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作者投稿
注册
   找回密码    读者中心
专家登录 编委登录 编辑登录 主编登录  
 
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浏览
当期目录

ISSN 1003-3807
CN 10-1515/O6
  2010年 第31卷 第S2期 出版日期: 2010-12-31

本期栏目:

选择 | 合并摘要 | 导入文献管理工具
 教学设计
对北京市优秀课堂教学设计评比活动的回顾与展望
唐建华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1-2
 支持材料 Top
PDF (163KB) ( 5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自2005年以来,北京市教委每年举行一次全市范围的中小学教师优秀课堂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此项活动是通过以案例为核心的教学设计研究,引导教师从以往单一的教案撰写转变...
自2005年以来,北京市教委每年举行一次全市范围的中小学教师优秀课堂教学设计评比活动。此项活动是通过以案例为核心的教学设计研究,引导教师从以往单一的教案撰写转变为进行有意识的教学设计活动,有效地帮助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和反思,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在新课程的实验中不断创新。

“化学能与电能”教学设计
朱群英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3-7
 支持材料 Top
PDF (564KB) ( 12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2(必修)》中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的第一课时。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相比,化学反应原理部分内...
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2(必修)》中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的第一课时。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相比,化学反应原理部分内容更注重学科知识的应用、整合以及学生的思维的有序性和缜密性的培养。

“氧化还原专题”教学设计
张平英, 刘焕亮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8-10
 支持材料 Top
PDF (261KB) ( 9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接受外在信息刺激、积极参与新知识的建构的过程。而新知识只有通过与旧信息的同化与顺应过程才能被学习者所学习。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接受外在信息刺激、积极参与新知识的建构的过程。而新知识只有通过与旧信息的同化与顺应过程才能被学习者所学习。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学设计
孟祥雯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11-15,24
 支持材料 Top
PDF (624KB) ( 198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高中化学新课程着眼于学生发展、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强调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关注化学发展的前沿,注重化学与生活、社会、技术之间的相互影...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高中化学新课程着眼于学生发展、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强调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关注化学发展的前沿,注重化学与生活、社会、技术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高度重视实验与探究,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乙酸的性质”教学设计
马淑华, 陈小凤, 申红松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16-18,56
 支持材料 Top
PDF (278KB) ( 8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设计理念2001年4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将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
1设计理念2001年4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将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的改革思路。

“乙醇”教学设计
张锦集, 张云青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19-24
 支持材料 Top
PDF (525KB) ( 149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新理念下的化学教学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新理念下的化学教学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

“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设计
于鹰, 吴培, 刘刚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25-29
 支持材料 Top
PDF (487KB) ( 5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要发生很大的转变,使学生由以前的"学会"到"想学"再到"会学",创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与提高...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要发生很大的转变,使学生由以前的"学会"到"想学"再到"会学",创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与提高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式教学法就是在这种理念下应运而生的,该教学法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钻研,着眼于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影响盐类水解因素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张雅静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30-34
 支持材料 Top
PDF (526KB) ( 195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在高速信息化,高度科技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应该培养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中心论"或"学生中心...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在高速信息化,高度科技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应该培养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中心论"或"学生中心论"中不适当的思想,才能真正体现出现代教育理论中倡导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设计
孟哲虹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35-39
 支持材料 Top
PDF (579KB) ( 18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是重要的化学原理,它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性,是适用于几乎所有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的普遍规律。这些原理需要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是重要的化学原理,它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性,是适用于几乎所有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的普遍规律。这些原理需要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教学过程,才能使学生正确认识、掌握并灵活运用,需要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不断循环中进行归纳和演绎等逻辑推理。

“垃圾资源化”教学设计
周卫平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40-41,131
 支持材料 Top
PDF (225KB) ( 24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人类赖以生存的气圈、水圈和土圈,是我们必须保护和关注的问题。本课题就以土圈为中心,以垃圾处理为核心进行化学与环境的教育及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
1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人类赖以生存的气圈、水圈和土圈,是我们必须保护和关注的问题。本课题就以土圈为中心,以垃圾处理为核心进行化学与环境的教育及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李蕾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42-44
 支持材料 Top
PDF (413KB) ( 14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课学堂中创设某种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课学堂中创设某种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将会引起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索研究的兴趣。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教学设计
王文震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45-47,135
 支持材料 Top
PDF (387KB) ( 25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1指导思想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化学新课程的一个核心理念,也是化学课程改革所追求的重要目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1指导思想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化学新课程的一个核心理念,也是化学课程改革所追求的重要目标。

“金属与水反应”教学设计
柳红艳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48-50,168
 支持材料 Top
PDF (522KB) ( 15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新课程的改革,在教学理念方面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提倡教学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1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新课程的改革,在教学理念方面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提倡教学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乙醇”教学设计
胡绍平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51-56
 支持材料 Top
PDF (899KB) ( 261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1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设计中,在学生初中知识和已学烃类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从烃到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变化,了解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在学生的头脑中逐...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1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设计中,在学生初中知识和已学烃类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从烃到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变化,了解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建立烃基与官能团位置关系等立体结构模型,帮助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的方法论基础,同时鼓励学生用学习到的知识解释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苯酚”教学设计
胡绍平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57-60
 支持材料 Top
PDF (326KB) ( 24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1教学指导思想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苯酚的内容编排在烃和醇之后进行教学,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思路和方法,并且对苯酚...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1教学指导思想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苯酚的内容编排在烃和醇之后进行教学,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思路和方法,并且对苯酚可能与哪些试剂反应及反应类型具有一定的猜测能力。

“化学能与热能”教学设计
钟永辉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61-64,99
 支持材料 Top
PDF (484KB) ( 261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因此,从生活实际引入本节课,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让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反应与能...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因此,从生活实际引入本节课,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让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反应与能量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三个具体实验中学生对实验现象和结论的描述,使其把握化学反应中物质守恒和能量守恒的规律。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王敏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65-67
 支持材料 Top
PDF (403KB) ( 20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材是本章教材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已学习过的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以及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建...
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材是本章教材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已学习过的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以及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建立盐类的水解的概念,初步了解盐类水解的规律。

“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王建林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68-70,79
 支持材料 Top
PDF (494KB) ( 15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学习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者据此开展的合作学习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学习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者据此开展的合作学习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重要含铁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宁滨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71-74
 支持材料 Top
PDF (552KB) ( 14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有机合成”教学设计
张春峡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75-79
 支持材料 Top
PDF (781KB) ( 51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有机合成实质是利用有机物的性质,进行必要的官能团反应,生成目标产物。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掌握了烃、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等有机物的结构...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有机合成实质是利用有机物的性质,进行必要的官能团反应,生成目标产物。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掌握了烃、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等有机物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用途等方面的知识。

“卤代烃——溴乙烷”教学设计
薛艳梅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80-87
 支持材料 Top
PDF (704KB) ( 158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节课教学指导思想: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的"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节课教学指导思想: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的"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并给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学设计
杜锐英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88-94
 支持材料 Top
PDF (833KB) ( 149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几种常见的碱”教学设计
李文静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95-97,183
 支持材料 Top
PDF (490KB) ( 31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硫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陈艳平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98-99
 支持材料 Top
PDF (164KB) ( 9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结合《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设计理念,依据修订的《北京市中小学课堂评价方案》,坚持"...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结合《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设计理念,依据修订的《北京市中小学课堂评价方案》,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教学整合的优势,给学生提供交流的舞台、发展的平台,使化学教学服务于生活。

“盐酸的性质”教学设计
杜娟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100-102
 支持材料 Top
PDF (383KB) ( 30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在教学设计上,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合理科学地设计探究性问题,让学生以发现者、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突...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在教学设计上,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合理科学地设计探究性问题,让学生以发现者、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于静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103-105
 支持材料 Top
PDF (483KB) ( 23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通过课前调研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解决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最终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知识,这是我本节课设计...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通过课前调研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解决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最终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知识,这是我本节课设计得初衷。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更能应用于生活。

“物质的量”教学设计
戴梅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106-109
 支持材料 Top
PDF (439KB) ( 115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高中《化学1(必修)》教材中将"物质的量"基本概念的教学内容放在了第一章第二节,紧跟第一节内容"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后,突出"化学计量在实验中...
1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高中《化学1(必修)》教材中将"物质的量"基本概念的教学内容放在了第一章第二节,紧跟第一节内容"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后,突出"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对于这个安排,笔者认为,第一章即安排实验的教学突出了化学学科的特点,而将“物质的量”知识与实验联系,一方面体现化学计量这一化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个人认为可以突出化学的科学研究过程,即能使学生体会如何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引入适当物理量来推进研究进程。

“由铜制备硫酸铜的实验方案”教学设计
李井亮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110-114
 支持材料 Top
PDF (463KB) ( 139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本节课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设计的每一...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本节课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设计的每一个主要环节都有学生思考、交流和表达想法的机会,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fe2+与fe3+的相互转化”教学设计
李井亮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115-120
 支持材料 Top
PDF (492KB) ( 21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1化学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凸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时候,较容易就学习而学习,较少与生活联系,教师设计源于生活的实际问...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1化学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凸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时候,较容易就学习而学习,较少与生活联系,教师设计源于生活的实际问题情景并引导学生解决,有利于拉近化学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科学不是冷冰冰地游离于现实生活之外,而是服务于生活;学习也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更好地运用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本领,凸现了化学知识的价值,体现了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铝及铝的化合物”教学设计
刘华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121-125
 支持材料 Top
PDF (425KB) ( 331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物质是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新课程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编排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必修1的阶段,主要是让学生...
1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物质是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新课程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编排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必修1的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建立以单一元素为核心的知识网络,为学生建立关于物质性质的感性认识,建立元素观、分类观和转化观等基本学科观念,为学生学习元素周期律及物质结构的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开放性与实效性并重的教学设计——“材料家族中的元素”单元整体教学
陈欣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126-131
 支持材料 Top
PDF (855KB) ( 23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材料与人类生产生活,材料与化学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人类社会制度的变更与当时社会主导材料的革新有着密切的关系。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材料与人类生产生活,材料与化学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人类社会制度的变更与当时社会主导材料的革新有着密切的关系。

开放性与实效性并重的教学设计——以“铝 金属材料”教学为例
陈欣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132-135
 支持材料 Top
PDF (657KB) ( 6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广,教师在日常课堂中越来越关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课堂学习环境的开放度逐渐扩大。随着课堂开放性的增大,如何落实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暴露出了诸多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广,教师在日常课堂中越来越关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课堂学习环境的开放度逐渐扩大。随着课堂开放性的增大,如何落实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如何能使课堂教学开放性与实效性并重?笔者以自己实际教学的具体的案例进行了分析阐述。

“电解原理”教学设计
王冬松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136-142
 支持材料 Top
PDF (802KB) ( 198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1以教学单元为整体,基于学生原有认识、凸显认知冲突在原理和规律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设计富有驱动性的以认知冲突及其解决为主题的课堂活动,增...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1以教学单元为整体,基于学生原有认识、凸显认知冲突在原理和规律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设计富有驱动性的以认知冲突及其解决为主题的课堂活动,增强课堂时效性通过对以往教学经验的回顾和分析。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重要反应”教学设计
崔银伶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143-145
 支持材料 Top
PDF (426KB) ( 88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化学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开放式的新型学习方式开展学习。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化学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开放式的新型学习方式开展学习。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胡海燕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146-150
 支持材料 Top
PDF (572KB) ( 489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中学化学新课程降低了对化学事实性知识的学习要求,突出了对科学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和基本观念的形成。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中学化学新课程降低了对化学事实性知识的学习要求,突出了对科学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和基本观念的形成。

“溶液中离子平衡的应用”教学设计
冯燕瑛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151-153
 支持材料 Top
PDF (591KB) ( 5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个优秀的人才应该具有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这样的素质也是创造性人才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个优秀的人才应该具有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这样的素质也是创造性人才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学设计
全芙君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154-159
 支持材料 Top
PDF (761KB) ( 208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v形图是一种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结构及形成知识过程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针对关键问题,先做概念的准备,体现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就是要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v形图是一种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结构及形成知识过程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针对关键问题,先做概念的准备,体现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就是要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以便弄清楚什么是已经为人所知的东西。

“硝酸、硫酸”教学设计
全芙君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160-163
 支持材料 Top
PDF (653KB) ( 32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科学探究的主要特征是自主性、探究性和开放性[1]。实验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本,拓展问题空间,增强实验内容的开放性;鼓励学生用类似科学研...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科学探究的主要特征是自主性、探究性和开放性[1]。实验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本,拓展问题空间,增强实验内容的开放性;鼓励学生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实验,提高实验过程的探究性;要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方案、自主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铁与水蒸气反应装置”教学设计
李红艳, 冯俊鹤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164-165
 支持材料 Top
PDF (345KB) ( 71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在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中,铁与水蒸气的反应出现在科学探究中,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课本要求学生设计一套简单的实验装置,使还原铁粉与水蒸气...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在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中,铁与水蒸气的反应出现在科学探究中,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课本要求学生设计一套简单的实验装置,使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以此为依据设计这节课。

 复习教学
高三实验复习——有关“科学探究”的试题
贾艳君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166-168
 支持材料 Top
PDF (219KB) ( 45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的性质中指出,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
1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的性质中指出,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溶液复习课
李炜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169-172
 支持材料 Top
PDF (665KB) ( 69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可以学知识、认...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可以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

在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中提高学生活动有效性的研究
孟祥雯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173-179
 支持材料 Top
PDF (945KB) ( 7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在高三复习的最后阶段,师生们是在不断地测试、讲评中度过大多数时间,以往的试卷讲评课大多数是按部就班地纠错、讲解试卷中的每一题。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在高三复习的最后阶段,师生们是在不断地测试、讲评中度过大多数时间,以往的试卷讲评课大多数是按部就班地纠错、讲解试卷中的每一题。

无机综合推断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李英, 刘焕亮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180-183
 支持材料 Top
PDF (369KB) ( 20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高三总复习阶段,既要帮助学生重现、归类、整理已学化学知识,以达到巩固基础知识的目的,同时也要带领学生摸索、归纳解题规律和方法,强化学科思想、...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高三总复习阶段,既要帮助学生重现、归类、整理已学化学知识,以达到巩固基础知识的目的,同时也要带领学生摸索、归纳解题规律和方法,强化学科思想、训练思维,以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铁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张颖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184-186
 支持材料 Top
PDF (305KB) ( 20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以《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为参考,根据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
1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以《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为参考,根据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性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2方面的思考。

铁单质及其化合物复习教学设计
康玉平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187-190,307
 支持材料 Top
PDF (1190KB) ( 22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夯实基础,熟悉铁单质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化学性质。(2)强化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板块的位置和关系,注意知识的交叉,...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夯实基础,熟悉铁单质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化学性质。(2)强化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板块的位置和关系,注意知识的交叉,为学科内综合做好准备。

非金属元素综合复习教学案例
王坤圣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191-197
 支持材料 Top
PDF (809KB) ( 58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从教学的角度讲,学习理论有3个组成部分:描述在某一领域能力基础上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的专业知识理论;解释学习过程和如何达到的获得理论;描述为了引...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从教学的角度讲,学习理论有3个组成部分:描述在某一领域能力基础上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的专业知识理论;解释学习过程和如何达到的获得理论;描述为了引出这些过程所需要的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干预理论。

氮及其化合物的会考复习教学设计
陈晶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198-202
 支持材料 Top
PDF (550KB) ( 17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化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开放性课堂教学目的是:在化学课堂营造一个积极主动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潜力。从而提...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化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开放性课堂教学目的是:在化学课堂营造一个积极主动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潜力。从而提高化学课堂的实效性,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得灵活有效。

氨、硝酸复习教学设计
张丽苹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203-209
 支持材料 Top
PDF (1046KB) ( 4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根据"最近发展区域"理论,接受学生"最近发展区域"的问题才能够促进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提高学生的信心。教师就需要用有效...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根据"最近发展区域"理论,接受学生"最近发展区域"的问题才能够促进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提高学生的信心。教师就需要用有效的课堂提问,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把,激发学生心理活动、促进思维能力发展。

铝和铝的化合物复习教学设计
张丽苹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210-215
 支持材料 Top
PDF (771KB) ( 20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用一句话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建构。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用一句话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建构。

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教学设计
白云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216-218,250
 支持材料 Top
PDF (413KB) ( 17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节课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的,通过创建开放的学习环境逐步实现以教促学,以学促教,教学相长,从而逐步提高常规复习课课堂教学质量;创建开放学...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节课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的,通过创建开放的学习环境逐步实现以教促学,以学促教,教学相长,从而逐步提高常规复习课课堂教学质量;创建开放学习环境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搭平台,让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元素周期律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刘焕亮, 张平英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219-220
 支持材料 Top
PDF (229KB) ( 13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

 研究论文
对新课程背景下北京市化学实验教学实效性的重新审视
唐建华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221-223
 支持材料 Top
PDF (209KB) ( 5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问题已成为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对于化学实验教学,它的成功与否对于一堂化学课的质量和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高中新课程背景下化...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问题已成为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对于化学实验教学,它的成功与否对于一堂化学课的质量和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高中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开展情况进行广泛调研,并对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对当前北京市化学实验教学开展情况作出新的、更加明确的判断,从而进一步调整工作方向,推进高中化学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化学探究教学开放性和实效性的研究
程同森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224-228
 支持材料 Top
PDF (380KB) ( 7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在认清开放性和实效性含义和理清二者关系的前提下,确定把学习方式的开放作为研究重点,论证了用动手实验的方法学习化学就能创设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探讨了实验探究8个要...
在认清开放性和实效性含义和理清二者关系的前提下,确定把学习方式的开放作为研究重点,论证了用动手实验的方法学习化学就能创设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探讨了实验探究8个要素中具有实效性的开放性措施,得出了开放过程中的生成性是开放达到实效的桥梁的结论。并进一步研究了制约开放性的因素和解决方法。

课例研究课堂交流的实效性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229-230
 支持材料 Top
PDF (175KB) ( 11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交流是课堂教学中司空见惯的行为,它是不可缺少的行为。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课堂教学的活动和师生对话的渠道。在课堂教学的交流中,无疑存在着真正的交流与表面的交流这...
交流是课堂教学中司空见惯的行为,它是不可缺少的行为。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课堂教学的活动和师生对话的渠道。在课堂教学的交流中,无疑存在着真正的交流与表面的交流这样2种形式。2者的存在,使课堂的学生活动实效性完全不同。

突出学科特色 落实三维目标——例谈新课程化学有效教学的体会
姚新平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231-233
 支持材料 Top
PDF (228KB) ( 5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我们认为,化学是最能体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科之一,离开了实际,理论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化学是实验科学,离开了实验就没有化学。以此为基础,化学的学科本质和特色是...
我们认为,化学是最能体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科之一,离开了实际,理论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化学是实验科学,离开了实验就没有化学。以此为基础,化学的学科本质和特色是充满生命活力课堂的源泉,是课堂创设教学情境的最佳素材。

运用“同化理论”提高化学课堂教学实效——以“化学能与电能”教学设计为例
东启云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234-237
 支持材料 Top
PDF (592KB) ( 14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高中化学新教材对化学概念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挑战,也为同化理论应用于化学概念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以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第二章第二节...
高中化学新教材对化学概念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挑战,也为同化理论应用于化学概念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以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的教学设计为例,阐述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如何运用同化理论进行"化学能与电能"的化学概念教学。

网络环境下提高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
东启云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238-241
 支持材料 Top
PDF (865KB) ( 8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已经悄然走进了课堂。网络教学有诸多优势,当然,也有一些制约因素。本文从应用的角度谈了网络课堂教学的优势,影响网络教学的几点因素,以及...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已经悄然走进了课堂。网络教学有诸多优势,当然,也有一些制约因素。本文从应用的角度谈了网络课堂教学的优势,影响网络教学的几点因素,以及在网络环境下提高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行动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探究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王文震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242-244
 支持材料 Top
PDF (463KB) ( 71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新课程理念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如何更好的利用新课程内容的特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本文从重视概...
新课程理念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如何更好的利用新课程内容的特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本文从重视概念的科学探究、突出实验情境的创设、注重社会背景的烘托3个方面,以典型、成功的教学案例论述了探究教学的实效性。

合作探究教学提高化学实验教学实效性
厉红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245-247
 支持材料 Top
PDF (217KB) ( 13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伴随着中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究式教学已经成为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探讨了合作探究教学的概念,分析了理论来源,设计了教学方法,并结合化学教学实践提出了若干重要环...
伴随着中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究式教学已经成为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探讨了合作探究教学的概念,分析了理论来源,设计了教学方法,并结合化学教学实践提出了若干重要环节。

创设问题情境 提高教学实效性
王敏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248-250
 支持材料 Top
PDF (243KB) ( 68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究,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阐述了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几种方式,并对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究,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阐述了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几种方式,并对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应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进行化学教学的探索
王敏, 吕学礼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251-253,294
 支持材料 Top
PDF (419KB) ( 17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问题解决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一直是教育研究中关注的问题。本文对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含义、实施进行了讨论,并针对实施中...
问题解决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一直是教育研究中关注的问题。本文对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含义、实施进行了讨论,并针对实施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有效组织讨论进行化学理论课教学的策略研究
赵研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254-257
 支持材料 Top
PDF (267KB) ( 12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讨论是一种好的合作学习方式,化学基础理论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将讨论这种方式引入理论课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如何在化学理论课教学中有效组织讨论是一个重要课题...
讨论是一种好的合作学习方式,化学基础理论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将讨论这种方式引入理论课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如何在化学理论课教学中有效组织讨论是一个重要课题,目前此方面尚无人研究。本文分别从讨论内容的组织策略、讨论的开展策略、学生的组织策略、讨论形式的组织策略、评价策略5个方面,提出在化学理论课上讨论式教学的多种有效组织策略。在课堂讨论中只有将教师、学生、问题这三要素有机地结合到上述5个方面的具体策略中,才能使课堂讨论真正有效地进行。在此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问题是主线。

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 提高酸、碱、盐教学的实效性
李文静, 曹守全, 陈艳平, 杜娟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258-260
 支持材料 Top
PDF (293KB) ( 5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施金纳的行为主义教育观认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开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选择权,让选择权回归,只有这样学生学习才有积极性、主动性。而轻...
施金纳的行为主义教育观认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开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选择权,让选择权回归,只有这样学生学习才有积极性、主动性。而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能让学生学习情绪高涨,激发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实行开放性教学是新课程标准实施的需要。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实效性。

通过促进学生自主提问来提高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实践研究
李井亮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261-264
 支持材料 Top
PDF (260KB) ( 4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针对当前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高中学生自主提问人数少、提问次数少、提问质量低"的现状,对高一刚入学的学生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干预实验,在实验班加强促进学生提出化学问题的...
针对当前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高中学生自主提问人数少、提问次数少、提问质量低"的现状,对高一刚入学的学生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干预实验,在实验班加强促进学生提出化学问题的学习情景设计、创设开放的提问空间、转变学生对提问的态度、介绍提问方法、培养课堂及时提问的习惯,取得了显著效果:实验班学生提问的数量和质量都优于对比班;学生提问行为的增加提高了学生化学学业水平和化学学习兴趣与动机即,促进学生课堂上的自主提问也提高化学教学实效性。

在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宋金秀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265-269
 支持材料 Top
PDF (302KB) ( 225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选自鲁科版必修1第三章第3节"硫的转化"的第2课时。在之前的第1课时学生了解了含硫物质在自然界中转化以及硫单质的性质。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引导...
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选自鲁科版必修1第三章第3节"硫的转化"的第2课时。在之前的第1课时学生了解了含硫物质在自然界中转化以及硫单质的性质。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探究在实验室实现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通过

“氧化还原反应”单元整体设计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师虹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270-272
 支持材料 Top
PDF (211KB) ( 19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更新教学观念、重视教学设计、改变教学方式等都可作为提高课堂实效性的途径,本文以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为例,立足于学生的具体特点,从情景设计、有针对性的探...
更新教学观念、重视教学设计、改变教学方式等都可作为提高课堂实效性的途径,本文以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为例,立足于学生的具体特点,从情景设计、有针对性的探究性问题设计2方面分析探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方法。

例谈化学概念探究式教学的开放性与实效性
徐敏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273-278
 支持材料 Top
PDF (349KB) ( 12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问题的提出传统的化学概念教学模式一般是:教师先给概念下一个定义,然后分析定义的关键字、词,并列举正例证和反例证来强化学生对关键字词的理解,由此帮助学生建立概念...
1问题的提出传统的化学概念教学模式一般是:教师先给概念下一个定义,然后分析定义的关键字、词,并列举正例证和反例证来强化学生对关键字词的理解,由此帮助学生建立概念。

创设开放式的新课导入提高教学实效性
崔银伶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279-281
 支持材料 Top
PDF (283KB) ( 42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主要阐述了有利于创设开放式教学环境、提高课堂实效性的新课导入。新课导入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这源于教学实践和平日的积累。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
主要阐述了有利于创设开放式教学环境、提高课堂实效性的新课导入。新课导入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这源于教学实践和平日的积累。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因此,在渗透教学目标的同时,活动的方式和环境要宽松,以使这种氛围和开放式教学相适应,这样有利于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

 研究报告
提高课堂教学开放性和实效性的研究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282-287
 支持材料 Top
PDF (464KB) ( 1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化学组针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研究,特别是教学的实效性和开放性的2个角度进行了有计划和有目的的研究工作。本研究从课堂教学实效性——还给学生的学习主...
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化学组针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研究,特别是教学的实效性和开放性的2个角度进行了有计划和有目的的研究工作。本研究从课堂教学实效性——还给学生的学习主动权、课堂教学实效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实效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实效性——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课堂教学实效性——学生、教师共同提高促进、化学教学的开放性——我们的教学方式和采取的措施、化学教学的开放性——思维培养能力发挥等进行论证分析,取得了好的成果。

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复习课的开放性与实效性教学策略研究
谢立平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288-294
 支持材料 Top
PDF (1281KB) ( 214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1课题研究背景1.1元素化合物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1)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它为化学实验和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
1课题研究背景1.1元素化合物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1)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它为化学实验和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提供具体、感性的认识。

高中化学课堂学生活动有效性研究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295-307
 支持材料 Top
PDF (697KB) ( 7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和内容。因而,学生课堂活动的质量是教学质量高低...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和内容。因而,学生课堂活动的质量是教学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目前,课堂学生活动存在两种极端现象,一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过于详尽地策划了自己教的过程,而忽略了学生学的过程,学生活动设计不足,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的“为活动而活动”,设计了过多的课堂学生活动,许多活动是散漫的、随意的、肤浅的,局限于表层的活动。而教师们之所以较少设计学生活动,或学生活动的品质差,是因为他们在这一领域还缺乏对课堂学生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对课堂学生活动设计的原则、策略理解不全面,不深刻。总之,在这一领域还缺少有效的教学策略。针对学生活动有效性缺失的现象,本课题组通过理论分析和课改实践,对高中化学课堂学生活动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高中化学课堂学生活动的原则、学生课堂活动的要素、高中化学课堂设计学生活动的原则与策略等。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开放性与实效性的双落实
马淑华, 董华锋, 于海斌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308-314
 支持材料 Top
PDF (376KB) ( 13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验在化学中的地位逐渐提高,教师对实验也相应地重视起来。但仍然存在化学实验教学低效或无效的行为,针对这种行为,笔者对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验在化学中的地位逐渐提高,教师对实验也相应地重视起来。但仍然存在化学实验教学低效或无效的行为,针对这种行为,笔者对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认真的调查与分析,并在新课程教学中如何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从几方面进行了一些有效的探索和尝试。

化学平衡教学中以开放性促实效性研究报告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315-322
 支持材料 Top
PDF (628KB) ( 2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进行化学平衡研究采用开放性措施来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根据对新旧教材的研读、比较,就化学平衡(新教材中又称化学反应限度)知识点及其相关内容的不同层次要求,系统、...
进行化学平衡研究采用开放性措施来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根据对新旧教材的研读、比较,就化学平衡(新教材中又称化学反应限度)知识点及其相关内容的不同层次要求,系统、深入地研究开放性课堂的理论、实践、策略、评价等各方面教学问题,并为化学教师提供操作性较强的、涵盖各种课堂教学类型的化学平衡课堂教学案例。通过研究得出,在化学平衡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课堂针对有关概念理解与理论应用方面采用适当的开放方式及其讨论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又能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

在高中化学情境教学中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研究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322-328
 支持材料 Top
PDF (396KB) ( 7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针对高中化学学科的特点,系统、深入地研究在高中化学情境教学中,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研究认为在高中化学中实施情境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和解决问...
针对高中化学学科的特点,系统、深入地研究在高中化学情境教学中,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研究认为在高中化学中实施情境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和解决问题的动机,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同时,结合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案例分析,对于在高中化学情境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如何处理教学中教师的作用等问题做了分析。因此,本课题着眼于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高中化学教师提供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案例,同时也对于高中化学情境教学的实施提出建议,指出在情境教学中的应该遵循的原则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铁及其化合物教学开放性与实效性的研究
林红焰, 徐伟念, 王建林, 宁滨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329-336
 支持材料 Top
PDF (953KB) ( 27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铁及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新课标理念下的化学教学活动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创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
铁及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新课标理念下的化学教学活动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创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开放性的教学不应该是教学表面的热热闹闹,而应该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为目的。课题组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在铁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中进行了以提高教学实效性为目的的开放性教学的研究。本文叙述了本课题研究的目的、研究过程与分析、研究成果等。

高中化学探究学习中不同讨论方式开放程度及其实效性研究
赵研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337-340
 支持材料 Top
PDF (284KB) ( 130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针对中学化学学科特点,系统、深入地研究课堂讨论的理论、实践、策略和评价问题,为化学老师提供由理论到实践的、操作性较强的、涵盖各种课堂教学类型的...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针对中学化学学科特点,系统、深入地研究课堂讨论的理论、实践、策略和评价问题,为化学老师提供由理论到实践的、操作性较强的、涵盖各种课堂教学类型的、在不同的开放程度下运用不同讨论方式提高实效性的教学案例和策略。本研究得出在不同类型的化学知识模块下,课堂采用的适当开放程度及其讨论形式。研究成果一方面能够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

基于学科观念及方法建构的元素化合物单元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效性研究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341-347
 支持材料 Top
PDF (1003KB) ( 43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一直以来元素化合物的单元教学是以知识的系统性和完备性为教学目标的,然而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本研究提出了基于学科观念建构的元素化合物单元教学设计,目的在于...
一直以来元素化合物的单元教学是以知识的系统性和完备性为教学目标的,然而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本研究提出了基于学科观念建构的元素化合物单元教学设计,目的在于通过观念建构实现知识的结构化和功能化,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山东科技版《化学1必修》教材中"硫的转化"单元为例,本研究提出以建构"转化观"为核心的单元教学目标,研究了"转化观"有效建构的2个重要标志,即学生能够自主建构以价态和类别为横纵坐标的二维物质转化关系图,能够利用转化关系及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观念的工具化。研究了有效建构"转化观"的教学策略:(1)由整体到局部的策略,即先建构转化关系再利用整体结构指导学生认识重要代表物的性质,实现思维的系统化、有序化和结构化;(2)从自然现象→实验室→工业生产→环境等多角度建构和应用转化关系,以实现知识的工具化;(3)依据各课时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开放程度适当的教学方式,保证教学的实效性。以山东科技版《化学1必修》教材中"材料家族的元素"单元为例,提出了建构"材料观"的单元核心教学目标。具体而言,就是要帮助学生建立从化学的视角认识材料的思路和角度,即认识材料的性能、加工、制备、用途等与物质性质的关系。研究确立了教学的基本思路是:以铝为载体建构基本认识框架,以铝的重要化合物为载体深化认识思路和方法,最后应用该思路和方法认识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相关材料问题。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之上,本研究对单元教学的实效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学科观念及方法建构的元素化合物单元教学设计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明确单元核心基本观念及思想方法→选择与核心观念相匹配的知识载体→合理分配各部分知识载体的功能→合理设计单元中每一课时的教学情境、问题和学生活动→精心设计课时之间的衔接。

创设开放式教学环境 提高化学课堂实效性的探索与实践——基于酸碱单元整合的研究
崔银伶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10, 31 (S2): 348-351
 支持材料 Top
PDF (317KB) ( 146 )
查看本文摘要
引用本文
主要阐述我校创设开放式教学环境,提高化学课堂实效性的探索与实践。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原有的教学模式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为了适应开放的教育教学,积极有效的开展开...
主要阐述我校创设开放式教学环境,提高化学课堂实效性的探索与实践。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原有的教学模式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为了适应开放的教育教学,积极有效的开展开放式学习,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化学教研组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进行教材整合和单元整合,创设开放式教学环境,从而使化学课堂教学更加具有开放性、灵活性、时效性。

公告 More>>   
· 新年寄语
· 2024年《化学教育》订阅办法
· 投稿注意事项
· 中学化学“名师工作室”稿件征集
· 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公告
· 为《化学教育》代言
· 免费发表和下载文章的办法
· 化学教育微信扫一扫
重要会议及培训通知
友情链接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中国化学会
· 北京师范大学
广告服务
京ICP备0500753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741号
版权所有 © 《化学教育(中英文)》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楼217室
邮编:100875 电话:86-010-58807875 E-mail:hxjy-jce@263.net
技术支持: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