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作者投稿
注册
   找回密码    读者中心
专家登录 编委登录 编辑登录 主编登录  
 
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浏览
当期目录

ISSN 1003-3807
CN 10-1515/O6
  2025年 第46卷 第7期 出版日期: 2025-04-02

本期栏目:

理论视点
《化学教育》订阅办法
微言大义
第46卷第7期中英文目次
教学研究
教师教育
信息技术与化学
实验教学与教具研制
调研报告
化学·生活·社会
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
问题讨论与思考
国内外动态
优质课例
选择 | 合并摘要 | 导入文献管理工具
 第46卷第7期中英文目次
第46卷第7期中英文目次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7): 0
 支持材料 Top
PDF (432KB) ( 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化学·生活·社会
防晒霜对海洋生态的破坏及应对措施*
伍晓春, 卿颖, 吴景文, 曾睿源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7): 1-8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040069
 支持材料 Top
PDF (3640KB) ( 8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防晒霜对海洋生态的破坏及应对措施<sup>*</sup>
深入剖析有机和无机防晒剂的主要成分、分子结构及作用机理,揭示了其在进入海洋环境后所经历的一系列复杂化学反应以及这些产物对海洋生态系统不可逆转的严重损害。为维护海...
深入剖析有机和无机防晒剂的主要成分、分子结构及作用机理,揭示了其在进入海洋环境后所经历的一系列复杂化学反应以及这些产物对海洋生态系统不可逆转的严重损害。为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从加强监管与激励研发、开发环境友好防晒霜以及产品转型与环保意识等3个维度提出应对策略。

 理论视点
生成性学习理论视角下化学概念理解的内涵与教学建议
卢姗姗, 国鹏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7): 9-14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050082
 支持材料 Top
PDF (1569KB) ( 1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生成性学习理论视角下化学概念理解的内涵与教学建议
概念理解是当前科学教育研究的重要主题。概念理解内涵不清晰将导致教师难以在教学中有效落实倡导理解的教学。生成性学习理论是在信息加工理论基础上解释学生学习的一种进步...
概念理解是当前科学教育研究的重要主题。概念理解内涵不清晰将导致教师难以在教学中有效落实倡导理解的教学。生成性学习理论是在信息加工理论基础上解释学生学习的一种进步性理论,在此视角下对化学概念理解的内涵进行剖析,从而为促进概念理解的化学教学提供学习科学的依据。

 优质课例
初中化学“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跨学科项目教学*——自制安全矿灯
吴冰玉, 卢天宇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7): 15-21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050142
 支持材料 Top
PDF (11428KB) ( 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初中化学“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跨学科项目教学<sup>*</sup>——自制安全矿灯
项目以“自制安全矿灯”为主题,融合历史、物理等课程相关内容,带领学生重走科学家戴维之路。首先提出18世纪矿井因瓦斯爆炸的史实问题,引导学生剖析爆炸原因,利用控制...
项目以“自制安全矿灯”为主题,融合历史、物理等课程相关内容,带领学生重走科学家戴维之路。首先提出18世纪矿井因瓦斯爆炸的史实问题,引导学生剖析爆炸原因,利用控制变量的思想探究爆炸的条件,然后启发学生设计装置,收集不同浓度的氢气,测定可燃性气体氢气的爆炸极限,最后自制安全灯并检验其防爆效果。在对矿井防爆这一真实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学习并应用爆炸的知识,在深化概念理解的同时,增强科学探究与实践能力,培养敢为人先、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家精神。

 教学研究
基于主题式教学的“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单元复习*——探秘同位素标记技术在医疗上的应用
于守丽, 苏秋云, 徐文慧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7): 22-27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3120201
 支持材料 Top
PDF (2055KB) ( 2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基于主题式教学的“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单元复习<sup>*</sup>——探秘同位素标记技术在医疗上的应用
以“同位素标记技术在医疗上的应用”的真实问题为主题进行单元复习,挖掘主题内容与课程内容的关联,实现课程内容主题化。设计具有学科特质的任务与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以“同位素标记技术在医疗上的应用”的真实问题为主题进行单元复习,挖掘主题内容与课程内容的关联,实现课程内容主题化。设计具有学科特质的任务与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促进教学时空从“有限封闭”向“无限开放”转化,实现主题内容任务化及任务解决自主化。在知识建构的同时,将元素“位-构-性”关系认知模型发展为核素“位-构-性”关系认知模型,实现知识运演的结构化。

基于认识思路结构化的大π键教学
卓峻峭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7): 28-29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090096
 支持材料 Top
PDF (1706KB) ( 19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基于认识思路结构化的大π键教学

基于IHV教学模式的化学启蒙教育课例研究*——520化学戏剧:探秘元素故事
郑加越, 温金菊, 钱扬义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7): 30-31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090241
 支持材料 Top
PDF (1231KB) ( 1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教师教育
聚焦课例论文写作的中学化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
麦裕华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7): 32-39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090004
 支持材料 Top
PDF (1097KB) ( 5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中学化学教师撰写课例论文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需求,但存在诸多现实困难。为促进中学化学教师发展课例论文写作能力,以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为实践基地,以“熟人真事”为切...
中学化学教师撰写课例论文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需求,但存在诸多现实困难。为促进中学化学教师发展课例论文写作能力,以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为实践基地,以“熟人真事”为切入点,以“课例论文写作脚手架”为工具,开发了区级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学员教师对该课程具有积极的接受态度,初中教师比高中教师在组织品质维度和有用性维度有更显著积极的态度,不同职称教师的课程接受态度差异不显著。课例论文写作脚手架的应用是该课程获得教学成效的核心因素。对后续优化课程设计与实践提出了若干建议。

 调研报告
基于潜在剖面分析的高一化学选考生化学学业情绪现状研究*
刘玉荣, 孙浩然, 李猛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7): 40-45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040094
 支持材料 Top
PDF (1171KB) ( 5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基于潜在剖面分析的高一化学选考生化学学业情绪现状研究<sup>*</sup>
化学学业情绪是一种关键的非智力因素,是指个体在化学学习活动中的直接情绪体验。使用化学学业情绪量表和化学自我效能感量表,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法对高一化学选考生的化学学...
化学学业情绪是一种关键的非智力因素,是指个体在化学学习活动中的直接情绪体验。使用化学学业情绪量表和化学自我效能感量表,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法对高一化学选考生的化学学业情绪类型进行分析,确定2类别模型为最优分类模型,分别是高积极低消极情绪组和综合情绪组。采用稳健三步法(R3STEP)和BCH法建立回归混合模型分析发现:性别与化学自我效能感对化学学业情绪类别卷入有显著影响,男生相较于女生更易归入高积极低消极情绪组,化学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更易归入高积极低消极情绪组;高积极低消极情绪组学生的化学学业成就显著高于综合情绪组。据此针对不同情绪组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以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基于“思考的魔方”培养学生系统思维能力的探索性研究*
洪喜云, 胡建桥, 胡胜利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7): 46-49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100036
 支持材料 Top
PDF (1053KB) ( 1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发展学生的系统思维是化学教育的重要目标。邱昭良提出的三维模型——思考的魔方是系统思维方法的一个新成果。本研究旨在开发和实施嵌入“思考的魔方”的环境问题微课程,培...
发展学生的系统思维是化学教育的重要目标。邱昭良提出的三维模型——思考的魔方是系统思维方法的一个新成果。本研究旨在开发和实施嵌入“思考的魔方”的环境问题微课程,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来自某高中的52名学生参与了该课程的实施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系统思考环境问题的能力有显著提升,并且学生对该课程教学持有积极态度。“思考的魔方”可以应用于化学教育中发展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与化学

 实验教学与教具研制
燃烧条件的探究和氧气、二氧化碳制取的学科内融合实验设计*
赵东洋, 李艳芳, 冯瑞琦, 康彤彤, 吴海霞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7): 53-55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3110100
 支持材料 Top
PDF (1596KB) ( 15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燃烧条件的探究和氧气、二氧化碳制取的学科内融合实验设计<sup>*</sup>
利用气体实验微型装置中的双球管、燃烧管等微型实验仪器创新设计了燃烧条件的综合性探究实验,包括氧气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制取、燃烧条件的探究等3个初中化学学生必做实验...
利用气体实验微型装置中的双球管、燃烧管等微型实验仪器创新设计了燃烧条件的综合性探究实验,包括氧气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制取、燃烧条件的探究等3个初中化学学生必做实验,经过教学实践检验,证明该创新实验具有绿色环保、安全可靠、简明易做等优点。

皂化反应的生活化实验改进*——利用厨余油制作肥皂
陈宇诗, 江圆圆, 车路, 王伫伫, 兰茜, 伏劲松, 张艳华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7): 56-61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3120205
 支持材料 Top
PDF (6521KB) ( 9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皂化反应的生活化实验改进<sup>*</sup>——利用厨余油制作肥皂
以厨余油为原料制作肥皂,相较于教材中介绍的工艺流程,将其实验过程细化,更有利于在生活中进行,并探究其最优的实验条件,能够提高制作效率,进而形成一个合理化的中学活...
以厨余油为原料制作肥皂,相较于教材中介绍的工艺流程,将其实验过程细化,更有利于在生活中进行,并探究其最优的实验条件,能够提高制作效率,进而形成一个合理化的中学活动方案。优化后的实验结果表明:先在厨余油中加入柠檬酸与磷酸比例为1∶1的混合酸进行脱胶处理,再控制温度为60 ℃、氢氧化钠浓度为40%时进行皂化,经检验此条件下制作的肥皂去污效果最好且用时较少,除去脱胶时间仅用约25 min。将此方案在中学推广实施,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化学的学科价值以及“变废为宝”的现实意义,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

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家庭自制“掰掰热”暖手宝*
张四方, 卢淑娟, 赵娇燕, 闻洪林, 牛汝南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7): 62-69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020074
 支持材料 Top
PDF (11719KB) ( 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家庭自制“掰掰热”暖手宝<sup>*</sup>
使用小苏打、家庭消毒醋精(浓度约为80%)、硬币等原材料进行厨房实验,自制家庭版、可重复使用的“掰掰热”暖手宝,为学生理解溶液、热能和相变的概念提供一个新途径。
使用小苏打、家庭消毒醋精(浓度约为80%)、硬币等原材料进行厨房实验,自制家庭版、可重复使用的“掰掰热”暖手宝,为学生理解溶液、热能和相变的概念提供一个新途径。

探究真实化学工艺流程的实验设计*——电解饱和食盐水
汪兵兵, 胡艳丽, 饶玉流, 许沁杨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7): 70-74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020144
 支持材料 Top
PDF (4009KB) ( 25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探究真实化学工艺流程的实验设计<sup>*</sup>——电解饱和食盐水
以“探究海水淡化电渗析法”为主线,选用饱和食盐水作为海水的替代品进行电解实验,以紫甘蓝为统一的指示剂,自制教具渐进式地从无膜到多室多膜电解饱和食盐水,来探析海水...
以“探究海水淡化电渗析法”为主线,选用饱和食盐水作为海水的替代品进行电解实验,以紫甘蓝为统一的指示剂,自制教具渐进式地从无膜到多室多膜电解饱和食盐水,来探析海水淡化电渗析法的工作原理、装置设计、“膜”的保养及优化,帮助学生体会到电解知识在真实工业中的应用。电解过程中不同电解室溶液颜色均呈现不同的颜色指示,不同电解室之间颜色的动态过渡和渐变,均能有效帮助学生明晰不同电解室的pH变化、离子移动和电极反应情况,同时弥补了教材中缺少多室多膜电解池电解实验的空白。

基于社会性科学议题“碳中和”的实验设计——“二氧化碳捕集”课堂演示实验
李奕奕, 黄萍, 周霞, 冉鸣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7): 75-79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010151
 支持材料 Top
PDF (2396KB) ( 15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基于社会性科学议题“碳中和”的实验设计——“二氧化碳捕集”课堂演示实验
通过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的探究,比较了饱和石灰水、氢氧化钠、氨水、碳酸钾、乙醇胺和N-甲基二乙醇胺等常见试剂捕集CO2的效果。通...
通过定性和定量两方面的探究,比较了饱和石灰水、氢氧化钠、氨水、碳酸钾、乙醇胺和N-甲基二乙醇胺等常见试剂捕集CO2的效果。通过实验,探讨了CO2捕集的速率和平衡问题,同时比较了上述CO2捕集剂的捕集效果。该实验装置简单、试剂易得、现象明显,可作为课堂演示实验或学生综合实验。


 问题讨论与思考
羟醛缩合反应的多维度学科理解
张玉林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7): 83-88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070121
 支持材料 Top
PDF (2348KB) ( 3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羟醛缩合反应的多维度学科理解
羟醛缩合反应,是有机合成中一种常用的增长碳链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20年羟醛缩合反应的相关内容首次进入中学化学教材。从结构化学、实验化学和化...
羟醛缩合反应,是有机合成中一种常用的增长碳链的方法,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20年羟醛缩合反应的相关内容首次进入中学化学教材。从结构化学、实验化学和化学反应原理等多个维度,解读了羟醛缩合反应的机理、选择性、速率、转化率及其在合成中的应用,强化了“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观念。

基于证据比较浓硝酸与稀硝酸的氧化性*
吕艳, 刘文兵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7): 89-94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010103
 支持材料 Top
PDF (1151KB) ( 1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基于证据比较浓硝酸与稀硝酸的氧化性<sup>*</sup>
由高考试题中浓硝酸与稀硝酸的氧化性比较说起,阐述目前氧化性比较的谬误。从氧化性概念出发,以硝酸的氧化性为例,从结构、性质和电极电势3个方面寻找氧化性强弱比较的证...
由高考试题中浓硝酸与稀硝酸的氧化性比较说起,阐述目前氧化性比较的谬误。从氧化性概念出发,以硝酸的氧化性为例,从结构、性质和电极电势3个方面寻找氧化性强弱比较的证据。通过改变条件(浓度、酸碱度等)对同一物质氧化性强弱变化的比较,从定性到定量,探究氧化(还原)性比较的思路及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水溶液中氯化铵与碳酸氢钠的热分解定量探究*
马凯旋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7): 95-101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020070
 支持材料 Top
PDF (2429KB) ( 1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水溶液中氯化铵与碳酸氢钠的热分解定量探究<sup>*</sup>
通过对不同浓度的氯化铵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加热,综合运用定性、定量分析及理论计算探究其在水溶液中的分解情况。在定量分析中,采用化学沉淀法实现了在真实的实验情境下物质...
通过对不同浓度的氯化铵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加热,综合运用定性、定量分析及理论计算探究其在水溶液中的分解情况。在定量分析中,采用化学沉淀法实现了在真实的实验情境下物质分解率的计算,提高了准确度。研究表明:溶液中氯化铵和碳酸氢钠在用酒精灯内焰加热时均发生分解,且随着溶液浓度升高分解率呈增大趋势。在同温同浓度下,加热相同时间,溶液中氯化铵比碳酸氢钠分解率低。研究结果对水溶液中其他铵盐和弱酸酸式盐的受热研究有一定的启示。

利用3D打印与手持技术探究氢氧燃料电池的核心影响因素*
吴中鹏, 田奇峰, 张文华, 李秀学, 潘美宇, 刘小春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7): 102-111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030130
 支持材料 Top
PDF (6048KB) ( 15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利用3D打印与手持技术探究氢氧燃料电池的核心影响因素<sup>*</sup>
针对氢氧燃料电池制作实验存在的不足,以微观机理为指导,融合理论、技术、材料,从源头、过程、结果等3个维度探究影响电池工作的核心因素。利用3D打印技术自主创新设计...
针对氢氧燃料电池制作实验存在的不足,以微观机理为指导,融合理论、技术、材料,从源头、过程、结果等3个维度探究影响电池工作的核心因素。利用3D打印技术自主创新设计制作密闭体系的四腔室装置,探究核心因素之一“H2/O2的量和纯度”;借鉴英国国家石墨烯研究院的研究结论,利用Hummers法自制网状石墨烯电极,探究核心因素之二“H2/O2的吸附和催化”;自制鸡蛋半透膜,探究核心因素之三“电阻”。以此提高能量的供给率、催化率和转化率。探究过程中使用手持技术数字化创新实验,并构建四重表征模型,建立电化学的系统分析思路。

 国内外动态
国外科学教学取向及其与PCK的关系研究综述*
张柔柔, 刘瑞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7): 112-121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080041
 支持材料 Top
PDF (1221KB) ( 2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科学教学取向(STO)是学科教学知识(PCK)相关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对教师专业知识发展和课堂教学实践都起着关键的作用。通过梳理STO概念发展的脉络,厘清STO的...
科学教学取向(STO)是学科教学知识(PCK)相关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对教师专业知识发展和课堂教学实践都起着关键的作用。通过梳理STO概念发展的脉络,厘清STO的概念框架。在此基础上主要围绕3个主题展开综述:从专业知识的角度,分析了STO与PCK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对2者发展的影响;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探讨了STO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阐明了教学实践与STO不一致的原因;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明晰了STO的影响因素和发展策略。本研究对我国STO的相关研究及科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
民国时期中等教育阶段化学教科书国防化学内容研究*
朱昊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7): 122-127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050118
 支持材料 Top
PDF (1235KB) ( 2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931年抗战爆发后,为适应国内形势,教育部召开化学讨论会,提出在当时中等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增加国防化学内容。会后,国防化学在国内受到普遍重视,中等教育阶段化学...
1931年抗战爆发后,为适应国内形势,教育部召开化学讨论会,提出在当时中等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增加国防化学内容。会后,国防化学在国内受到普遍重视,中等教育阶段化学教科书中开始增设国防化学相关章节。系统梳理了民国时期中等教育阶段化学教科书,对25种中学化学教科书中的国防化学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教科书中以毒气、防毒、火药、燃烧剂、烟雾剂知识等为核心的国防化学内容特点,并分析了该部分课后习题的特点,对当前国防教育融入中等教育化学课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微言大义
人工智能时代中学化学数字教材建设的关键路径*
李振华, 陈本锋, 谭小军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7): 128-129
DOI: 10.13884/j.1003-3807hxjy.2024100056
 支持材料 Top
PDF (954KB) ( 51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化学教育》订阅办法
《化学教育》订阅办法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5, 46 (7): 88
 支持材料 Top
PDF (933KB) ( 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公告 More>>   
· 新年寄语
· 2025年《化学教育》订阅办法
· 投稿注意事项
· 中学化学“名师工作室”稿件征集
· 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公告
· 为《化学教育》代言
· 免费发表和下载文章的办法
· 化学教育微信扫一扫
重要会议及培训通知
友情链接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中国化学会
· 北京师范大学
广告服务
京ICP备0500753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741号
版权所有 © 《化学教育(中英文)》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楼217室
邮编:100875 电话:86-010-58807875 E-mail:hxjy-jce@263.net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