蔡文联, 饶志明, 张金含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7): 18-20,27
 支持材料 Top
PDF (250KB) ( 29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元认知理论的提出从更深层次上理解了人类学习的过程。在新课程背景下,结合元认知理论对漳州市高一学生在化学新课程学习中的元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针对调查情况,研究提...
元认知理论的提出从更深层次上理解了人类学习的过程。在新课程背景下,结合元认知理论对漳州市高一学生在化学新课程学习中的元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针对调查情况,研究提出了在化学新课程中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教学策略。

 教学研究
校际“同课异构”课的观察比较视角
马春生, 龚国祥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7): 21-24
 支持材料 Top
PDF (425KB) ( 23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阐述校际“同课异构”课观察比较的主要视角,并以“氯气的性质”课例进行说明,同时提出校际“同课异...

阐述校际“同课异构”课观察比较的主要视角,并以“氯气的性质”课例进行说明,同时提出校际“同课异构”课实施的建议。


构建基于设计的化工技术内容教学模式——以“接触室”教学为例
曾涛, 张新宇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7): 25-27
 支持材料 Top
PDF (308KB) ( 11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分析了化学课程中化工技术内容的教学价值,发现此类内容不仅是学生获取技术知识的载体,同时也是掌握技术方法、形成技术观念的载体。为更好地发挥化工技术内容的教学...

分析了化学课程中化工技术内容的教学价值,发现此类内容不仅是学生获取技术知识的载体,同时也是掌握技术方法、形成技术观念的载体。为更好地发挥化工技术内容的教学价值,构建了基于设计的教学模式。


初高中化学衔接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其对策
高明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7): 28-29
 支持材料 Top
PDF (567KB) ( 348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针对初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着越来越严重的衔接不顺畅的问题,结合目前的教学实际,从3个方面(学校结构、课程设置和考试评价)分析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针对初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着越来越严重的衔接不顺畅的问题,结合目前的教学实际,从3个方面(学校结构、课程设置和考试评价)分析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生成智慧的化学教学——一个将知识教学发展为观念教学的方向
程同森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7): 30-31,80
 支持材料 Top
PDF (948KB) ( 45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仅以教会知识为目标的化学教学是一种“把种子磨成面粉”的教学。如何才能在学生的心灵里种下化学的种子,让其成为一个有化学智慧的学生呢?让教学充满原创力,充满历史感,...
仅以教会知识为目标的化学教学是一种“把种子磨成面粉”的教学。如何才能在学生的心灵里种下化学的种子,让其成为一个有化学智慧的学生呢?让教学充满原创力,充满历史感,着力于建构化学观念的教学才能让学生生成化学与人生的智慧。

基于学生自主选题形式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王建军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7): 32-34
 支持材料 Top
PDF (277KB) ( 8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积累并形成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问、互查和互测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自主选题、小组合作和参与评价的过程中,以多种形式优化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结构的形...
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积累并形成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问、互查和互测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自主选题、小组合作和参与评价的过程中,以多种形式优化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结构的形成,引导学生主动反思,改变以往被动接受、被动练习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促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改变。

民间乡土化学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渗透探究
陆光海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7): 35-37
 支持材料 Top
PDF (188KB) ( 13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农村中学尽管教育条件薄弱,但蕴藏着丰富的乡土课程资源。调查了农村化学教学中学生对课堂的需要、教师的备课资源、教学模式等现状,探讨了如何开发和渗透学生身边的乡土化...
农村中学尽管教育条件薄弱,但蕴藏着丰富的乡土课程资源。调查了农村化学教学中学生对课堂的需要、教师的备课资源、教学模式等现状,探讨了如何开发和渗透学生身边的乡土化学课程资源。

 教师教育
化学教育论文中使用表格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乔金锁, 刘毓芳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7): 38-39
 支持材料 Top
PDF (155KB) ( 21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通过学习与研究《化学教育》所刊文章,并结合有关表格制作的国家标准,指出一些论文中表格的表序与表题、栏目设计等要素存在的问题。原因是有些化学教师对表格制作的有关国...
通过学习与研究《化学教育》所刊文章,并结合有关表格制作的国家标准,指出一些论文中表格的表序与表题、栏目设计等要素存在的问题。原因是有些化学教师对表格制作的有关国家标准不太了解,有随意性。化学教师要注意学习并执行国家标准,合理安排表格各组成要素,使表格规范化,体现表格的自明性,为读者阅读创造方便。

《化学教育》期刊对化学教研论文写作的启示
严平, 曹小华, 陶春元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7): 40-41
 支持材料 Top
PDF (882KB) ( 4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化学教育》期刊蕴涵着大量的教研启示信息。结合作者撰写教研论文的经验与体会,就《化学教育》期刊对化学教研论文写作的启示进行探讨。

《化学教育》期刊蕴涵着大量的教研启示信息。结合作者撰写教研论文的经验与体会,就《化学教育》期刊对化学教研论文写作的启示进行探讨。


 调查报告
高中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来自浙江新课程实验区的调查报告
汪纪苗, 史定海, 倪国君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7): 42-45,57
 支持材料 Top
PDF (334KB) ( 25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对宁波地区实施高中新课程以来,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查,从实验教学的功能、实验开设情况、学生实验中活动方式、实验教学的评价、实验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

对宁波地区实施高中新课程以来,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查,从实验教学的功能、实验开设情况、学生实验中活动方式、实验教学的评价、实验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落实实验教学的三维目标、发挥实验教学功能、加强实验教学评价、开发实验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反思,试图为一线教师和教材编写者提供一些参考。


中学化学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状况的调查及启示
朱永侃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7): 46-49
 支持材料 Top
PDF (333KB) ( 4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提升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并促成教师专业成长,是新课程背景下教研部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采用问卷调查、课堂听课及听课后的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中学化学教师教学实践性知识发展...
提升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并促成教师专业成长,是新课程背景下教研部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采用问卷调查、课堂听课及听课后的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中学化学教师教学实践性知识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和梳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基层区域教研工作的重点内容和一般思路。

 信息技术与化学
PPT课件运行的窘境及解决方法
沈兆刚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7): 50-52
 支持材料 Top
PDF (571KB) ( 171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实验教学与教具研制
微型实验多用瓶的研制与应用
李安峰, 卢巍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7): 53-55
 支持材料 Top
PDF (404KB) ( 51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介绍了借助化学新工艺和新技术,利用青霉素小瓶、玻璃管等用品创造性地开发与研制出微型实验多用瓶。简要说明了微型实验多用瓶的研制过程与方法、仪器的特点及其应用...

介绍了借助化学新工艺和新技术,利用青霉素小瓶、玻璃管等用品创造性地开发与研制出微型实验多用瓶。简要说明了微型实验多用瓶的研制过程与方法、仪器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


微型电解实验探究案例
张援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7): 56-57
 支持材料 Top
PDF (557KB) ( 8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初中新课程微型化学实验的设计研究
石郦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7): 60-61
 支持材料 Top
PDF (1517KB) ( 178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根据初中化学新课程实验内容进行微型化学实验设计,其中包括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氧气的制取与性质、电解水实验、氢气的制取与性质、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一氧化碳的制...
根据初中化学新课程实验内容进行微型化学实验设计,其中包括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氧气的制取与性质、电解水实验、氢气的制取与性质、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一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等实验。

利用注射器设计氨气喷泉实验
马洪武, 魏锐, 兰俊耀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7): 62
 支持材料 Top
PDF (306KB) ( 28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利用注射器对氨气的喷泉实验进行了小型化设计,可连续进行氨气的制取与收集、氨气的性质和喷泉等实验演示,能够多次重复实验而不需拆装仪器及清洗干燥。使制取氨气时...

利用注射器对氨气的喷泉实验进行了小型化设计,可连续进行氨气的制取与收集、氨气的性质和喷泉等实验演示,能够多次重复实验而不需拆装仪器及清洗干燥。使制取氨气时生成气体的量更容易控制,实验过程更加简便易行,节省药品,降低污染。


制备氯气、氯酸钾、次氯酸钠实验的改进
李维芬, 申永良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7): 63-64
 支持材料 Top
PDF (600KB) ( 165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改进了制备氯气、氯酸钾、次氯酸钠的实验,不用蒸馏烧瓶和分液漏斗,改用具支试管和注射器,使该实验试剂用量少,实验用时短,几乎无氯气逸出。

改进了制备氯气、氯酸钾、次氯酸钠的实验,不用蒸馏烧瓶和分液漏斗,改用具支试管和注射器,使该实验试剂用量少,实验用时短,几乎无氯气逸出。


精彩的学生实验探究活动
龚源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7): 65-65,68
 支持材料 Top
PDF (190KB) ( 149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乙醇与钠反应实验的简易安全设计
凌崇忠, 刘观赞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7): 66-66,73
 支持材料 Top
PDF (312KB) ( 9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关于甲基橙合成反应条件的探讨
陈勇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7): 67-68
 支持材料 Top
PDF (247KB) ( 181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在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实践中,按照实验教材所述的实验步骤和实验条件进行甲基橙的合成时,实验结果不甚理想,在对该实验的各步反应条件进行认真分析后发现在偶联反应步骤,...
在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实践中,按照实验教材所述的实验步骤和实验条件进行甲基橙的合成时,实验结果不甚理想,在对该实验的各步反应条件进行认真分析后发现在偶联反应步骤,反应体系的酸性过强是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为此在偶联反应步骤加入1mL冰醋酸和15mL5%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反应体系的酸碱度进行调节,取得了理想的实验结果。

 问题讨论与思考
用U型管电解氯化铜溶液实验的系统研究
李俊生, 胡志刚, 张笑宇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7): 69-73
 支持材料 Top
PDF (417KB) ( 21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对以碳棒作电极,用U型管电解氯化铜溶液实验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分析了实验过程产生的主要现象,提出了课堂演示实验成功的关键

对以碳棒作电极,用U型管电解氯化铜溶液实验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分析了实验过程产生的主要现象,提出了课堂演示实验成功的关键


硫酸铝遇碳酸钠、碳酸氢钠时水解-沉淀产物的探索
陆燕海, 林肃浩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7): 74-75
 支持材料 Top
PDF (558KB) ( 458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用Al2(SO43溶液与Na2CO3溶液、...

用Al2(SO43溶液与Na2CO3溶液、NaHCO3溶液制备了4种沉淀,通过分析与实验探究初步检验了不同条件下生成的沉淀中“碳酸铝”、碱式碳酸钠铝等的存在,说明所发生的水解-沉淀反应的复杂性。


对“红光照射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实验”的探究
郑志信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7): 76-77
 支持材料 Top
PDF (152KB) ( 28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用激光笔发出的红光照射氢氧化铁胶体,有丁达尔效应;而用红光照射硫酸铜溶液,则无丁达尔效应,于是得出结论:可用有无丁达尔效应来鉴别胶体和溶液。但大家可能都忽视了物...
用激光笔发出的红光照射氢氧化铁胶体,有丁达尔效应;而用红光照射硫酸铜溶液,则无丁达尔效应,于是得出结论:可用有无丁达尔效应来鉴别胶体和溶液。但大家可能都忽视了物理学上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蓝色是可以吸收红色光的”,所以CuSO4溶液肯定是没有丁达尔效应的。就“CuSO4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这一问题,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最终解决问题。

碘化钾氧化变质及碘-淀粉显色的全新系列实验和解释
朱华英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7): 78
 支持材料 Top
PDF (96KB) ( 768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书评
培育合格化学教师的催化剂——《新理念化学教学论》一书评介
王世存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7): 79-80
 支持材料 Top
PDF (678KB) ( 55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信息与公告
《化学教育》论文中外文正斜体及数字使用规范
本刊编辑部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7): 81
 支持材料 Top
PDF (306KB) ( 9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公告 More>>   
· 新年寄语
· 2024年《化学教育》订阅办法
· 投稿注意事项
· 中学化学“名师工作室”稿件征集
· 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公告
· 为《化学教育》代言
· 免费发表和下载文章的办法
· 化学教育微信扫一扫
重要会议及培训通知
友情链接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中国化学会
· 北京师范大学
广告服务
京ICP备0500753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741号
版权所有 © 《化学教育(中英文)》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楼217室
邮编:100875 电话:86-010-58807875 E-mail:hxjy-jce@263.net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