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作者投稿
注册
   找回密码    读者中心
专家登录 编委登录 编辑登录 主编登录  
 
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浏览
当期目录

ISSN 1003-3807
CN 10-1515/O6
  2015年 第36卷 第16期 出版日期: 2015-08-18

本期栏目:

目录
化学与社会
理论课教学
实验课教学
教师教育
职业教育
非化学专业化学教育
信息技术与化学
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
问题讨论与思考
选择 | 合并摘要 | 导入文献管理工具
 目录
第36卷第16期封面和中英文目次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16): 0
 支持材料 Top
PDF (717KB) ( 1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第36卷第16期封面和中英文目次

第36卷第16期封面和中英文目次


 化学与社会
VOC的危害及回收与处理技术
赵琳, 张英锋, 李荣焕, 马子川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16): 1-6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100167
 支持材料 Top
PDF (1771KB) ( 63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介绍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来源、种类及其危害,简述了包括冷凝、吸附、吸收、膜分离等回收技术和燃烧、低温等离子体、光催化降解、微生物净化等处理技术。
介绍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来源、种类及其危害,简述了包括冷凝、吸附、吸收、膜分离等回收技术和燃烧、低温等离子体、光催化降解、微生物净化等处理技术。

 理论课教学
浅谈生物体内自发反应的推动力
王振朝, 董雪玲, 姜浩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16): 7-10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5010070
 支持材料 Top
PDF (1043KB) ( 20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生物体以自由能的形式从外界获取能量用于驱动生命过程,整体上遵循热力学规律。化学反应自由能变化的可加和性及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偶联性,使得生物体内在热力学上不利的反...
生物体以自由能的形式从外界获取能量用于驱动生命过程,整体上遵循热力学规律。化学反应自由能变化的可加和性及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偶联性,使得生物体内在热力学上不利的反应可以由有利的反应所推动。高能生物分子,如三磷酸腺苷(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正是这些高能生物分子推动着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进行,把外界的能量转化为生物体自身的能量,以维持生物体内各种组织的有序性。

分析化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盛丽, 陶彩虹, 刘改兰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16): 11-14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110012
 支持材料 Top
PDF (1126KB) ( 19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以滴定分析为例,介绍了分析化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情况。该学习模式注重引导学生进行选题、论证和实验,重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特别是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
以滴定分析为例,介绍了分析化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情况。该学习模式注重引导学生进行选题、论证和实验,重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特别是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态度,研究方法与技能掌握情况,所表现出的创新精神和成果等。

物理化学的科学探究式教学研究——以标准生成热(焓)和标准燃烧热(焓)为例
杨喜平, 张玉军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16): 15-17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110011
 支持材料 Top
PDF (727KB) ( 35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对科学探究式教学方法在物理化学标准生成热(焓)和标准燃烧热(焓)的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一些尝试和实践,包括制定科学探究的教学目标;通过数据分析,探讨结论;模拟设计...
对科学探究式教学方法在物理化学标准生成热(焓)和标准燃烧热(焓)的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一些尝试和实践,包括制定科学探究的教学目标;通过数据分析,探讨结论;模拟设计实验仪器等。

多重表征教学:纸牌游戏中的化学平衡观
任红艳, 殷晓捷, 张娅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16): 18-21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110055
 支持材料 Top
PDF (1159KB) ( 215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以多重表征模型为基础的问题解决教学将以跨学科的视域消解理论和实践的张力,防止理科课程与教学变革的内在异化。借助“纸牌游戏”活动开展关于化学平衡专题的教学实践,结...
以多重表征模型为基础的问题解决教学将以跨学科的视域消解理论和实践的张力,防止理科课程与教学变革的内在异化。借助“纸牌游戏”活动开展关于化学平衡专题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微观表征使得符号表征深刻化,实现不同表征之间的转换和错误概念的转变,从而建构深刻的化学平衡的观念。

 实验课教学
基于双思维循环的“四疑四探”式教学法在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创新
邢国文, 贺勇, 冉莉楠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16): 22-25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5030147
 支持材料 Top
PDF (949KB) ( 24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以大学“化学综合实验”课程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双思维循环的“四疑四探”式教学法,讨论了该教学模式在大学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与创新,举例说明了该教学法在化学...
以大学“化学综合实验”课程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双思维循环的“四疑四探”式教学法,讨论了该教学模式在大学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与创新,举例说明了该教学法在化学综合实验“以α-胰凝乳蛋白酶为催化剂在有机溶剂中合成N-保护的亮-脑啡肽三肽片段”教学中的应用。

以硫酸镓/凹凸棒固体酸为催化剂的肉桂酸乙酯合成综合制备实验设计
李恩博, 姬永丰, 毛微曦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16): 26-29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80128
 支持材料 Top
PDF (885KB) ( 23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利用自制硫酸镓/凹凸棒固体酸催化剂代替浓硫酸,设计了肉桂酸乙酯合成综合制备实验,该实验由肉桂酸制备、硫酸镓/凹凸棒固体酸催化剂制备、肉桂酸乙酯合成、肉桂酸乙酯酯...
利用自制硫酸镓/凹凸棒固体酸催化剂代替浓硫酸,设计了肉桂酸乙酯合成综合制备实验,该实验由肉桂酸制备、硫酸镓/凹凸棒固体酸催化剂制备、肉桂酸乙酯合成、肉桂酸乙酯酯化率测定等部分组成。当肉桂酸乙酯合成条件为肉桂酸7.5 g、无水乙醇18 mL、反应温度120 ℃、反应时间3.0 h时,肉桂酸乙酯的酯化率不低于85%,所制催化剂经7次重复使用,肉桂酸乙酯的酯化率仍达42.3%。实验克服了浓硫酸催化法存在的缺点,具备显著的综合实验特征。

无溶剂微波法辅助氧化铝催化傅氏酰基化反应
段新红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16): 30-32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100138
 支持材料 Top
PDF (751KB) ( 121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利用简单安全、快速有效的吲哚C3傅氏酰基化反应,开展本科生绿色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这一绿色合成方法采用无溶剂微波法取代常规加热、有机溶剂法;柱色谱级Al...
利用简单安全、快速有效的吲哚C3傅氏酰基化反应,开展本科生绿色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这一绿色合成方法采用无溶剂微波法取代常规加热、有机溶剂法;柱色谱级Al2O3代替传统的AlCl3催化剂。Al2O3不仅环境友好、价格便宜和易再生,而且具有高效的催化活性。通过这一实验,学生能亲身实践绿色有机合成,同时进一步巩固了芳香亲电取代反应及杂环化学的理论知识。

薄层色谱实验的改进及教学探讨
李恒, 吴爱斌, 周来成, 王江雪, 刘玉成, 龚银香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16): 33-36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100061
 支持材料 Top
PDF (780KB) ( 75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以对二甲氨基偶氮苯和反式偶氮苯的混合物作测试样,在薄层板上点样后于单一溶剂和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中展开,考察样品极性和溶剂极性变化对薄层色谱分离效果的影响;以乙酰...
以对二甲氨基偶氮苯和反式偶氮苯的混合物作测试样,在薄层板上点样后于单一溶剂和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中展开,考察样品极性和溶剂极性变化对薄层色谱分离效果的影响;以乙酰苯胺和苯甲酰胺作测试样,点样展开后分别在紫外灯下和碘缸中显色,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些常用的薄层色谱显色方法;对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如物质极性与展开剂的选择、显色方法和分离效果等进行了教学方法探讨。

过氧化氢催化分解速率实验装置的改进
伍永聪, 吴思浩, 谢名利, 潘湛昌, 胡光辉, 苏小辉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16): 37-39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110024
 支持材料 Top
PDF (627KB) ( 14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在保持反应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利用气压计测量反应过程中反应器内的气体压强以及压强随时间的变化的关系。通过对比,改进后的装置...
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在保持反应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利用气压计测量反应过程中反应器内的气体压强以及压强随时间的变化的关系。通过对比,改进后的装置便于操作,灵敏度更高,且有较好的准确性。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
李卉卉, 张士伟, 海锦慧, 杨小弟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16): 40-43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100162
 支持材料 Top
PDF (811KB) ( 106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体系中增加了设计性实验项目,以促进对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针对性的合理选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倡导...
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体系中增加了设计性实验项目,以促进对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针对性的合理选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倡导启发式教学,结合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建立科学全面的考核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改革凸显了设计性实验在仪器分析教学当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凸显出此课程教学计划的科学性、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以及教学手段的连贯性。

 教师教育
实践取向的高师“中学化学教学设计”课程建设的思考
毕华林, 姜言霞, 亓英丽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16): 44-46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5030113
 支持材料 Top
PDF (730KB) ( 34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从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等4个主要方面阐述了高师“中学化学教学设计”课程的建设思路及成果。包括体现“理论—策略—实践”的课程思路,整体构建课...
从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等4个主要方面阐述了高师“中学化学教学设计”课程的建设思路及成果。包括体现“理论—策略—实践”的课程思路,整体构建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理论学习、案例观摩、实践训练”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开发组织多类型教学案例库,丰富完善课程教学资源;拓展课程教学形式,建设与面授相结合的网络课程。

 职业教育
PBL教学法在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申扬帆, 张雪昀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16): 47-49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5010125
 支持材料 Top
PDF (741KB) ( 25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在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的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教学过程设计主要分为:教师课前设置问题,学生查找资料,分组讨论,学生评价,教师总结5个步骤。与传统教学法相比,P...
在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的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教学过程设计主要分为:教师课前设置问题,学生查找资料,分组讨论,学生评价,教师总结5个步骤。与传统教学法相比,PBL教学法具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等优点。

翻转课堂模式在化学证书考试辅导中的应用
黄肇锋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16): 50-53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5010124
 支持材料 Top
PDF (1019KB) ( 11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到化学证考试辅导中,实践表明,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接受程度很高;学生认为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对其课前学习是有用的;学生基本在课前能主动完成课前学...
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到化学证考试辅导中,实践表明,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接受程度很高;学生认为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对其课前学习是有用的;学生基本在课前能主动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和在课中适应课堂学习活动。在较短的辅导时间内,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在技能操作辅导中的适应能力大于理论辅导。

 非化学专业化学教育
高等学校化工安全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法初探
赵柳英, 杨帆, 杨蓉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16): 54-57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100039
 支持材料 Top
PDF (951KB) ( 16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以高等学校培养工科类专业学生为背景,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化工安全管理课程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采用具体案例说明教学过程,并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对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效果进行...
以高等学校培养工科类专业学生为背景,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化工安全管理课程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采用具体案例说明教学过程,并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对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对不尽人意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化工原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郭晓亚, 张彰, 周忠华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16): 58-60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90119
 支持材料 Top
PDF (651KB) ( 311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介绍了化工原理实验教学在教学模块与实验层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成绩评定3个方面进行的改革与创新。通过开设演示型、验证型、综合型和研究开发型4个不同层次的实验项...
介绍了化工原理实验教学在教学模块与实验层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成绩评定3个方面进行的改革与创新。通过开设演示型、验证型、综合型和研究开发型4个不同层次的实验项目,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其实验技能与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医用化学》教材实施情况分析
王译伟, 刘源, 张燕军, 郭建敏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16): 61-63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120002
 支持材料 Top
PDF (796KB) ( 249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我校2013级护理、中西医临床和康复专业选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组织编写的《医用化学》作为教材。对教材的备课方案、教学实施情况、教学效果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我校2013级护理、中西医临床和康复专业选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组织编写的《医用化学》作为教材。对教材的备课方案、教学实施情况、教学效果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信息技术与化学
基于网络的问题教学模式在材料化学选修课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陈玉凤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16): 64-67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90014
 支持材料 Top
PDF (927KB) ( 23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运用基于网络的问题教学模式在材料化学课程教学中进行了教学实践探索。
运用基于网络的问题教学模式在材料化学课程教学中进行了教学实践探索。

 问题讨论与思考
通识化学:有机物燃烧方程式的简易配平法
刘静文, 阮邦球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16): 68-70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100041
 支持材料 Top
PDF (616KB) ( 30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在通识化学的教学层面上,面向不同背景的学生,以简单有机物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为主题,梳理数学方法在化学方程式配平中的应用和特点,采用跨学科的方式,让学生能...
在通识化学的教学层面上,面向不同背景的学生,以简单有机物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为主题,梳理数学方法在化学方程式配平中的应用和特点,采用跨学科的方式,让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学习,以掌握数学方法在化学中的应用。

分子中含价层孤对电子的原子构型的判断方法
秦志强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16): 71-75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80120
 支持材料 Top
PDF (1826KB) ( 108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依据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离域π键和实例,总结出了分子中含价层孤对电子原子构型的判断法,其内容为含有2对或3对孤对电子的原子(如F)可以存在sp
依据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离域π键和实例,总结出了分子中含价层孤对电子原子构型的判断法,其内容为含有2对或3对孤对电子的原子(如F)可以存在sp1、sp2、sp3 3种杂化,若其相连的中心原子为sp1杂化,则该原子也为sp1杂化(如HC≡CF);若其相连的中心原子为sp2杂化,则该原子也为sp2杂化(如H2C=CHF);若其相连的中心原子为sp3杂化,则该原子也为sp3杂化(如CH3F)。含有1对孤对电子的原子(如N)可以存在sp2、sp3 2种杂化,若其相连的中心原子为sp1或sp2杂化,则该原子均为sp2杂化(如HC≡CNH2和H2C=CHNH2);若其相连的中心原子为sp3杂化,则该原子为sp3杂化(如CH3NH2)。并讨论了该方法的适用范围以及举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

 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
虞和钦与无机物的“某化某式”命名法
王细荣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16): 76-80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5020066
 支持材料 Top
PDF (1053KB) ( 395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虞和钦是清末民国时期致力于科学中国化实践的新型知识分子。文章通过介绍虞和钦的《化学命名法》和《化学定名表》等文,分析了其引介、推广无机物“某化某式”命名法的工作...
虞和钦是清末民国时期致力于科学中国化实践的新型知识分子。文章通过介绍虞和钦的《化学命名法》和《化学定名表》等文,分析了其引介、推广无机物“某化某式”命名法的工作,介绍了其“某化某式”命名法的学术影响。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16): 81
 支持材料 Top
PDF (0KB) ( 11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公告 More>>   
· 新年寄语
· 2024年《化学教育》订阅办法
· 投稿注意事项
· 中学化学“名师工作室”稿件征集
· 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公告
· 为《化学教育》代言
· 免费发表和下载文章的办法
· 化学教育微信扫一扫
重要会议及培训通知
友情链接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中国化学会
· 北京师范大学
广告服务
京ICP备0500753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741号
版权所有 © 《化学教育(中英文)》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楼217室
邮编:100875 电话:86-010-58807875 E-mail:hxjy-jce@263.net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