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作者投稿
注册
   找回密码    读者中心
专家登录 编委登录 编辑登录 主编登录  
 
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浏览
当期目录

ISSN 1003-3807
CN 10-1515/O6
  2011年 第32卷 第6期 出版日期: 2011-03-18

本期栏目:

知识介绍
专论
课程与教材研讨
新课程天地
教学研究
教师教育
调查报告
信息技术与化学
实验教学与教具研制
国内外信息
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
问题讨论与思考
选择 | 合并摘要 | 导入文献管理工具
 知识介绍
捕捉和封存二氧化碳的化学原理及其应用前景
雷范军, 吴惠华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1, 32 (6): 1-3
 支持材料 Top
PDF (1427KB) ( 35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二氧化碳的捕捉与封存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未来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重要环节,因此备受发达国家政府的重视和发展中国家的关注。介绍了“捕捉CO
二氧化碳的捕捉与封存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未来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重要环节,因此备受发达国家政府的重视和发展中国家的关注。介绍了“捕捉CO2”和“封存CO2”的化学反应原理和二氧化碳的捕捉和封存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专论
化学科学理解的基本视角及其核心观念
梁永平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1, 32 (6): 4-7
 支持材料 Top
PDF (1298KB) ( 31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物质及其转化是化学科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化学学科教学的回归性问题。化学科学认识活动对其基本问题“物质及其转化”的认识有2大基本任务:一是探寻“物质及其转化”的基本...
物质及其转化是化学科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化学学科教学的回归性问题。化学科学认识活动对其基本问题“物质及其转化”的认识有2大基本任务:一是探寻“物质及其转化”的基本规律,一是建构“物质及其转化”的科学理论。元素视角是化学科学认识其基本问题“物质及其转化”规律性的独特视角。微观认识是化学科学理解或解释其基本问题“物质及其转化”规律性的独特思维方式。元素观、能量观、科学本质观是化学科学的核心观念。

 课程与教材研讨
教科书中的元素周期律:科学本质的视角
刘前树, 李广洲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1, 32 (6): 8-11
 支持材料 Top
PDF (1365KB) ( 34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教科书是影响学生理解科学本质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知识呈现的逻辑线索、科学史内容的呈现以及语言的运用明确地表述或潜隐地渗透了特定的科学本质观。通过对不同...
教科书是影响学生理解科学本质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知识呈现的逻辑线索、科学史内容的呈现以及语言的运用明确地表述或潜隐地渗透了特定的科学本质观。通过对不同类型高中化学教材中元素周期律呈现的比较分析,发现新版教科书更为重视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但由于传统沿袭、相关研究薄弱等原因,仍然没有很大突破。

另类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罗玉华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1, 32 (6): 12-14
 支持材料 Top
PDF (867KB) ( 6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探讨如何在化学教学中结合当地实际,对迷信的民间传说、错误的地方习俗、虚假的产品广告和不法的商业行为等另类化学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以达到去伪存真、化废为宝,为...
探讨如何在化学教学中结合当地实际,对迷信的民间传说、错误的地方习俗、虚假的产品广告和不法的商业行为等另类化学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以达到去伪存真、化废为宝,为课堂所用的目的。

 新课程天地
中学化学教学中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途径
朱纷, 薛春兰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1, 32 (6): 15-17,51
 支持材料 Top
PDF (906KB) ( 14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诠释了中学化学学科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出了创设智慧的课堂教学、开展丰富的课后拓展和实施多元的学业评价是中学化学教学中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重要途...

诠释了中学化学学科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出了创设智慧的课堂教学、开展丰富的课后拓展和实施多元的学业评价是中学化学教学中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重要途径。


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陈瑞雪, 陶秀梅, 兰俊耀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1, 32 (6): 18-19,22
 支持材料 Top
PDF (1115KB) ( 22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是在新课程理论学习和对课堂教学实践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把化学教学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站在学生和教师...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是在新课程理论学习和对课堂教学实践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把化学教学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站在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的角度,以“问题解决”的思维模式进行教与学的双重研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问题解决”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的初步尝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又有困惑的问题。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化学作业套餐的研究——化学作业设计及案例解析
莫尊理, 杨佩佩, 傅其春, 郭瑞斌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1, 32 (6): 20-22
 支持材料 Top
PDF (596KB) ( 29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传统的作业一直被认为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由于其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对作业丧失了激情,难以达到教学效果。“作业套餐”作为有创新性且具时尚性的...
传统的作业一直被认为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由于其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对作业丧失了激情,难以达到教学效果。“作业套餐”作为有创新性且具时尚性的一种作业形式,要求作业量要少而精,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学生的训练,又能给学生留出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达到分层教育、分步学习、系统熟练的要求。通过对作业套餐的教学实践和深入理解,旨在介绍课程背景下的作业套餐设计和案例分析。

 教学研究
知识、过程、方法的巧妙融合——对“亚硫酸氢钠主要化学性质初探”一节课的评析
杨玉琴, 王祖浩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1, 32 (6): 23-24,80
 支持材料 Top
PDF (1056KB) ( 6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评析了“亚硫酸氢钠主要化学性质初探”一节课的鲜明特色——以精心设计的问题链贯穿探究过程,融知识建构于问题解决过程中,融概念原理的认知价值于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中,...
评析了“亚硫酸氢钠主要化学性质初探”一节课的鲜明特色——以精心设计的问题链贯穿探究过程,融知识建构于问题解决过程中,融概念原理的认知价值于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中,并在知识学习中运用和提炼化学科学方法。

勒夏特列原理和化学平衡常数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和教学反思
徐守兵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1, 32 (6): 25-27
 支持材料 Top
PDF (427KB) ( 38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中认知结构的个案研究
王晓捷, 董素静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1, 32 (6): 28-30
 支持材料 Top
PDF (665KB) ( 115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学生的化学认知结构是內隐的,通过某种方法切实了解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将对化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使用出声思维法将化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外化,通过对受...

学生的化学认知结构是內隐的,通过某种方法切实了解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将对化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使用出声思维法将化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外化,通过对受试问题解决过程的录音材料的文字化、概念图化和问题解决行为图化,综合分析了化学认知结构中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及各部分知识间的结构与逻辑关系,为实施有效教学提供案例。


试论化学探究式教学中探究点的选择
罗秀玲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1, 32 (6): 31-32,60
 支持材料 Top
PDF (728KB) ( 6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但教师在“选择哪些内容进行探究”“什么知识适合探究”方面存在不少困惑。探究点的选择应该以课标和教材要求的程度为依据,注重多重的探...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但教师在“选择哪些内容进行探究”“什么知识适合探究”方面存在不少困惑。探究点的选择应该以课标和教材要求的程度为依据,注重多重的探究价值;应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考虑学生存在较多错误概念的内容;多借鉴化学史相关内容建立的“关键点”。

 教师教育
专家型化学教师教学知识发展途径
许应华, 李小林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1, 32 (6): 33-35
 支持材料 Top
PDF (1288KB) ( 5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对29位专家型化学教师教学知识来源的调查发现,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反思、有组织的专业活动是最重要的来源;阅读专业书刊、同事间日常交流、教科书、在职专业培训是比...

对29位专家型化学教师教学知识来源的调查发现,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反思、有组织的专业活动是最重要的来源;阅读专业书刊、同事间日常交流、教科书、在职专业培训是比较重要的来源;职前培训是一般来源,而作为中小学学生时的经验是最不重要的来源。


化学教育高师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方式的现状调查
李秀秀, 曹继莲, 苗深花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1, 32 (6): 36-38,48
 支持材料 Top
PDF (980KB) ( 189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根据对山东省4所高师院校的调查,辨证地分析了高师生对新课程改革提倡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认识和实施情况,从而找到高师生不能充分进行自主、合作和探...

根据对山东省4所高师院校的调查,辨证地分析了高师生对新课程改革提倡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认识和实施情况,从而找到高师生不能充分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主要原因,阐明了高师生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重要性。


 调查报告
初三学生知觉到的教师期望及其与化学学业成绩的关系
廖伟梁, 邓峰, 钱扬义, 周旋杰, 吴过房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1, 32 (6): 39-40,57
 支持材料 Top
PDF (1308KB) ( 31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从3种期望维度(“教师支持”、“教学互动”和“学业反馈”)、性别两个方面分析初三学...

从3种期望维度(“教师支持”、“教学互动”和“学业反馈”)、性别两个方面分析初三学生知觉到的教师期望差异,考察教师期望、性别对学生化学学业成绩的预测作用,并比较教师期望和性别两种因素对化学学业成绩预测作用的差异。结果表明:初三学生知觉到的来自化学教师的期望偏低,维度差异显著,性别差异不显著;相比于性别差异,教师期望对学生化学成绩的预测作用更大,其中“教师支持”维度的预测作用最大。


初中化学教师利用期刊自主学习的调查与思考
周春春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1, 32 (6): 41-43
 支持材料 Top
PDF (738KB) ( 4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就初中化学教师利用期刊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调查,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阐明教师必须坚持自主学习来提升自己,以适应教育的发展。
就初中化学教师利用期刊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调查,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阐明教师必须坚持自主学习来提升自己,以适应教育的发展。

温州地区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学生作业负担情况调查分析
郑挺谊, 郑长龙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1, 32 (6): 44-48
 支持材料 Top
PDF (973KB) ( 14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作业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实施高中化学新课程后必修模块学生作业负担情况,对浙江省温州市区、县城和乡镇3类学校的高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师生访谈,统计得...
作业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实施高中化学新课程后必修模块学生作业负担情况,对浙江省温州市区、县城和乡镇3类学校的高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师生访谈,统计得出初步结论并进行差异性归因分析,提出解决高中化学新课程作业问题的对策。

 信息技术与化学
多媒体课件因子对化学教学的影响分析——以“溶液的渗透压”教学为例
李湘苏, 余先纯, 王力群, 朱雷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1, 32 (6): 49-51
 支持材料 Top
PDF (889KB) ( 22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以“溶液的渗透压”为例,通过比较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找出多媒体课件因子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结果表明:学生对多媒体课件有较强的情感;...

以“溶液的渗透压”为例,通过比较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找出多媒体课件因子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结果表明:学生对多媒体课件有较强的情感;适当的课件动画、教学速度控制、教师的引导等对教学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以多媒体课件进行化学计算的教学,教学效果不如传统教学;多媒体课件可以促进学生对操作的“认知—定向”阶段的提高,但是不能替代实践操作。


 实验教学与教具研制
运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探讨
姚拥军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1, 32 (6): 52-54
 支持材料 Top
PDF (882KB) ( 6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课堂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维能力。探讨运用化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其中包括迁移能力、收敛能力和释疑能力。
课堂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维能力。探讨运用化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其中包括迁移能力、收敛能力和释疑能力。

运用手持技术探究酸碱滴定过程中电导率的变化
李霞, 黄菲菲, 钱扬义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1, 32 (6): 55-57
 支持材料 Top
PDF (904KB) ( 8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高中生对酸碱滴定过程电解质溶液电导率的变化过程存在的一定的认知困难,本研究运用手持技术来测定NH3·H2O...
高中生对酸碱滴定过程电解质溶液电导率的变化过程存在的一定的认知困难,本研究运用手持技术来测定NH3·H2O滴定盐酸、醋酸及盐酸与醋酸的混合酸的电导率的变化,运用origin7.5处理并分析数据,帮助学生解决这一认知难点。

实验探究钢铁的腐蚀
唐敏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1, 32 (6): 58-58,59
 支持材料 Top
PDF (417KB) ( 34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铁吸氧腐蚀的实验创新
项云, 钱海滨, 蒋金虎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1, 32 (6): 59
 支持材料 Top
PDF (213KB) ( 16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乙醇与钠的反应”实验改进
周如磊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1, 32 (6): 60
 支持材料 Top
PDF (276KB) ( 20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演示钾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
谭宗俊, 张莉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1, 32 (6): 61
 支持材料 Top
PDF (577KB) ( 79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用数字化实验演示浓硫酸的吸水性
唐增富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1, 32 (6): 62-62,71
 支持材料 Top
PDF (481KB) ( 17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浓硫酸的吸水性实验,尤其是浓硫酸对气体的干燥实验,难以用传统的实验手段演示。利用相对湿度传感器进行对比实验,分别测定有浓硫酸和没有浓硫酸的密闭容器中空气湿度的变...
浓硫酸的吸水性实验,尤其是浓硫酸对气体的干燥实验,难以用传统的实验手段演示。利用相对湿度传感器进行对比实验,分别测定有浓硫酸和没有浓硫酸的密闭容器中空气湿度的变化,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空气的湿度在浓硫酸作用下急剧减小,说明浓硫酸将空气中大部分水吸收了,从而得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硫酸可以作为气体干燥剂。

高师生分组探究木耳中铁、碘与钙的实验设计
乔金锁, 刘冷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1, 32 (6): 63-64,61
 支持材料 Top
PDF (1238KB) ( 55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为了让高师生体验探究学习,掌握探究方法、发展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探索用适宜浓度盐酸溶液浸泡木耳,取其浸泡液与饱和硫氰酸钾溶液反应,检验木耳中的铁;取其浸泡液加入...
为了让高师生体验探究学习,掌握探究方法、发展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探索用适宜浓度盐酸溶液浸泡木耳,取其浸泡液与饱和硫氰酸钾溶液反应,检验木耳中的铁;取其浸泡液加入淀粉溶液后与适量碘盐反应,检验木耳中的碘;取其浸泡液分别加入饱和草酸铵溶液、饱和碳酸钠溶液、20%氢氧化钠溶液,检验木耳中的钙。

 问题讨论与思考
如何准确把握课标和教材的内容——以氧气成键特征的探讨为例
周改英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1, 32 (6): 65-67
 支持材料 Top
PDF (1059KB) ( 559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就如何准确把握课标和教材的内容,结合氧气结构的教学案例探讨了价键法不能解释氧气具有顺磁性的特性,认为氧气的分子结构应该用分子轨道理论描述,中学教学不宜要求...

就如何准确把握课标和教材的内容,结合氧气结构的教学案例探讨了价键法不能解释氧气具有顺磁性的特性,认为氧气的分子结构应该用分子轨道理论描述,中学教学不宜要求学生用电子配对法写出氧气的电子式和结构式;提出教学要加强本体性知识和发展性知识的研修,准确把握新课标要求正确使用课程资源的建议。


对五氧化二磷催化乙醇脱水反应的研究
马春生, 朱莹敏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1, 32 (6): 68-71
 支持材料 Top
PDF (1117KB) ( 30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下用P2O5催化乙醇脱水反应的情况,并用GC和GC-MS方法检测反应产物。为苏教版《有机化学...

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下用P2O5催化乙醇脱水反应的情况,并用GC和GC-MS方法检测反应产物。为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教材中“认识乙醇的脱水反应”提供教学参考。


对乙酸乙酯制备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作用的定量研究
夏立先, 纪丙全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1, 32 (6): 72-73
 支持材料 Top
PDF (687KB) ( 47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
与化学运动俱进的“四朵金花”
闫蒙钢, 杨城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1, 32 (6): 74-76
 支持材料 Top
PDF (807KB) ( 55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居里夫人、伊雷娜、霍奇金、约纳特4位女科学家是迄今为止仅有的女性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在世界科研领域有着重要地位。介绍了这4位女科学家的生平和成就,着重分析了她们...
居里夫人、伊雷娜、霍奇金、约纳特4位女科学家是迄今为止仅有的女性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在世界科研领域有着重要地位。介绍了这4位女科学家的生平和成就,着重分析了她们成功的原因,以纪念她们在化学领域做出的重大贡献。

 国内外信息
台湾地区分子可视化技术融入化学教育的考察
麦裕华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1, 32 (6): 77-80
 支持材料 Top
PDF (1151KB) ( 40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台湾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逐渐开展了分子可视化技术融入化学教育的研究和实践。通过整理资料,勾勒和考察该历史过程,并对大陆地区中学化学课程改革提出建议。
台湾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逐渐开展了分子可视化技术融入化学教育的研究和实践。通过整理资料,勾勒和考察该历史过程,并对大陆地区中学化学课程改革提出建议。

公告 More>>   
· 新年寄语
· 2024年《化学教育》订阅办法
· 投稿注意事项
· 中学化学“名师工作室”稿件征集
· 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公告
· 为《化学教育》代言
· 免费发表和下载文章的办法
· 化学教育微信扫一扫
重要会议及培训通知
友情链接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中国化学会
· 北京师范大学
广告服务
京ICP备0500753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741号
版权所有 © 《化学教育(中英文)》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楼217室
邮编:100875 电话:86-010-58807875 E-mail:hxjy-jce@263.net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