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等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引入实例教学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在理论语言与实验语言之间搭建桥梁,借助计算机“可视化&rdqu...
在“高等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引入实例教学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在理论语言与实验语言之间搭建桥梁,借助计算机“可视化”手段向学生展示实体实验难以描述的抽象概念。本课程从量子力学和分子力学出发,设计了由浅入深的7个实例,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分别计算了单分子的分子光谱、化学反应路径和溶液的微观异质性,帮助学生从微观层面形象化地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有效克服了学生的畏难心理,显著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善了理论脱离实践的现状。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有机化学,给有机化学的教学内容分配了一个“手机号”——12410100150。&ldq...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有机化学,给有机化学的教学内容分配了一个“手机号”——12410100150。“1”代表学习目的;“2”代表一双手;“4”代表4大波谱;“10”代表若干基本理论;“100”代表若干不同类型的反应机理;“150”代表若干不同类型的反应。几年实验后发现,学生记住这个“手机号”及其所代表的含义,有利于更有效地学习有机化学。
以“同一元素的不同形态的纯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来定义,对数目众多的碳的同素异形体进行了归纳,它们可分为石墨、金刚石、富勒烯碳原子簇...
以“同一元素的不同形态的纯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来定义,对数目众多的碳的同素异形体进行了归纳,它们可分为石墨、金刚石、富勒烯碳原子簇和新型纳米材料等4类。简要叙述了各种同素异形体的存在、组成、结构、制备、性质,并强调了计算化学对同素异形体的预测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制备的作用及其在材料中的应用。
尝试对均相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表述进行规范,如浓度的表示形式、不同标准状态、B组分标准状态化学势μB
尝试对均相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表述进行规范,如浓度的表示形式、不同标准状态、B组分标准状态化学势μBo、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量△rGm,ao、平衡常数Kao、反应的热效应△rHm,ao等。
介绍了一种基于水杨醛希夫碱结构的荧光分子的合成方法及其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性能研究。本实验中,...
介绍了一种基于水杨醛希夫碱结构的荧光分子的合成方法及其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性能研究。本实验中,学生将掌握希夫碱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荧光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并直观了解AIE现象和传统荧光分子聚集诱导淬灭(Aggregation-Caused Quenching,ACQ)现象的差别。结合课堂教学和拓展阅读,使学生进一步了解AIE分子的结构特点和设计思路。
通过多次探究和实践,对醋酸铬(Ⅱ)水合物制备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新的设计采用在封闭的氢气气氛中手动倾析使Cr2+溶液进入醋酸钠溶液。...
通过多次探究和实践,对醋酸铬(Ⅱ)水合物制备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新的设计采用在封闭的氢气气氛中手动倾析使Cr2+溶液进入醋酸钠溶液。与传统制备方法相比,该实验方法操作简单易行,产品纯度和产率高,是一种更为适合学生实验的制备途径。
介绍了一个适合化学和化工专业开设的大学有机化学实验。首先苯胺在亚硝酸钠和浓盐酸的作用下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苯基重氮盐,继而与四氢吡咯偶联得到1-苯基三氮烯。...
介绍了一个适合化学和化工专业开设的大学有机化学实验。首先苯胺在亚硝酸钠和浓盐酸的作用下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苯基重氮盐,继而与四氢吡咯偶联得到1-苯基三氮烯。实验涉及低温反应、重结晶和熔点测定等实验操作技术以及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化合物结构鉴定方法。其反应机理包括重氮化和偶联反应。该实验具有原料价廉、收率高、反应时间短和操作简便等特点,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针对实验室废钠处置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安全又简单的消解钠的方法。在反应器中加入煤油和水,构成油、水两相,再将钠块投入到反应器中。钠受到重力、煤油浮力和反应产...
针对实验室废钠处置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安全又简单的消解钠的方法。在反应器中加入煤油和水,构成油、水两相,再将钠块投入到反应器中。钠受到重力、煤油浮力和反应产物(氢气)推力的作用,在油相和油水界面往复运动,并逐渐地和水反应。这种废钠消解方法安全又实用。
基于师范生专业能力提升和“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存在对学生实验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教学能力培养不足的现状,实施教学变革研究。通过开展...
基于师范生专业能力提升和“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存在对学生实验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教学能力培养不足的现状,实施教学变革研究。通过开展以疑难实验为主题的研究性设计和实验教学活动,提升学生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并在实践中全面提升师范生专业能力。
为帮助学生消化理论课堂上二维空间展示的有机化合物结构特点,开设“有机分子模型的建造”的三维实验课堂,采用PBL教学模式,提出有关分...
为帮助学生消化理论课堂上二维空间展示的有机化合物结构特点,开设“有机分子模型的建造”的三维实验课堂,采用PBL教学模式,提出有关分子模型结构特点和性质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亲自动手参与到有机分子模型的建造中,并结合理论课程来回答相应的问题,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机分子的空间结构,以及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更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问卷调查和实验报告显示:大部分学生认可并接受这一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良好。
从课程内容的整合、教学过程的优化、实验教学的管理以及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阐述了生物制药专业化学课程群的建设方法。整合课程内容方面,通过迁移与分散、删...
从课程内容的整合、教学过程的优化、实验教学的管理以及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阐述了生物制药专业化学课程群的建设方法。整合课程内容方面,通过迁移与分散、删减与归并重组教学内容,实现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课程的交叉链接,设置基于知识系统性和应用性的教学专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过程中,团队精心制作课件,教师充分利用传统板书并融合现代教学模式,创设高效课堂;实验教学时,实验项目模块化,基础实验微课化,实验内容网络化;同时,利用“泛雅”资源,积极开发在线课程。化学课程群的创建,促使了化学类课程的协同作用和协调发展,达到了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国内研究生化学化工专业英语课程存在适用性不强等诸多问题,在进行课程改革时有必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交流能力。介绍了新加坡国立大学...
国内研究生化学化工专业英语课程存在适用性不强等诸多问题,在进行课程改革时有必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交流能力。介绍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理工科专业英语课程的要求,并分别从课程组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反馈等方面讨论了该课程的教学管理模式,对国内化学化工专业研究生英语的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运用G03程序,在HF/6-31G基组水平,分析了苯基(RPh)在联苯类化合物(RPh-Ph,R:NH2,CH3
运用G03程序,在HF/6-31G基组水平,分析了苯基(RPh)在联苯类化合物(RPh-Ph,R:NH2,CH3,OH,Br,H,CHO,CN,COOH,NO2)亲电取代反应中的定位作用。联苯和取代联苯的构象分析表明,联苯和间、对位取代联苯的碳-碳单键旋转的能垒很小,约12 kJ/mol,邻取代联苯的碳-碳单键旋转能垒△E(R)较大,且△E(COOH) > △E(NO2) > △E(CHO) > △E(CH3) > △E(NH2) > △E(OH) > △E(Br) > △E(CN),因此,邻位取代基的空间效应较大,碳-碳单键旋转受阻。联苯和取代联苯的原子电荷分布随它们的构象改变而变化,在同一联苯或取代联苯化合物的最低能稳定结构中,无论取代基R为第一类还是第二类定位基,未取代苯环的碳原子总电荷密度比取代苯环碳原子的总电荷密度大,亲电取代反应将选择在未取代的苯环上发生;未取代苯环的邻位碳原子电荷密度较低、空间效应较大,而对位碳原子的电荷密度较大,亲电取代反应难以在该环的2,6-位(邻位)发生,将选择在该苯环的对位发生。因此,取代苯基(RPh-)在联苯的亲电取代反应中主要表现为对位定位基。
2018年《化学教育》订阅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