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作者投稿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找回密码
读者中心
专家登录
编委登录
编辑登录
主编登录
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浏览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版权信息
编 委 会
栏目设置
投稿指南
网上投稿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论文写作要求
论文写作培训
版权转让协议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下期要目
下载中心
期刊订阅
网上付款
邮局汇款
现金支付
期刊工具
Email Alert
RSS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ISSN 1003-3807
CN 10-1515/O6
2021年 第42卷 第9期 出版日期: 2021-05-02
本期栏目:
第42卷第9期中英文目次
教学研究
教师教育
实验教学与教具研制
调研报告
课程·教材·评价
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
问题讨论与思考
国内外动态
化学奥林匹克
论文简报
优质课例
名师工作室
选择
|
合并摘要
|
导入文献管理工具
第42卷第9期中英文目次
Select
第42卷第9期中英文目次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 42 (
9
): 0
支持材料
Top
PDF
(460KB) (
1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课程·教材·评价
Select
中澳化学教材中习题的比较研究
*
——以“金属”为例
王英, 王伟群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 42 (
9
): 1-5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0030084
支持材料
Top
PDF
(2251KB) (
8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以“金属”一章为例,对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和澳洲VCE课程的高中化学教材中习题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澳洲化学教材中的习题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求更...
以“金属”一章为例,对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和澳洲VCE课程的高中化学教材中习题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澳洲化学教材中的习题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求更高,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改变学习方式,更好地促进学生形成学科观念,加强学科思维训练,注意学科方法应用。
Select
2020年高考化学实验题特点分析与启示
李巧, 闫春更, 王利敏, 张晖英, 周青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 42 (
9
): 6-11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0110143
支持材料
Top
PDF
(2035KB) (
30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针对2020年7套高考试卷中的化学实验题,从题型分值、呈现形式、考查内容、绝对难度、核心素养等多个维度,综合分析试题的特点。研究发现,7套试卷的实验题在阅读量、...
针对2020年7套高考试卷中的化学实验题,从题型分值、呈现形式、考查内容、绝对难度、核心素养等多个维度,综合分析试题的特点。研究发现,7套试卷的实验题在阅读量、背景、内容量、推理、数学技能、开放度、阶梯性难度指标上各有侧重;7套试卷的实验题中,针对“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30次)、“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19次)维度素养的考查频次相对较高,对“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6次)维度素养的考查频次相对较低;在素养考查水平方面,对“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考查整体上集中在较低水平,对“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考查整体上在较低水平和较高水平上分布较为均衡。
Select
基于课程标准的科学建模能力试题开发与检验研究
于志民, 何鹏, 李婷婷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 42 (
9
): 12-21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1010135
支持材料
Top
PDF
(4822KB) (
14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科学建模能力测评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基于课程标准对学生科学建模能力进行试题开发和评价是目前化学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所共同关注的研究议题...
科学建模能力测评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基于课程标准对学生科学建模能力进行试题开发和评价是目前化学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所共同关注的研究议题。以整体效度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结构中心设计原则和证据中心设计原则作为设计方法论,构建了基于课程标准的科学建模能力试题开发框架,并以“电离与离子反应”主题中具体评价目标为例,对开发和实施过程中的效度进行全面、系统地呈现和分析。
优质课例
Select
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深度教学
*
——以“酸、碱、盐复习”为例
叶红艳, 肖莉, 张蓓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 42 (
9
): 22-27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0030293
支持材料
Top
PDF
(8868KB) (
65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基于深度学习理念,对酸、碱、盐复习进行了设计。以灭火器原理探究为主线,以实验探究活动为主导,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鉴别盐酸和硫酸,并运用阅读、分析信息的能力及对知...
基于深度学习理念,对酸、碱、盐复习进行了设计。以灭火器原理探究为主线,以实验探究活动为主导,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鉴别盐酸和硫酸,并运用阅读、分析信息的能力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以达到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目的。
Select
以层层深入的问题引导计算思维模型建构
*
——以“化学反应中含杂质物质质量的计算”为例
李豪杰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 42 (
9
): 28-34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0040032
支持材料
Top
PDF
(2471KB) (
25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针对学生在学习“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普遍存在的“机械记忆解题步骤、怠于探求问题背后深层原因、将化学问题沦为单纯的数学计算...
针对学生在学习“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普遍存在的“机械记忆解题步骤、怠于探求问题背后深层原因、将化学问题沦为单纯的数学计算”等倾向问题,采用层层深入的问题设置来激发学生深度思维,促使学生将已有知识链条化、结构化,同时将内在的思维链条外化,逐步搭建解决问题的一般思维模型,以此促进学生对化学核心概念和原理的深度理解。在初步建模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化学反应中含杂质物质质量的计算”的具体问题再次建模,逐步形成“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类问题的解决图式。调查数据表明,经过思维建模及其应用有效发展了学生的深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Select
以乙醇为主线的“化学方程式”单元复习课教学
郑晓明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 42 (
9
): 35-40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0040175
支持材料
Top
PDF
(9043KB) (
4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分析了九年级化学“化学方程式”的有关教研类文献,提出在单元复习阶段要基于学科思想系统整合教学内容,以乙醇为教学主线,在知识之间进行整体性...
分析了九年级化学“化学方程式”的有关教研类文献,提出在单元复习阶段要基于学科思想系统整合教学内容,以乙醇为教学主线,在知识之间进行整体性联通,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提高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帮助学生建构学科观念,呈现了可借鉴的教学设计。
教学研究
Select
基于学科理解的学习任务设计策略
张笑言, 郑长龙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 42 (
9
): 41-45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0020150
支持材料
Top
PDF
(2309KB) (
27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基于学科理解的学习任务是精细化教学研究的切入点,是核心素养的落脚点。基于分析学习任务的内容、方法、情境要素,结合原电池教学案例,提出以下设计策略:对教学内容本原...
基于学科理解的学习任务是精细化教学研究的切入点,是核心素养的落脚点。基于分析学习任务的内容、方法、情境要素,结合原电池教学案例,提出以下设计策略:对教学内容本原性、结构化地理解;分析学生认知基础和学习困难,确定学习任务着力点;任务以本原问题体现,显化认识视角;注重学习任务的教学逻辑;活动指向学生的素养发展;创造真实适切的任务情境。
Select
新课标“硅及其化合物”定位的嬗变与教学重构——基于HPS模式改进的教学设计
吴晗清, 何婷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 42 (
9
): 46-52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9090001
支持材料
Top
PDF
(1212KB) (
27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 》中明确提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完成了三维目标的迭代。硅及其化合物相关内容发生了较大变化,虽然知识层面要求降低,但是作为认...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 》中明确提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完成了三维目标的迭代。硅及其化合物相关内容发生了较大变化,虽然知识层面要求降低,但是作为认识对象和感性认识素材的要求却有所提高。这种定位的嬗变,势必要求进行主题教学的重构。结合化学发展史以及改进的HPS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教学实践探索。
教师教育
Select
新手—熟手高中化学教师PCK个案比较研究
*
——以“氧化还原反应”主题为例
冯鸿艺, 邓峰, 欧阳欣仪, 黄炜钰, 王鹏程, 陈资城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 42 (
9
): 53-58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9080126
支持材料
Top
PDF
(1015KB) (
10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采用访谈法与质性资料分析法,测查了6名(3名新手与3名熟手)高中化学教师关于氧化还原反应主题的PCK。结果表明:(1)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在CTO,KoL与KoS...
采用访谈法与质性资料分析法,测查了6名(3名新手与3名熟手)高中化学教师关于氧化还原反应主题的PCK。结果表明:(1)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在CTO,KoL与KoS组分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新手教师倾向于采用“教师-传授”教学取向,对学生知识的把握相对不足,更强调使用习题巩固策略;而熟手教师倾向于采用“学生-建构”教学取向,对学生知识的把握更为全面,更强调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2)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在KoC与KoA组分上存在较明显的相似之处。在课程知识方面,教师对课程标准与教材中氧化还原反应主题内容具有较好的理解,但对化学基本观念、学科核心素养认识尚浅;在评价知识方面,教师偏向于传统的评价方式,且集中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但相对缺乏对学生的课前诊断性评价。文末据此对我国化学教师教育及其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调研报告
Select
游戏化学习能促进化学学业成就吗
*
——对国内外32项化学游戏化学习研究的元分析
蔡丹菊, 钱扬义, 李林燊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 42 (
9
): 59-66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0020110
支持材料
Top
PDF
(1407KB) (
37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国内外研究者在探究化学游戏化学习对学业成就的影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至今没有一致的结论。鉴于此,采用元分析方法对近10年国内外32项化学游戏化学习研究(共37项研...
国内外研究者在探究化学游戏化学习对学业成就的影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至今没有一致的结论。鉴于此,采用元分析方法对近10年国内外32项化学游戏化学习研究(共37项研究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1)总效应量为0.730,说明游戏化学习对化学学习成就有中等偏上的积极影响;(2)非电子游戏和教学活动游戏的学习效果比电子游戏及混合式游戏的学习效果更显著;(3)游戏化学习在中学学段的应用对化学学习成就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化学游戏化学习更适合应用在中小班规模。并提出推进化学游戏进课堂和改进化学游戏化学习的建议。
实验教学与教具研制
Select
“蓝瓶子”实验再探究
*
信欣, 刘禹, 孙影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 42 (
9
): 67-75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0050116
支持材料
Top
PDF
(7965KB) (
58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利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蓝瓶子”实验进行正交实验设计,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最佳实验条件。利用氧化还原传感器(ORP)对&ldqu...
利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蓝瓶子”实验进行正交实验设计,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最佳实验条件。利用氧化还原传感器(ORP)对“蓝瓶子”振荡体系的电极电势变化曲线进行分析,并针对蓝色的产生和消失过程设计3组对比实验深入探究,阐明其反应原理,意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趣味实验现象背后的微观反应本质。
问题讨论与思考
Select
用箭推法书写中学常见无机反应机理
*
徐守兵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 42 (
9
): 76-81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0030272
支持材料
Top
PDF
(1654KB) (
89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借鉴有机反应机理箭推法的书写方法,举例探究了中和反应、水解反应、化合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等中学常见无机反应机理的书写方法。
借鉴有机反应机理箭推法的书写方法,举例探究了中和反应、水解反应、化合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等中学常见无机反应机理的书写方法。
国内外动态
Select
国际科学教育中学生物质微粒性认识的研究进展
迟岑迪, 毕华林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 42 (
9
): 82-87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0030222
支持材料
Top
PDF
(1125KB) (
155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物质微粒性”(PNM)是科学教育中的大概念之一,在国际科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分析近20年国际科学教育相关研究文献,梳理了PNM...
“物质微粒性”(PNM)是科学教育中的大概念之一,在国际科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分析近20年国际科学教育相关研究文献,梳理了PNM的理论溯源、内涵、学生认识模型、制约因素及教学策略,阐明了当前国际科学教育领域对学生PNM认识的研究进展,为我国化学课程改革研究提供参考。
Select
基于模型—证据链的科学论证教学研究进展
朱燕, 俞嘉燕, 任红艳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 42 (
9
): 88-94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0050119
支持材料
Top
PDF
(1381KB) (
24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科学论证教学因致力于学生高阶思维发展和关键能力培养,在国际理科教育教学中备受关注。以“电离理论的产生”主题为例,较为细致地介绍了模型证据...
科学论证教学因致力于学生高阶思维发展和关键能力培养,在国际理科教育教学中备受关注。以“电离理论的产生”主题为例,较为细致地介绍了模型证据链(MEL)这一新颖的科学论证教学模式的结构和要素。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了该教学模式的功能与价值,即通过证据评估模型的方式发展学生基于模型的推理能力,从而提升批判性评价的水平,并进而促进概念转变。
Select
可视化知识图谱视角下的中学化学课堂观察研究分析
*
张四方, 李孝男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 42 (
9
): 95-96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0110136
支持材料
Top
PDF
(1306KB) (
35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
Select
原子量基准的设定及其教育价值
吴雅琪, 郑旭莲, 程萍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 42 (
9
): 97-101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9120106
支持材料
Top
PDF
(1452KB) (
495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从以氢为基准到以氧为基准,再到以碳为基准,原子量基准的设定与化学学科的发展紧密相关。运用原子量基准的设定史实,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相关的困惑,学习其中蕴含的思想方法...
从以氢为基准到以氧为基准,再到以碳为基准,原子量基准的设定与化学学科的发展紧密相关。运用原子量基准的设定史实,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相关的困惑,学习其中蕴含的思想方法和科学态度,认识科学的本质,充分发挥史实的教育价值。
Select
思想和技术融合下铝元素概念的演变
袁振东, 李浩然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 42 (
9
): 102-106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0030289
支持材料
Top
PDF
(1097KB) (
65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从认识铝的化合物到铝元素预言的产生、金属单质的获取、原子质量的测定,直至同位素的发现,铝元素概念的发展大致可分为萌芽、形成和新的认识3个主要时期。相应的,关于铝...
从认识铝的化合物到铝元素预言的产生、金属单质的获取、原子质量的测定,直至同位素的发现,铝元素概念的发展大致可分为萌芽、形成和新的认识3个主要时期。相应的,关于铝元素的认识经历了从假说到客观实在,从定性到定量,从宏观到微观的发展历程。铝元素概念的演变浓缩着人类科学认知的过程,体现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化学奥林匹克
Select
第34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解析
*
——以有机化学模块第9和第10题为例
李俊, 杨明岸, 陈晓丽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 42 (
9
): 107-112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0100129
支持材料
Top
PDF
(1821KB) (
228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以第34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中的有机化学模块第9和10题为例,从化学反应历程的角度出发,对试题内容与解题思路进行了分析,激发读者探索化学的兴趣。
以第34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中的有机化学模块第9和10题为例,从化学反应历程的角度出发,对试题内容与解题思路进行了分析,激发读者探索化学的兴趣。
名师工作室
Select
名师工作室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綦俊杰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 42 (
9
): 113
支持材料
Top
PDF
(867KB) (
12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论文简报
Select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微视频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
牟丽蓉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 42 (
9
): 34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1010087
支持材料
Top
PDF
(982KB) (
39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Select
高中化学必修与选择性必修教材融合的教学策略 ——以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例
白建娥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 42 (
9
): 45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1010190
支持材料
Top
PDF
(1024KB) (
255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Select
人教版新教材《有机化学基础》的编写特点及教学建议
晏雄, 王诗娴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 42 (
9
): 75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0120064
支持材料
Top
PDF
(1105KB) (
6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Select
虚拟实验在初三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谭瑞芳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 42 (
9
): 101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0120120
支持材料
Top
PDF
(1060KB) (
29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Select
第六届全国化学教育高峰论坛通知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 42 (
9
): 40
支持材料
Top
PDF
(699KB) (
19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Select
2021年《化学教育》订阅通知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1, 42 (
9
): 106
支持材料
Top
PDF
(829KB) (
2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公告
More>>
·
新年寄语
·
2025年《化学教育》订阅办法
·
投稿注意事项
·
中学化学“名师工作室”稿件征集
·
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公告
·
为《化学教育》代言
·
免费发表和下载文章的办法
·
化学教育微信扫一扫
重要会议及培训通知
友情链接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中国化学会
·
北京师范大学
广告服务
京ICP备0500753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741号
版权所有 © 《化学教育(中英文)》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楼217室
邮编:100875 电话:86-010-58807875 E-mail:hxjy-jce@263.net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