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作者投稿
注册
   找回密码    读者中心
专家登录 编委登录 编辑登录 主编登录  
 
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浏览
当期目录

ISSN 1003-3807
CN 10-1515/O6
  2005年 第26卷 第11期 出版日期: 2005-06-02

本期栏目:

生活中的化学
知识介绍
专论
课程与教材研讨
新课程天地
教学研究
教师教育
调查报告
信息技术与化学
实验教学与教具研制
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
问题讨论与思考
化学奥林匹克
选择 | 合并摘要 | 导入文献管理工具
 生活中的化学
几种有利健脑的营养物质
刘振南, 张殷全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05, 26 (11): 1-3,5
 支持材料 Top
PDF (2397KB) ( 4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介绍了脑需要的8种主要营养素——脂肪、维生素C、钙质、糖、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A及维生素E的健脑功能及健脑食物.
介绍了脑需要的8种主要营养素——脂肪、维生素C、钙质、糖、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A及维生素E的健脑功能及健脑食物.

铅元素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治
周云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05, 26 (11): 4-5
 支持材料 Top
PDF (877KB) ( 5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铅元素对人体多种组织和器官都会产生危害.本文从生活环境中铅污染的途径、对人体的毒性作用、防治方法进行了概述,以引起人们对铅污染的重视,加强防治意识.
铅元素对人体多种组织和器官都会产生危害.本文从生活环境中铅污染的途径、对人体的毒性作用、防治方法进行了概述,以引起人们对铅污染的重视,加强防治意识.

 知识介绍
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简介
朱玉军, 王香凤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05, 26 (11): 6-8
 支持材料 Top
PDF (1237KB) ( 45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烯烃复分解合成转换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3位科学家:Y ves Chauvin,Richard R.Schrock和Robert H.G...
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烯烃复分解合成转换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3位科学家:Y ves Chauvin,Richard R.Schrock和Robert H.Grubbs.简要介绍了3位获奖者的主要贡献,烯烃复分解反应的分类和催化反应机理,金属卡宾催化剂及烯烃复分解反应的一些应用.另外,介绍了此领域目前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

超微载体
张永华, 梁琦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05, 26 (11): 8-10,17
 支持材料 Top
PDF (2956KB) ( 3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从组成、结构、性能、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等方面介绍了5种超微载体,其中包括微乳液、微胶囊、球形液晶、脂质体和纳能托.
从组成、结构、性能、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等方面介绍了5种超微载体,其中包括微乳液、微胶囊、球形液晶、脂质体和纳能托.

 专论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生化学元学习策略训练的实验研究
吴鑫德, 张田, 张庆林, 尹笃林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05, 26 (11): 11-14,35
 支持材料 Top
PDF (3237KB) ( 4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探索高中生化学元学习策略训练对化学元学习能力的影响.实验根据当代元学习理论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改理念,采用前后测实验设计,以某中学264名高二年级学生为被试对象,...
探索高中生化学元学习策略训练对化学元学习能力的影响.实验根据当代元学习理论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改理念,采用前后测实验设计,以某中学264名高二年级学生为被试对象,运用自编的"高中生化学元学习策略训练教案"对高中生化学元学习策略进行训练.训练时间是12周,实验数据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有意识地进行化学元学习策略训练可以使高中生的化学元学习能力有显著的提高,且差生的提高更加明显.

 课程与教材研讨
我国化学教学论课程革新的几个问题
刘知新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05, 26 (11): 15-17
 支持材料 Top
PDF (1495KB) ( 4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紧密结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对化学教学论从课程内容、编制理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体系等层面进行深入改革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一项迫切任务.
紧密结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对化学教学论从课程内容、编制理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体系等层面进行深入改革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一项迫切任务.

 新课程天地
新化学课程实验教学的新理念与新要求
彭蜀晋, 李霞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05, 26 (11): 18-21
 支持材料 Top
PDF (2016KB) ( 5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本文探讨了新化学课程的实验教学新理念及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实施要求等问题.
本文探讨了新化学课程的实验教学新理念及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实施要求等问题.

新课程标准化学必修模块教学实施的策略
温永华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05, 26 (11): 22-24
 支持材料 Top
PDF (1563KB) ( 48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新课程改革已实施了一个阶段,通过必修模块教学实践,教师们感受丰富,褒贬不一.凡对新课改持消极态度者,应是对新课程标准理解不深,对新教材的指导思想和编写意图不够明...
新课程改革已实施了一个阶段,通过必修模块教学实践,教师们感受丰富,褒贬不一.凡对新课改持消极态度者,应是对新课程标准理解不深,对新教材的指导思想和编写意图不够明确.没有明确新课程教学内容的典型性和示范性,教学要求的基础性和发展性,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导致教学理念更新不到位,在施教过程中未能摆脱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不够科学,亟需重新学习新课程标准,在新教改中多交流研讨.本文奉献出的一些心得,志在与同行交流,抛砖引玉.

 教学研究
选择性注意策略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肖谷清, 肖小明, 谢祥林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05, 26 (11): 25-26,32
 支持材料 Top
PDF (2301KB) ( 49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在化学教学中,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化学信息通常是纷繁复杂的,而学生接受信息却又是有限的.要处理好这一矛盾,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运用好选择性注意策略.
在化学教学中,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化学信息通常是纷繁复杂的,而学生接受信息却又是有限的.要处理好这一矛盾,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运用好选择性注意策略.

让课堂成为“师生个性全面交往”的场所——研究性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研究
周立和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05, 26 (11): 27-29
 支持材料 Top
PDF (1441KB) ( 49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所有参与和关心教育教学改革的人都觉得研究性学习好,但又都苦于高考和课堂内容还有课堂时空的压力,深感在课堂教学中广泛而有实效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冲突较大.本人在省级课...
所有参与和关心教育教学改革的人都觉得研究性学习好,但又都苦于高考和课堂内容还有课堂时空的压力,深感在课堂教学中广泛而有实效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冲突较大.本人在省级课题"研究性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研究"的实践中,深感只要"方式"的选择和应用恰当,不仅不冲突,而且对改革课堂教学相辅相成.

在“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一课中引导学生感悟科学探究
尉红, 娄志武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05, 26 (11): 30-32
 支持材料 Top
PDF (1369KB) ( 4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选取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一节,创设情境,不仅让学生感悟到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及方法,还能搭好梯度,设置平台,引导学生自己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

选取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一节,创设情境,不仅让学生感悟到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及方法,还能搭好梯度,设置平台,引导学生自己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从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初三学生化学前概念的形成对初三化学重点概念学习的影响研究
刘力宇, 何广平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05, 26 (11): 33-35
 支持材料 Top
PDF (1446KB) ( 4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本论文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初三学生化学前概念的形成对初三化学重点概念教学的影响,并着重于对那些较难转化的前概念进行分析,找出其本质与...

本论文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初三学生化学前概念的形成对初三化学重点概念教学的影响,并着重于对那些较难转化的前概念进行分析,找出其本质与来源,还针对前概念的存在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


转变初中生化学前概念中相异构想的教学策略
杨丽娟, 吕琳, 徐林培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05, 26 (11): 36-37,45
 支持材料 Top
PDF (1978KB) ( 4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笔者在初中生化学前概念中相异构想成因的前期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学生相异构想转变的因素,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从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促进学生认知顺应、激发学习兴趣、...
笔者在初中生化学前概念中相异构想成因的前期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学生相异构想转变的因素,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从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促进学生认知顺应、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习主动调控等角度,初步提出了促进学生相异构想转变的教学策略.

 教师教育
理科教师科学本质教学行为自我监控案例
梁永平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05, 26 (11): 38-40,53
 支持材料 Top
PDF (2048KB) ( 41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培养学生适当理解科学本质观是科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本文以案例方式说明理科教师如何对于科学本质教学行为进行自我监控.
培养学生适当理解科学本质观是科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本文以案例方式说明理科教师如何对于科学本质教学行为进行自我监控.

 调查报告
学生选择科学教育专业的动机调查与研究
汪新, 杨小红, 吴新民, 刘四运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05, 26 (11): 41-43
 支持材料 Top
PDF (1279KB) ( 5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科学教育专业是适应基础教育学科综合化和提高学生素质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专业,作为一个新专业,它的发展目前受制于社会对它的认同度.我校在我省高师院校中率先开设该专业...
科学教育专业是适应基础教育学科综合化和提高学生素质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专业,作为一个新专业,它的发展目前受制于社会对它的认同度.我校在我省高师院校中率先开设该专业,欲探索其发展规律,尤其是生源问题,为此我们根据学习的动机理论,就学生选择本专业的学习动机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能得到一些启示.

苏南农村中学化学实验开展的现状及思考
吴良根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05, 26 (11): 44-45
 支持材料 Top
PDF (976KB) ( 4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化学实验在教学中承载着多种教育功能,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中学化学实验的开出率普遍不高.本文在对本市中学化学实验开设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中学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在教学中承载着多种教育功能,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中学化学实验的开出率普遍不高.本文在对本市中学化学实验开设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中学化学实验的开展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化学类报刊订阅情况的调查及建议
关立强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05, 26 (11): 46-47,64
 支持材料 Top
PDF (2216KB) ( 4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本文通过对我校教师近五年化学类报刊的订阅情况和2004年及2005年上半年全校师生的借阅情况及订阅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分别对教师、学生、学校和编辑部提出了自己...
本文通过对我校教师近五年化学类报刊的订阅情况和2004年及2005年上半年全校师生的借阅情况及订阅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分别对教师、学生、学校和编辑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信息技术与化学
Swift 3D与Flash联用制作与修饰化学微粒空间模型
许英, 蔡永红, 李文斌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05, 26 (11): 48-49,53
 支持材料 Top
PDF (1900KB) ( 41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Flash与Swift 3D的基本特点与关系,探讨了二者联用、制作与修饰动态化学粒子模型以及实现其空间三维多角度展示的具体方法.
本文主要介绍了Flash与Swift 3D的基本特点与关系,探讨了二者联用、制作与修饰动态化学粒子模型以及实现其空间三维多角度展示的具体方法.

 实验教学与教具研制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及其反思
龚龙生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05, 26 (11): 50-51,64
 支持材料 Top
PDF (2489KB) ( 45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从4个方面反思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指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如何更好地发挥教材中各类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的作用,从而实现中学化学教学目标;验证是化学...
从4个方面反思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指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如何更好地发挥教材中各类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的作用,从而实现中学化学教学目标;验证是化学实验的最根本功能,实验的验证性与实验在情感领域和能力、方法领域的功能并不矛盾,而是实现这些领域的功能的基础;实验教学若能从学生出发,引发学生的想法并加以验证,则能有效地发挥教材中的各类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

铜置换硫酸中氢实验的设计与研究——兼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点滴体会
李大塘, 谭平雄, 刘狄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05, 26 (11): 52-53
 支持材料 Top
PDF (728KB) ( 39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设计金属铜置换硫酸中氢的方法,这不仅有助于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外界因素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规律,而且对如何准确掌握和灵活运用这些规律更好地为生产和生活服务提...

设计金属铜置换硫酸中氢的方法,这不仅有助于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外界因素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规律,而且对如何准确掌握和灵活运用这些规律更好地为生产和生活服务提供新的实验依据,同时也为如何将课堂教学与科学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介绍用金属铜置换稀硫酸中氢的一种简捷、有效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和活化能测定微型实验初探
王立平, 李淑新, 王亚茹, 祖凤英, 马淑珍, 许明远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05, 26 (11): 54-55,58
 支持材料 Top
PDF (1908KB) ( 48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根据无机实验的教学实际,对化学反应速率和活化能的测定进行了微型化学实验设计,其试剂用量比对应常规实验少90%左右,测定结果达到无机化学实验对测定精度的要求.
根据无机实验的教学实际,对化学反应速率和活化能的测定进行了微型化学实验设计,其试剂用量比对应常规实验少90%左右,测定结果达到无机化学实验对测定精度的要求.

 问题讨论与思考
关于一种现象多种解释的问题
姚拥军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05, 26 (11): 56-58
 支持材料 Top
PDF (1289KB) ( 4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学习化学过程中常会出现一种现象多种解释的问题,要确信哪种解释比较合理,可采用逻辑推理方法,也可用实验验证的方法,但都少不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将此类问题编辑在一起成...
学习化学过程中常会出现一种现象多种解释的问题,要确信哪种解释比较合理,可采用逻辑推理方法,也可用实验验证的方法,但都少不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将此类问题编辑在一起成为专题,不仅有利于巩固和深化相关的知识,还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整体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能将实际问题(或题设的情景)分解,找出应答的关键,能选择和调用自己贮存的知识块,将它们加以分解、迁移、转换(联想、类比、模仿、改造)、重组,使问题得到解决;并能用文字(或语言、图表)来表达自己答案的应用能力[1]."

 化学奥林匹克
各层次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大纲的对比研究
曾羽, 曾玲, 薛卫东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05, 26 (11): 59-61
 支持材料 Top
PDF (1446KB) ( 4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本文通过对比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大纲、决赛大纲和国际竞赛大纲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结合近年来化学竞赛试题,分析了各层次竞赛内容的要求和特点,以求对今后的化...
本文通过对比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大纲、决赛大纲和国际竞赛大纲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结合近年来化学竞赛试题,分析了各层次竞赛内容的要求和特点,以求对今后的化学竞赛活动有所帮助.

 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
化学史与科学方法教育
刘霖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05, 26 (11): 62-64
 支持材料 Top
PDF (1466KB) ( 4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化学史以其内容的独特性,在科学方法教育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本文从化学教学中引入化学史料实施科学方法教育的具体内容与教学载体,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构建教学模式,...
化学史以其内容的独特性,在科学方法教育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本文从化学教学中引入化学史料实施科学方法教育的具体内容与教学载体,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构建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如何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与熏陶.

 信息及公告
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第11次学术年会纪要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05, 26 (11): 65
 支持材料 Top
PDF (360KB) ( 11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由我会主办,湖南省教学利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桃源县教育科学研究室承办的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第11次学术年会于2005年1.月12日至14日在湖南省...
由我会主办,湖南省教学利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桃源县教育科学研究室承办的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第11次学术年会于2005年1.月12日至14日在湖南省桃源县召开出席本次年会的有我会主要领导成员、27个省级和部分县市教研员及县镇、农村中学化学教师,还有中师、高师、化学教育期刊社的代表近200人.

全国高师“化学教学论”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改革学术研讨会纪要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05, 26 (11): 65
 支持材料 Top
PDF (360KB) ( 1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由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沈阳师范大学承办的全国高师"化学教学论"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改革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1月5日至7日在沈阳召开,来自全国5...
由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沈阳师范大学承办的全国高师"化学教学论"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改革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1月5日至7日在沈阳召开,来自全国53所高师院校及化学教育期刊社的12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公告 More>>   
· 新年寄语
· 2025年《化学教育》订阅办法
· 投稿注意事项
· 中学化学“名师工作室”稿件征集
· 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公告
· 为《化学教育》代言
· 免费发表和下载文章的办法
· 化学教育微信扫一扫
重要会议及培训通知
友情链接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中国化学会
· 北京师范大学
广告服务
京ICP备0500753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741号
版权所有 © 《化学教育(中英文)》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楼217室
邮编:100875 电话:86-010-58807875 E-mail:hxjy-jce@263.net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