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作者投稿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找回密码
读者中心
专家登录
编委登录
编辑登录
主编登录
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浏览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版权信息
编 委 会
栏目设置
投稿指南
网上投稿
投稿须知
论文模板
论文写作要求
论文写作培训
版权转让协议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下期要目
下载中心
期刊订阅
网上付款
邮局汇款
现金支付
期刊工具
Email Alert
RSS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ISSN 1003-3807
CN 10-1515/O6
2015年 第36卷 第1期 出版日期: 2015-01-02
本期栏目:
专论
课程与教材研讨
新课程天地
教学研究
复习指导
教师教育
调查报告
实验教学与教具研制
问题讨论与思考
化学奥林匹克
选择
|
合并摘要
|
导入文献管理工具
专论
Select
新手-熟手教师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比较研究——以"离子反应"为案例
何鹏, 郑长龙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1
): 1-5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3100090
支持材料
Top
PDF
(835KB) (
34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利用《课堂教学基元系统有效性评价量表》,对新手教师和熟手教师"离子反应"课堂教学中基元系统有效性进行评价,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2者在"时间利用的合理性""教学行...
利用《课堂教学基元系统有效性评价量表》,对新手教师和熟手教师"离子反应"课堂教学中基元系统有效性进行评价,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2者在"时间利用的合理性""教学行为链实施质量"和"匹配度"3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熟手教师比新手教师表现要好;在"资源和手段使用质量"和"基元内容的合理性"2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者在"资源和手段使用质量"上均表现不理想,在"基元内容的合理性"上均表现良好;在基元系统有效性总分上2者表现出了显著性差异,整体上而言,熟手教师的课堂教学基元系统有效性高于新手教师.
课程与教材研讨
Select
欧洲PARSEL模式下的初中化学校本课程实践
胡君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1
): 6-9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3120021
支持材料
Top
PDF
(821KB) (
10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科学教育与科学素养的普通性和相关性(PARSEL)计划与课程开发模式是欧盟正在推行的一个科学课程改革计划,其目的是通过中学生在社会背景下对科学问题的探究和决策,...
科学教育与科学素养的普通性和相关性(PARSEL)计划与课程开发模式是欧盟正在推行的一个科学课程改革计划,其目的是通过中学生在社会背景下对科学问题的探究和决策,来提高科学课程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普及性和相关性.这种模式对我国课程改革与校本课程开发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Select
试论内地新疆高中班预科化学课程的研究方向和内容
麦裕华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1
): 10-13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3030070
支持材料
Top
PDF
(608KB) (
2649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介绍内地新疆高中班的政策背景和基本情况,说明进行预科化学课程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从教学规划、学习心理、学业评价、学科活动这4个研究方向提出若干研究问题,对预科化...
介绍内地新疆高中班的政策背景和基本情况,说明进行预科化学课程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从教学规划、学习心理、学业评价、学科活动这4个研究方向提出若干研究问题,对预科化学课程的一些教学实践情况进行介绍.对如何不断开展预科化学课程研究提出建议.
新课程天地
Select
基于化学课程标准的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策略
杨承印, 李环宇, 杨帆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1
): 14-19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3120050
支持材料
Top
PDF
(736KB) (
12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中观层面的单元教学目标居于宏观的学段目标、学期目标与微观的课时目标之间,是完整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基本单位.它的有效设计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全面落实课程目标,实现学...
中观层面的单元教学目标居于宏观的学段目标、学期目标与微观的课时目标之间,是完整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基本单位.它的有效设计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全面落实课程目标,实现学期教学目标,指导课时教学目标.准确合理的单元教学目标设计,需要以课程标准为基础,响应学段、学期(模块)教学目标,指导课时教学目标,从而实现由课程目标所规定的知识要求及其教育价值的追求到不同水平层级知识与技能学习目标、体验性学习目标的落实.
Select
基于建构主义和反省思维的实验教学——以"丁达尔现象的再认识"为例
蒋晓乾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1
): 20-23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3090176
支持材料
Top
PDF
(768KB) (
109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以"丁达尔现象的再认识"教学为例,设计一系列"非常规胶体实验"创设教学情境,打破学生思维惯性,基于建构主义和反省思维,探索培养学生学科思维的教学模式.
以"丁达尔现象的再认识"教学为例,设计一系列"非常规胶体实验"创设教学情境,打破学生思维惯性,基于建构主义和反省思维,探索培养学生学科思维的教学模式.
Select
中学化学必修教材中"离子知识"的编排研究
张婷, 程萍, 马宏佳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1
): 24-28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20039
支持材料
Top
PDF
(1215KB) (
12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电解质、电离、离子反应等一系列"离子知识"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学生学习离子知识的进程并不同于科学发展的进程.人教版、苏教版《化学1》教材对于离子知识的编排都较好...
电解质、电离、离子反应等一系列"离子知识"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学生学习离子知识的进程并不同于科学发展的进程.人教版、苏教版《化学1》教材对于离子知识的编排都较好地符合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知顺序和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相结合的要求.
教学研究
Select
数字化手持技术实验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陈琛, 姚如富, 邵忠德, 翟蒙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1
): 29-33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60137
支持材料
Top
PDF
(1127KB) (
645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主要将数字化手持技术实验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相整合, 重点研究数字化手持技术实验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1个应用实例: 运用数字化手持技术实验系统改进"探究影响Fe...
主要将数字化手持技术实验和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相整合, 重点研究数字化手持技术实验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1个应用实例: 运用数字化手持技术实验系统改进"探究影响Fe
3+
水解的因素"实验, 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探索数字化手持技术实验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Select
中学化学核心概念关键特征的建构策略
吴庆生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1
): 34-38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3100144
支持材料
Top
PDF
(822KB) (
9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结合"氧化还原反应"和"化学平衡"2个例证,探索化学核心概念的建构策略.首先从正例与反例的对比中归类概念的表观特征,并从表观特征切入剖析概念的本质特征,然后应用...
结合"氧化还原反应"和"化学平衡"2个例证,探索化学核心概念的建构策略.首先从正例与反例的对比中归类概念的表观特征,并从表观特征切入剖析概念的本质特征,然后应用概念的关键特征进行推论演绎,最后将新概念融入到已有的概念系统中.内化化学核心概念需要在实践应用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Select
基于科学本质的HPS教学实践——初中化学绪言教学设计
王硕, 靳莹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1
): 39-42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40026
支持材料
Top
PDF
(754KB) (
349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将科学本质教育融入中小学科学教育课堂上是如今世界范围研究的热点,本节课抓住初中化学绪言课的典型特点,有效地将STS教育和HPS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化...
将科学本质教育融入中小学科学教育课堂上是如今世界范围研究的热点,本节课抓住初中化学绪言课的典型特点,有效地将STS教育和HPS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化学发展的过程与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埋下对化学科学的好奇心,达到启蒙的目的.
Select
提升学生对化学学科知识价值的认识——以"平衡常数的复习"一课为例
黄宏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1
): 43-45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60001
支持材料
Top
PDF
(469KB) (
309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以"平衡常数的复习"一课为例,说明如何利用素材并进行有效设计,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价值认识的目的,进而让学生乐于学习化学.
以"平衡常数的复习"一课为例,说明如何利用素材并进行有效设计,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价值认识的目的,进而让学生乐于学习化学.
复习指导
Select
初中化学"氧化物的复习"教学实录及反思
符爱琴, 龚洁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1
): 46-50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70015
支持材料
Top
PDF
(1189KB) (
118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实录了1堂"氧化物的复习"的课堂教学过程.以氧化物知识复习为主线,将游戏的元素和方法融入教学情境,从元素观、转化观和分类观的视角去认识和剖析氧化物及其转化规律,...
实录了1堂"氧化物的复习"的课堂教学过程.以氧化物知识复习为主线,将游戏的元素和方法融入教学情境,从元素观、转化观和分类观的视角去认识和剖析氧化物及其转化规律,体现了物质研究的一般方法,呈现了1堂学科观念教学的具体课例,凸显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的基本流程和思想方法.
教师教育
Select
中学化学教师教学诊断能力的调查研究
丁弘正, 李佳, 王后雄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1
): 51-55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3070098
支持材料
Top
PDF
(795KB) (
411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以在职高中化学教师及在校化学专业师范生为研究对象,对化学教师教学诊断能力现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诊断能力在整体...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以在职高中化学教师及在校化学专业师范生为研究对象,对化学教师教学诊断能力现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诊断能力在整体上处于一个中等水平,但在不同个体之间还是存在比较大的差异.经验型教师的化学教学诊断能力要明显高于新手型教师和职前教师,同时,教师教学诊断能力也受学校层次、所处地域等客观因素影响,学生、家长、学校等对教师的高要求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诊断能力.当然在化学教师当中还存在理论缺乏、意识不强等问题.根据研究结果,从教师自身、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师范院校等方面,对化学教师教学诊断能力的提高提出相应建议.
Select
农村初中化学教师PCK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张辰妹, 刘敬华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1
): 56-60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3100007
支持材料
Top
PDF
(560KB) (
58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学科教学知识(PCK)在国际上已被广泛认为是教师教学知识的核心,并日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参考有关资料编制了"初中化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调查问卷,并以河北省71位...
学科教学知识(PCK)在国际上已被广泛认为是教师教学知识的核心,并日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参考有关资料编制了"初中化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调查问卷,并以河北省71位农村初中化学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农村初中化学教师的总体PCK水平偏低,化学素材知识这一部分得分最低,需要关注农村化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而不同年龄、不同教龄以及不同职称化学教师的PCK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
调查报告
Select
高一学生化学学科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崔建玲, 刘一兵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1
): 61-64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3090289
支持材料
Top
PDF
(610KB) (
10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运用化学自我概念问卷,对高一学生化学学科自我概念和化学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学生化学学科自我概念达到中等水平,化学学业自信较高,化学学业自我调控...
运用化学自我概念问卷,对高一学生化学学科自我概念和化学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学生化学学科自我概念达到中等水平,化学学业自信较高,化学学业自我调控较弱;学生化学学科自我概念水平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父母职业背景对学生化学自我概念有较大的影响;学生化学成绩与化学学科自我概念得分之间具有一致性,学生化学成绩对化学学科概念的形成有显著的影响.
实验教学与教具研制
Select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装置的创新设计
于永民, 邹正良, 李胜荣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1
): 65-66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2110035
支持材料
Top
PDF
(599KB) (
219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通过分析现行苏教版化学教材中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的不足,从教学实际的角度,科学地设计出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方案.该设计将2项实验组合在一起,较好地实现了操作...
通过分析现行苏教版化学教材中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的不足,从教学实际的角度,科学地设计出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方案.该设计将2项实验组合在一起,较好地实现了操作简单、现象对比明显、原料节约、原理展示清晰、绿色环保和有效调控的创新目的.
Select
吸水后"尿不湿"的趣味实验
罗鹏, 谢巧兵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1
): 67-69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3050061
支持材料
Top
PDF
(655KB) (
69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以教材中有关高吸水性树脂(以下简称SAP)——聚丙烯酸钠的实验为基础,探究吸水后SAP的趣味实验.生活中看似简单的物质与现象,蕴涵丰富的化学原理.激发学生学习兴...
以教材中有关高吸水性树脂(以下简称SAP)——聚丙烯酸钠的实验为基础,探究吸水后SAP的趣味实验.生活中看似简单的物质与现象,蕴涵丰富的化学原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问题讨论与思考
Select
对碘与四氯化碳混合液分离实验"异常"现象的机理探究
翟志勇, 金前英, 陆爱国, 陆子恒, 薛康燕, 褚琳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1
): 70-72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3050099
支持材料
Top
PDF
(520KB) (
311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在分离碘的四氯化碳混合液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异常"现象,在弄清楚"异常"现象机理基础上,取得一些新认识.即:碘单质(I
2
)、碘离子(I
在分离碘的四氯化碳混合液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异常"现象,在弄清楚"异常"现象机理基础上,取得一些新认识.即:碘单质(I
2
)、碘离子(I
-
)、碘酸根(IO
3
-
)3者的存在与溶液酸碱性的环境有关.建议在碘与四氯化碳混合液中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在分离出四氯化碳之后,在含有碘离子(I
-
)和碘酸根离子(IO
3
-
)的混合液中滴加1:10的稀硫酸,使溶液显酸性,得到主要含有单质碘(I
2
)的稀溶液就行了.实现碘与四氯化碳混合液分离后2种试剂还能继续循环利用.
Select
镁条表面"灰黑色外衣"的探究
钱胜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1
): 73-74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2100015
支持材料
Top
PDF
(288KB) (
229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金属表面锈蚀物的成分比较复杂.镁是一种活泼金属,在空气中也容易生锈.但在空气中久置的镁条表面的"灰黑色物质"到底含有哪些物质?着重研究镁条表面的锈蚀物的形成过程...
金属表面锈蚀物的成分比较复杂.镁是一种活泼金属,在空气中也容易生锈.但在空气中久置的镁条表面的"灰黑色物质"到底含有哪些物质?着重研究镁条表面的锈蚀物的形成过程及镁锈的主要成分.
化学奥林匹克
Select
在探索科学的路上坚持做你自己——在2014年全国化学冬令营上的讲话
张希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1
): 75-76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50100zx
支持材料
Top
PDF
(483KB) (
20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Select
国际化学竞赛中双原子体系问题的化简思想
张恒, 万长江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5, 36 (
1
): 77-80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14050057
支持材料
Top
PDF
(485KB) (
9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
-
在近几年的国际化学竞赛中,出现了涉及量子化学基础的赛题,特别是双原子体系这样比较容易被中学生理解的知识点颇受青睐.由于完整地学习双原子体系需要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
在近几年的国际化学竞赛中,出现了涉及量子化学基础的赛题,特别是双原子体系这样比较容易被中学生理解的知识点颇受青睐.由于完整地学习双原子体系需要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的知识作支撑;那么,如何简明地向高中生讲解相关知识,传授有关赛题的解题方法,便成了值得关注的问题.通过1道IChO预备题和1道IChO原题的剖析,给出了化简分析双原子体系的思路,并指出物理意义上的类比迁移是使高中生理解复杂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
公告
More>>
·
新年寄语
·
2025年《化学教育》订阅办法
·
投稿注意事项
·
中学化学“名师工作室”稿件征集
·
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公告
·
为《化学教育》代言
·
免费发表和下载文章的办法
·
化学教育微信扫一扫
重要会议及培训通知
友情链接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中国化学会
·
北京师范大学
广告服务
京ICP备0500753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741号
版权所有 © 《化学教育(中英文)》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楼217室
邮编:100875 电话:86-010-58807875 E-mail:hxjy-jce@263.net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